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乌合之众读后感

时间:2023-05-23 19:21: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乌合之众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合之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1

  总体而言,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名过其实的所谓“经典”。

  首先,书中大多是作者自己独断的结论,而很少给出自己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这使得本书更像是一篇宗教典籍,而不像是一本社科经典。且章节的安排和叙述亦稍显杂乱,给人的感觉是一篇随笔散文;其次,可能是囿于时代偏见,书中随处可见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神秘主义倾向,使得本书有那么一些政治不正确;最后,书中很多作者的论断到现在已经不觉得有多新鲜,从读书应该获得新知识或者新鲜感而言,本书并没有给我想象之中的震撼。(当然,也可能很多论断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到现在都成了常识了)

  当然,本书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书中对群体心理的一些论断还是颇有称道之处的。

  一、何谓群体

  何谓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这是本书应当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群体并非是简单的个人的集聚,作者这样解释:“聚集成一个群体的人,个人的感情和思想会向着一个群体的方向发展,他们会有一个相同的指向,而且,处于群体中,他们的自觉性、个性消失了”。

  可见,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并不强调个人在空间上的.集聚,而是强调在感觉和思想上的某种一致性。比如有着共同风俗习惯的种族,有着共同信仰的信徒等。实际上,与许多其他人文社科的概念一样,妄图为它下一个十分精确的定义,是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的。本书也说到,它只能专注于研究那些已经达到完全组织化程度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等)。

  二、乌合之众的表现

  为何说群体大都是乌合之众?或者说乌合之众的表现有哪些?这是本书应当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作者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不妨将其概括为群体的感性思维。首先,群体的情感特征表现为急躁、冲动和易变,如往往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正如孔子所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其次,群体的情绪往往夸张且单纯,完全不知道怀疑和不确定是什么事物,这就是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所以会导致盲目的自信与自大);最后,群体往往是偏执、专横和保守的。我们看到,这里的偏执又与前面的易变有矛盾。实际上,群体的情绪确实是如此的不可捉摸,甚至有时前后矛盾。

  第二,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这已经涉及到思维层面,不妨概括为群体的理性思维。首先,群体只能够接受简单明了、毫不妥协的绝对观念。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小孩子看电影总是先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样,在群体的脑袋里对观念也是如此的泾渭分明的。其次,群体的推理能力低下,几乎不受理性的影响。他们往往将表面的相似性作为根本性的规律,即无法通过表面看实质。最后,群体由于缺乏理性,作为补偿,他们的想象力极其强大且异常活跃,即我们通常所言的善于脑补。

  第三,群体的宗教信仰的形式和特点。由以上的两点,很容易推出这一点。为何宗教的生命力日久弥新?正是因为宗教理念的简单明了、毫不妥协。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会给你许诺彼岸幸福,且会树立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上帝、安拉、佛陀)。所有的这些都极其的迎合群体的心理特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宗教创立者都是群体心理学的大师,无论他们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运用这些知识。

  三、缘何乌合之众

  那么,群体的心理为何呈现出这些特点?即乌合之众如何可能?这是本书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书中的第二篇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在这一篇章中,作者主要从直接成因和间接成因两个方面来概括。间接成因包括种族、传统、时间、政治与社会制度以及教育;直接成因包括形象、幻觉、经验和理性等。

  本书的大致内容如此,书中常常金句频出,倒也会令人眼前一亮。

  四、超越乌合之众

  那么,我们又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呢?我想起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当然是努力开发和运用你的理性。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就无比的强调和重视这一点,但时至今日人对理性的运用也没有比我们的先辈强到哪里去。其实运用理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子弹飞一会,不那么的急躁、冲动即可。

  第二是应当努力的学习和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求知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是开发和运用理性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知识的理性,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镜中月水中花,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第三是要能做到不随波逐流,做到我心有主。我心有主不是让你自命清高,不是让你孤芳自赏,而是要保持自己的底线和风骨。历史上,有很多人并非不是不分是非对错,只不过是碍于利益算计,害怕个人得失,从而屈服于强权和谬误。

  唯有人人行动起来,运用你的理智,吸收各种知识,并保有一定的底线和风骨,或许能够摆脱乌合之众的宿命。

乌合之众读后感2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能够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取”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取”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坚信的。也许我这种坚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坚信。正因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能够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正因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持续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必须持续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完美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理解。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必须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出此刻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理解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取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十分之低,群体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用心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户外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正因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厌恶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能够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必须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潜质。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取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正因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因此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此刻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务必掌握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务必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正因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超多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忙“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且,我们此刻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3

  《乌合之众》是一本让我很揪心的又觉得很扯淡的书,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我不太理解又有点反对的“情绪用字”。例如P7群体品质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说服我们的逻辑是他觉得“整个世界要比伏尔泰更聪明”,似乎用的是一种智商的平均值作比较,而不是用群众智慧的结晶作对比。再比如P16,他觉得群体是自我人格消失的野蛮人,个人融入集体,就已经使个人在文明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他也是用群体人性丑恶的例子来证明这样的观点的,似乎可以理解他产生这样灰暗想法的根源,但是也无口否认社会文明的进步又是靠群体意识进步和耕耘创造的,这样一系列的绝对的“情绪用字”让我不得不很小心的去寻找它的基本共识、主旨和论述是什么。枯燥的理论和没有感同身受的例子让我一度想放弃对这本书的阅读,直到读到4/5之后和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才发现了它的难能可贵。

  在我大多数的不理解或者说不愿理解的偏见主要还是基于2个原因的,首先我觉得他的大多例子都是基于历史的特例作考量,没有经历所以对自己没有说服力。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他的这种例子在当下不太可能会发生,很多故事都像小说一样在虚构。可后来的这句话和一些列的理论依据让我开始重新反思:当一个种族有了自己的性格之后,该种族就获得了结构稳定的集体精神,这使得人们摆脱了缺乏思考的群体力量支配,从野蛮走向文明。也许是因为我对历史积淀的匮乏和对时事关心分析的.太少才导致了一些偏见,所以又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或许过去的历史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但它可以暗示我们应该避免什么。这种直接对于群体情绪的判断与描写其实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而不像一些难以觉察隐藏式的雄辩那么狡猾,只是因为现有的经历还有学识的局限才有很多你看不到的很多的群体的一面。所以对那些经典的巨作妄下判断的确不够明智。

  我觉得《乌合之众》这本书应该是属于实用书的一种,主要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

  第一部分它讲道:在群体特征中,群体中个体是无自我人格、责任感低,无意识本能起作用,情感和思想受暗示与传染影响并能立即转化为行动。在群体感情观和道德观中,群体受感情奴役、极端冲动无法认知障碍,群体情绪的夸张、单纯、偏执和形象思考容易掩盖真相。在群体观念、推理与想象力中,群体只能接受简单的观念,形象的事情,他们需要宗教与偶像来引导。

  第二部分它讲道:群体观点和信念受种族、传统因素、时间等间接因素影响,往往在政治和典章制度中反应出群体需求,值得我们反思的就是他对教育制造无产阶级大军的理解。当然群体观念也受形象、词语、会话、幻觉、经验和理性直接影响。所以领导煽动人无非就是用偏执的信念来断言、重复、传染,创造他们需要的梦境和希望,而不是告诉更多的事。想要获得持久力也必须遵从普及性的信念和情感相修的东西。

  第三部分:它将群体分为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在犯罪群体中,谈到群体的犯罪动机尽管可能因为被教唆但所有行为皆以结果论而非动机论,群体中的个体犯罪时可能因为自己在完成历史使命,他们的善举和残忍同样极端。在陪审团群体中,他们也受情感的支配,受灵魂人物的影响。在选民群体中,说服选民的手段和一般群体无异,用套话刺激想象力等。在议会群体中,相比普通群体特征,他么的观点更简单化,意见质朴,议而不决,缺乏决断力,受声望支配,容易夸张恐惧信息、重复许诺等。

  对我来说《乌合之众》帮我解决了两个困惑。

  第一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士强调不要过多看重学历,也明白有时候学历越高,员工的发展限制反而就越多。但是在比如晋升、筛选很多条件和情况下为什么他们依然会选择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呢?从大众心理研究的角度,我是这么理解的:大众对这种教育文凭的认可可能就像在同质性群体(派别、身份团队、阶级)中的阶级教育的认可,不是因为共同的信仰或者利益,相似的身份更多的是潜意识中因某种共同生活经历和习惯以及相同的大众教育而互相认可,所以一旦阶级教育的人掌权之后,依然陷于群体意识之中。个人的见识和主张都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集体的无意识品质。

  第二件事,就像P88已经被郝伯特`斯宾塞在内许多杰出哲学家证明的论点那样,教育既不会使人更道德,也不会使人更幸福,既不能改变人的本能,也不会改变人天生的热情。而在一个像鹦鹉学舌又无人指点的教育制度体制下,我到底该怎么培养自己找到自己简单的幸福?庆幸的是自己在旅行中获得了很多判断力、在实习奔走中积累了经验,不顾别人的看法和妈妈的劝阻去开拓去闯荡。我特别相信正确的观念只有在自然而正常的环境中才能形成,我相信年轻人就该努力从工厂、矿山、医院、建筑工地等各类社会活动和实业中获得大量感官,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更笃信这么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为了生活做好准备,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如果成功的出口绝不单一,那我肯定一直在找呢!

  研究大众心理或许还能让我分析犯罪动机也许不仅仅是分析个人心理特征这么简单。在面对宗教派别、阶级、其他民族等各类群体中,分析他们的情感、找到群体运作的灵魂是保护自己的屏障。商业经济中不仅仅只有税法征收上用的是零星税金来遮掩苛重税收的,深谙大众心理的人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化解矛盾。也许这也是它真正得意义所在。

乌合之众读后感4

  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里,作者讲述了很多现象,发表了很多的看法,然而,我从中只看到了三个字:非理性。而且,处在群体中的人,这个群体越庞大,越表现出一种非理性。而这,与欧美的政治制度的前提“群体是理性的”,恰恰相反。

  经济学中,很多问题的分析前提是“人是理性的”,然而事实上,人只能做到部分理性。因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个选项,就意味着,其他的选项导致的结果不会为我们所知,无法做出比较。那么,永远只能根据部分信息以及有限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来做出满意的选择,而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单个人,是部分理性的。

  虽然单个人是部分理性的,但是许多人认为,当人聚集起来时,人们可以互相弥补掉其他人的缺陷,最终达到利益的一致性与选择的理性,正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并不以为然。

  曾经有这么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运了一头牛到闹市中,然后让围观的人估计牛的重量,写在纸上,最后对将得到的结果计算,取平均数,发现得到的平均数竟基本符合牛的真实重量。一群人仅仅凭借肉眼观测,就能得出正确的牛的重量,仿佛正好是“群体理性”的一个有利论证。

  然而,这个实验的前提是,人们没有进行充分的交流,没有过多的受他人的干扰而写下自己的估计,以及有一定的生活常识能够对牛的重量有一个大致的估计。现实中,很多事情并不具备这两个前提。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视频,一群研究人员进入电梯后,背对门站立,当电梯运行到另一层楼,电梯门开,一个人走了进去,发现他们都是背对着门,在犹豫了一下后,也转为背对门。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进入,但也都无一例外的由面对门转为了背对门。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自己碰到这种情况,是否也会和他们一样,背对电梯门。

  如果群体中的人能够互相交流,那么,最后出现的情况往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表明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头脑风暴法”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评论其他人的想法,要的就是避免出现思想的一致性,也就是思想控制。在一群人里面,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表达能力更强,态度更为强硬,在这些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坚持自己的立场时,更多的人选择的往往是跟随他们而不是做出反驳,这正和电梯实验相一致:如果电梯中的人并不能互相看到对方,那么即使研究人员的朝向一致,对于后上者而言,也没有影响,正因为后上者看到其他人的表现,即使与自己内心想法不同,也会选择去遵从他们。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产生从众心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一定是对的,而其他人的想法与做法必定有其道理。因此,就像一群乱哄哄的绵阳需要一只坚定的山羊来带队,群体中一旦出现了一个意志坚定的人,那么,大家往往会跟着那个人前进,以其马首是瞻。

  就像舆论,人们总是追逐着一个个热点,可能在今天人们还在讨论这个话题,明天,大家就把这忘得一干二净,讨论下一个话题了。身处网络时代,我想,大家对于“带节奏”并不陌生,各种事件“反转”套路层出不穷,人们就“像一棵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以至于许多人高呼“什么才是真实的”。

  所以说,一个群体的声音,往往并不是这个群体真正的利益所在,而是某一小部分人的想法,由他们主导发出的声音。

  再一个,估测牛的体重,是因为估测者对于牛的重量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如果让一群连单位都不怎么清楚的小孩子去估测,我想,要能得出正确的重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才能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忌的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试问,让一群演员去规划国家大事,怕是这个国家会被当做一场戏给编排了。

  原我们就有着从众心理,亦或是跟随心态,而且是在超出自己本专业、行业的事情上,大多数人所能做的,往往就只能跟随别人。

  西方国家所言的“群体理性”,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弥补、在各自利益上达到平衡、最终取最优解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终究敌不过现实。

  人,终究是非理性的,在单独一人的时候尚且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进入群体,且这个群体越大,单个人的想法就越微不足道,最终呈现的轨迹可能就会越偏离自己的想法。有人说,一人一票选举制最为公平。选民两千万,那么,你的力量就是两千万分之一,选民两亿,那你的力量就是两亿分之一,这时候一个人的影响力并不取决于你的理论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因为,首先,你可能没有绝对的把握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而不会一直坚持;再者,就算你认为自己绝对正确且始终坚持,别人不知道你是否正确,此时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否对于别人是否接受没有必然的影响,最终,宣传自己的思想并让他人接受的,往往靠的是语言的魅力,说得难听一点,叫蛊惑。

  任何一个创业成功的人,必然是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人。这个人格魅力体现在语言,能够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愿景,深入人心,打动人心,而且还能够提出一种价值观。高工资,能够让人心甘情愿的干活,而价值观,则能够让人不要工资的死命干活。可以说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跟着一起创业的人呢,虽然一起成功了,但不一定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价值观的提出,是谁?是创始人,是老板。接受价值观的人是谁?是跟着一起创业的人。虽然他们接受了,但这很可能并不是其内心真正想要的,只是被灌输了他人的思想而已。

  因此,我们真的不是理性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的,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当然,正如身处市场中的我们,只能做满意的选择,而不是做理性的选择。

乌合之众读后感5

  首先要赞一下翻译这个书名的译者。书或电影的名字重要吗?太重要了,直接决定读者或观众想不想去看。比如《Ghost》,鬼魂,这是哪部电影呢?《人鬼情未了》。《Leon》又是什么?里昂?no,《这个杀手不太冷》。不得不说优秀的翻译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加入了对内容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比起平淡无奇、引不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大众心理学》,《乌合之众》这个译名很好的抓住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个体一旦结群,他的智力水平就会下降,而且是大大下降”“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感情倾向也如此明显,读者看到书名,大致就能猜测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里不得不佩服下中文的博大精深和译者的底蕴深厚。

  就作者的写作风格而言,卷一和卷二我读的比较费力,不得不做笔记,梳理作者的观点。卷一和卷二实例也比较少,遇到做例证的历史事件,往往一笔带过,涉及到的人物呢,又多旁敲侧击而不说其名字,令我无从查找。要想更好的理解和思考作者的观点,最好是对欧洲史有一点了解,对于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丹东等则要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行。而卷三卷四就开始有了大量的引用和实例,加上前面的铺垫,读起来有趣得多。

  撇去大家都认为偏颇和有失公允的论断,我借书中的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感触。

  1、群体易受暗示、多变和轻信。

  “群体总是游走于无意识的边缘,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它像那些对理智没有反应的人那样,感情粗暴,缺乏批评精神,只能极其轻信。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懂得这一点,就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么离奇的传说和故事会如此容易地诞生和流传。”世界上几大骇人听闻的邪教无不如此,他们编造世界毁灭的谎言,让信众相信只有通过该教的某种仪式才能获得救赎。他们的领袖,并不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惊人的口才,只需要创造形象,提供幻觉,反复提到形象以影响群体的想象力。在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怀疑他们都曾仔细学习过这本《乌合之众》。

  2、断言、重复、传染

  “断言简单明了,完全不用说理和证明,这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体头脑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断言得越干脆,越没有拖拖拉拉的证明和解释,便越有权威。各时代宗教典籍和法典都采用这种简单的断言。负责捍卫某某政治事业的政客,通过广告宣传产品的企业家,他们都懂得断言的价值。”读到这里,我不禁对作者佩服得五体投地,大概各行各业都能从这本著述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方法。从我们最熟悉的事物来说,提到“脑白金”你想到什么?是不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再放慢节奏读“恒源祥”三个字,你会不会下意识的接上“羊羊羊”?有几则广告堪称广告业中恶名昭著的恶俗之作。简单粗暴的广告让观众印象深刻;反而是一些构思精巧、画面优美的广告,惊鸿一瞥,观众看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在宣传什么商品。当然,这里不可缺少的是重复,作者说,”我相信拿破仑说过,修辞中最有效的,就是重复。来自重复的这种力量,最后会铭刻在人们的无意识深处,产生行动的动机。人们很快就会忘记这种不断重复的论断是谁下的,都对它深信不疑。这就是广告的巨大力量。当我们一百次、一千次地读到X牌的巧克力是最好的巧克力,我们会觉得到处都听到大家说好,最后也就深信不疑了。当我们一千次读到Y牌药粉治好了某某名人的顽疾,哪天我们得了同一种病,我们也会去想着去试试。”

  作者还说,“在人群中,观念、感情、激情和信念拥有的传染力跟细菌一样厉害。有不止一个朋友对我说,看了李佳琦的直播带货,就是会忍不住的买买买。到底是李佳琦的话术厉害呢,还是他的激情传染了直播间中的一些人,这些人的买买买又传染了其他手机前面的人呢?我本来对自己的定力有一定的自信,如今看了这本书,也不打算去做一个观察者了,我怕我进入直播间,也会变成“乌合之众”中的一个。关于这个观点,我又不禁想到了21世纪最大的骗局——钻石。垄断了钻石矿产资源和库存资源的.欧美跨国公司不厌其烦地向公众灌输钻石恒久远价值高的观念,并成功的让女性相信钻石就是永恒的爱情的象征,并以此令男士们为昂贵的钻石买单。为了打压人造钻石,他们还发明了鉴别天然钻石和人工合成钻石的仪器,制造人造钻石就是垃圾就是伪劣产品的言论。哪怕实际上它们的成分和结构是一样的,就是质地坚硬的碳单质晶体。我还想到了特朗普,当然,关于他的内容应该在第三卷的第四章。但我想说,看来富可敌国的商人和成功上位的政治家,都是抓住了群体的心理特征。

  那么其实我们应该运用这本书里的理论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有益的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直困惑如何更正学生的“学语文无用论”,我曾经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道理、摆事实,试图给他们纠正错误思维,可不奏效。读了《乌合之众》,我开始懂了,我要做的是“断言”和“重复”,这个,还是不给学生看到的好。还是多多鼓励热爱语文的学生,让他们去“传染”全班吧。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其实我们并不比作者笔下的法国群众“高级”很多,倒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网络更为情绪的宣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导致往往事情只露出冰山一角,便有键盘侠抓住蛛丝马迹滔滔不绝,更有吃瓜群众疯狂点赞转发。待真相大白时,群众才发现推测与事实相去甚远,而下一次仍旧盲目跟风。所以对我个人来说,读完本书的最大收获便是要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乌合之众读后感6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最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这本并不是很厚的书却精致、深刻而犀利的描述了当人们形成一个群体时别样的心态。作品本身的学术性,加之译本与原著的差距,读起来还是有一点小困难的。读罢关于群体的一般特征,我恍然大悟,原来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心理群体,三者是如此的不同。

  个人是最简单的构成,一个人思考,一个人采取行动,这些个性并不一定在个人聚集成群后依旧保持下来;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很多人站在一起,这只能称之为拥挤,也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群体。只有当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时,才构成心理群体。

  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即将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似乎有些玄幻的滋味,但现实确实如此,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人性必然是复杂多变的,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个人融入群体时也是如此。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周围的一群人都做了,于是自己也心安理得地做了,好事或者坏事都不例外。八荣八耻观的提出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群体心理的特征,提倡好的道德,摒弃不好的恶性,从而引导社会群体走向和谐社会。

  心理群体最惊人的特点在于,一旦构成群体的这些个人获得了集体心理,不论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时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者智力,不论他们之间相同与否,他们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将发生变化,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孤立的个人。正如书中所说:“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发生,或不会变成行动。”前不久的“抢盐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市民疯狂抢购食盐,一些不法经销商乘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群众反映强烈。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非典时期的抢购食醋、板蓝根、八四消毒液等的回忆想必也历历在目吧。毛主席说过:“团结就是力量。”也许有着诗人豪情的他也忽略了一点,团结形成的群体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让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此时团结产生的力量有可能会帮倒忙吧。

  书中在分析心理群体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时指出:群体更容易让人丧失责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体间有着传染的现象,就好像无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随时为集体利益牺牲恶人利益;受传染的影响,群体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细致分析后,群体在我心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诡异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体的存在,有时可以引发最血腥的暴行,有时却又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就可以将其唤醒。

  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群体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公众情绪的高涨与泛滥并非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社会在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从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890年—1920年间,美国如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相对幸福、公正的社会,抑或是1976-间,西班牙如何从佛朗哥年代的压抑、封闭,变成了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新国家。

  的群体更容易忽略智力因素,让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此时团结产生的力量有可能会帮倒忙吧。

  书中在分析心理群体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时指出:群体更容易让人丧失责任感,宣泄本能的欲望;群体间有着传染的现象,就好像无形中的催眠,足以使人随时为集体利益牺牲恶人利益;受传染的影响,群体更易于接受暗示。在作者的细致分析后,群体在我心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诡异甚至有魔力的力量,由于群体的存在,有时可以引发最血腥的暴行,有时却又只消一句悦耳的言辞就可以将其唤醒。

  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心理群体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但是,公众情绪的高涨与泛滥并非是“中国特色”,任何一个社会在转型时期,都会面临这样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社会从富足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历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1890年—1920年间,美国如何在两代人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相对幸福、公正的社会,抑或是1976-间,西班牙如何从佛朗哥年代的压抑、封闭,变成了开放、自由、富有创造力新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纳入世界,对于民意狂热的现状,我们应做冷静理性的认识,不应消极悲观,更不应盲目乐观。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让一种模糊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的信仰。如果当这种夸张和单纯的情绪成为一种真正能够主宰群体的力量,它对社会的伤害将难以估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在的处境只是个过渡阶段。虽然前面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我们终能走过去。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充满激情和变化的年代,能够见证这样一段独具特色的历史,但我由衷地希望它快点过去。

乌合之众读后感7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关于“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的论断是对的,同时承认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关于“群体在心理学上是幼稚、无知、无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明白为什么某些人总是强调“这是人民的选择”或者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了。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于马克思关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句话是比较相信的。也许我这种相信恰恰是如乌合之众中所说的那种身处于“无知的群众”中的一种无理性的被绑架的相信。因为从历史的大趋势来讲,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确实是在向着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方向发展,这不正好说明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么?

  但是事实是我们在历史上几乎看不到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方向有什么明确的利己性倾向。群体可以在某一个时段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时又可能因为一些根本无法确定的谣言立刻将这个政府踢下台去。而在历史上起着决定性的把握历史方向的关键因素并非群众的意见,而是那些能够引导群众力量的个人或至少一小群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时候这些领导者本身也并不清醒,他们可能耽于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条或宗教信仰之中。但关键的是,需要这么一个核心似的“英雄”将这一切的信条、理念、信仰化为一种不可量化的“情绪”,才能使之最终被“群体”所接受。

  根据庞勒的理论,在讨论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响的时候,理性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几乎没有人能够在一个群体中以个人智慧为整个群体智慧添光增彩。群体智商一定且永远是低于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人的智商的,且这种差距随着组成群体的每一个个体的智商的增高会越拉越大。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历史中,即便是在现代,在一个民主国家的法庭上,在陪审团中。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之后,陪审团中的单个成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如果重新让他选择的话,他不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虽然庞勒对于各种因素对群体的影像的排列并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将“种族”排在第一位,同时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但是我仍然认为他的论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这类因素对群体的影响非常之低,群体永远对最简单最直观最感情化的口号做出积极的反映(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对长篇大论式的论述报以消极的态度(懒得去支持或反对)。

  基于此观点,庞勒同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对社会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好事。甚至可能对社会生产有阻碍作用。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心理学家,在这一点上,庞勒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当时逐渐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找一个邪恶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正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导致马克思这类“讨厌的人”的出现,然后最后导致一群工人被“煽动”进行罢工最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停滞。

  抛开阶级,我们可以认为庞勒的`着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在历史上,成为群众并没有门槛,但是成为引导群众的“英雄”或负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门槛的。一个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个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环境等许多“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成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还好,如果在一个和平的稳步发展的社会下,成为“英雄”的机会很少,那么这类人中就有很多选择去做一个“反英雄”,按照庞勒的话说就是成为“马克思”。

  而事实上,在战乱动荡的年代因为客观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这个命题就等于制造反英雄。

  在论述这一观点的时候,庞勒还准确的预言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社会现象:学历歧视。

  架设我们有一个前提,社会中的高等职位永远少于低等职位。而且我们也永远不能想出一种使得扫地工人必须掌握微积分和概率统计才能扫地的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获得高等教育。且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数量刚好等于社会需要这些人才的数量。那么一切安好,社会和谐,没有人会因此而产生什么矛盾。

  但是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变成了普及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高等教育。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获得与其知识结构相符的高等职业。而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去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干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识结构的职位,他们必然心有不甘,这种不甘最终可能导致某种很严重的后果。同时,那些从事高等职业的高等受教育者因为同情,会人为地提高那些低等职位的进入门槛,最后会造成大量的社会浪费,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由于高等教育的相对普及,高等受教育者会对低等受教育者进行学历歧视。随着社会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这个歧视会越来越严重。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的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会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与低等教育者),且会出现越多的不稳定因素(闲置的高等教育组合),且越来越少的实干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庞勒这个帮助“资本家”剥夺工人学习权利的理论支持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而且,我们现在的社会还确实就在他的预言下继续前行着……

乌合之众读后感8

  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和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群体就像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这种群体中共同的感情和思想,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

  群体中的个人完全不同于独立的个人,其原因“无意识主宰者有机体的生活,而且在有机体的智力活动中,这种力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不过是遗传基因控制下的无意识深渊中的隐秘心理活动的产物······我们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群体只有很普通的品质,很普通的智慧,最基本的智能,最低甚至更低层次的智力。

  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普通品质集中在一起并最终表现出来的智力低下与平庸。其原因有三:一是本能。处于集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集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的。二是传染。一个人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另一种陌生的力量主宰。三是暗示。(自己理解应该是“简单的直观刺激”)。

  在群体中,自我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起到决定性作用,情感与思想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转向一个方向。暗示的观念即可转化为行动的冲动。群体表现出冲动、易变和急躁。所谓群体,不过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根阳线改三观)。群体根本不会做任何实现的策划,无法持久,不承认障碍。任何障碍都会被群体所推到(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之人。)群体易受暗示,是因为它们期待着任何形式的暗示。群体期待暗示,是因为他们需要暗示。从一个念头进入大脑到付诸行动,这期间没有任何的时间间隙,几乎是立刻就变成了行动。

  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缺乏最基本的观察能力,靠集体幻觉自我麻痹(讲好“故事”割韭菜),他们智力泯灭。原本一个头脑严谨的个人不复存在,他们成了群体中的一分子,成为了一个不具备逻辑能力与判断力的智力泯灭者。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构成传染性暗示的起点。暗示的信息经由群体无意识轻信的哈哈镜的放大,呈弥散效用迅速地传递开来。(以讹传讹,变本加厉,面目全非)群众的历史也是依靠杜撰,靠想象力改变一切,历史才会最大程度背离它的`本原,呈现出光怪陆离的面貌。群众的英雄也是如此,他们就未曾真实存在过,只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产物。

  群众的感情是极端、易变、冲动的,打动他们的只能是极端的感情。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群体偏执且专横,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对于别人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当群体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感与破坏性后,并把这种力量与偏执结合起来,群体就拥有了专横的性质。群体渴望强权,对强权俯首帖耳,很少对仁慈心肠所动,但却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和崇敬;它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群体不具备任何道德(持久地尊重习俗,抑制内心的冲动),但却可以表现出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勇于献身,也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且必须是绝对的、毫不妥协的、不容置疑的、简单明了的。让群众接受新观念,改造的方向必须是低俗化和简单化。群体所谓的推理能力,实际上只是比喻。他们没有理性推理的思维过程。因此,要想领导群体,就要在他们的想象力上下功夫,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和推理。因为,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因此,只有对它进行浓缩加工,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群体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谊,即偶像崇拜。一旦民众开始迷信一个人,常常会攀比谁更迷信。身为一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让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就能让他们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偶像崇拜永远不会消亡,因为群众需要宗教,发生变化的只是宗教信仰的对象。理解了宗教情结,即可理解任何惨案,总是群体所为。

乌合之众读后感9

  《乌合之众》以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分析研究社会历史运动中作为主题参与的群众,他们的行为、心理的诸般特征。作者勒庞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他反对集体主义,最早阐明了“个体在群体影响下思想与行为的转变”。在勒庞看来这“乌合之众”就是群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心理的群体”,他们并非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这就是勒庞的“乌合之众”。显然“乌合之众”不仅适乎18世纪的法国,更似乎暗合当下的网络社会。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全媒体的环境下,新兴的大量互联网信息平台,是否也是凝聚着“乌合之众”?

  正如勒庞所说“群众等同于无意识集体。因为无意识,所以力量强大。”这里的“无意识”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虑。

  无意识主宰着有机体的生活,而且在有机体的智力活动中,这种力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群体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论四处滋生,群体跟风的大量转发使得各种网络平台充斥着垃圾信息,也使得处于群体中的人更难以辨别各种信息。如3月份因日本核辐射事件从温州等地刮起的“抢盐风波”透过微博、短信的匿名转发迅速传播,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的盐价瞬间飙升,超市络绎不绝的抢盐人,货架之上食盐的颗粒残存,集体无意识透过网络平台演化成了一场社会危机。仔细揣度,发现抢购者往往抱着这样几种心态:有的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碘盐回去吃防辐射;有的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无法提炼盐;有的是看到微博这么传、别人这么抢生怕落后而跟着抢。如此简单的逻辑经过微博的转发摧毁了大众的理性。对于“微博心理群体”中的个体而言,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了某一特定“心理群体”中的一份子。

  网络平台的各种网红在信息传播中成为了广大粉丝们的“领袖”。勒庞认为群体行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崇尚威势,迷信权威人物。他认为:“群体的轻信、极端与情绪化反应等弱点,显然既为领袖的品质划定了上限,也给他动员自己的信众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这些领袖往往精通巧言令色之道,他们一味追求私利,善于用取悦于无耻的本能来说服众人。”在如今的很多直播平台,网红会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宣传各种产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粉丝往往会盲目跟风,使得现在的网络风气十分浮躁。

  网络平台中“乌合之众”的行为往往会表现为一种情绪化、少理性的低智商,群体的暗示常常会轻易地“征服群体的理解力,并窒息一切的判断力”从而使得群体产生集体幻觉。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谈到“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样,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且活跃,并且非常之敏感”。群体的智力并不见得就比个体的智力高明,相反,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形象化词语、事物的影响。也正因如此,影响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利用某些吸引眼球的热点来巧妙地引导群体的想象力,从而制造出集体的幻觉。网络上无数个体组成的网络群体,他们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不能听到任何反对意见和质疑,他们的感情激烈丰富,遇到逆他们者道德不再是束缚他们的工具,轻者围攻言语攻击,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骂尽,群体里的个体享受到了群体的巨大影响力,正因人多势众,最后的结局就是反对者被骂的落荒而逃,而他们躲在电脑屏幕后面沾沾自喜最后能够一泄私愤痛痛快快的发泄了。在中国这种网络愤青网络暴民甚至是现实中的愤青,也正因如勒庞所说的某些共同的、偏激的、具有煽动性质的观点而自觉地走到一齐,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到勒庞的这本名著的强大的现实好处。勒庞认为:同理性相比,是幻觉引发的激情和疯狂刺激着人们走向礼貌之路。尽管存在理性,但是推动一切礼貌进步的却不是理性。倒不如说,推动礼貌进步的依然还是各种情感诸如尊严、民族主义、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向往。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网络自媒体时代,各种声音、观点、思潮,如井喷般涌现,让人目不暇接。由各种网络平台而聚拢起的群众在瞬时间构成了所谓的“乌合之众”,但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导言中所说:“群众尽管有诸多在外人看起来很值得鄙夷和恐惧,但仍然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谁冒犯了群体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崩溃。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乌合之众读后感10

  《乌合之众》是系统的描述群体心理的著作。从分析群体心理和情感的特征入手分析群体的观点和信念,最后到理论应用分析现实世界中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描述。对于群体的透彻分析,使读者认识到群体力量的盲目性,有助于思考历史上的各种革命和当今不同的政治体系。书中不仅有对于群体特征理论上的分析,而且借用大量的历史事件佐证,引用名人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使本书更具有趣味性和说服力。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引导读者联系现实生活,对当下的生活进行反思。对于群体总的心理特征,群体只能辨别简单而极端的情感、群体对于权利的卑躬屈膝、群体的保守本能、群体的弱推理能力和强联想能力、群体需要一个神。所有这些群体的特征能够从一些方面解释群体的某些行为,比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存在当地的神灵,能被群体所广泛接受的理论一定是简单的理论,群体对于强权的服从和对于暴政的长时期忍受。“一种理念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扎根于群体的思想深处,然而摆脱一种理念的影响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处于近代史的中国就处于这种情况,延续几千年的传统需要改变,对于群体来说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虚幻的事物和真实的事物带给群体的影响力都是一样的”,用来解释戏剧、影视作品对于人的吸引力,虚幻的事物比真实的事物更容易满足人的想象力,也可以用来印证游戏对于当今人们强大的吸引力。

  群体的观点、信念受到很多直接间接的因素的影响,包括种族因素、传统因素、时间因素、政治和社会制度因素、习俗和教育因素。作者分析这些因素对于群体的影响中,论证中的很多观点跟自己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一些观点是自己不曾思考过的问题。“时间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师,能够坐观万物的变迁”,很多事情一旦放到时间维度去理解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决定民族命运的是他们自身的个性,而非统治他们的政府”,统治群体的政府会发生更迭,民族的个性决定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五年多年王朝更迭的`历史说明了政府不是影响民族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关于教育的观点印象最为深刻,书中有提到法国的教育,认为现在法国的教育只是在培养会考试,死读书的人,不能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学习课文就是要用心学习其中的语法知识以及纲要,此外还要反复诵读以及模仿—这是一种慌谬极致的教育模式,这种努力的行径和宗教信仰很相似,他们都是心照不宣的认可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师,但这样做只是贬低自我以及认为自我是软弱无能的”,令人联想到中国的教育制度,现今中国的教育跟当时法国的情况很像,学生被一步步的剥夺自我思考的能力,服从于权威。学校的教育脱离实际,不仅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很难应用于实际,而且学生缺乏思考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字通过想象力对群体产生影响,理性对群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唯有经历可以长存于群体的头脑之中,经历也是需要大量的产生并且频繁的加以重复,才能对群体产生影响。在群体的力量中突出情感的重要性,情感是所有文明的源泉,“在抵抗理性的永恒战场上,情感永远都不会举手投降”。领导者对于群体施加影响的方式是主张、重复、传染,群体对于强势领导的服务,群体所变现出来的奴性。“一直以来,在群体心目中最重要的需求是奴役而不是自由”,群体对于英雄的崇拜。群体所需要的不是一直以来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而是神灵、英雄、偶像。书中列举了拿破伦的例子,“一种强大而持久的意志所具备的能力不是永远都能被给予恰当重视的,没有实物能够抵挡它无论是自然、神还是人”拿破仑给人强大的威慑力,使他周围的人都屈服于他。“完全缺失任何对观点的引导,以及摧毁普遍信念,最终导致对每项秩序的坚定信念产生极端分歧,还导致群体对所有不直接涉及他们当前的事情越来越漠不关心。”对于观点、普遍信仰的缺失会导致群里的冷漠,现今社会的冷漠是否跟观点、普遍信仰的缺失有关。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的群体,群体行为的无意识性可能导致群体在法律上犯罪,在心理上没有犯罪。刑事陪审团所做的决定于组成人员的知识水平高低无关,陪审团会更看重事情的实质。拥有选举权的群体、议会,有集权的暴政,同样存在多数人的暴政,苏格拉底之死就是集体的决策。“文明一直以来都是由少数优秀的人所创造的”,推动文明进程的不是群体,群体理性缺失,容易受到强权、幻想支配。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人们基本由种族精神引导,种族和生活必需品对我们的奴役是神秘的主要原因,它们统治了我们的命运”。

  这本书揭示出了群体的弱点,弱的推理能力强的联想能力,不受理性思考的约束,受到情感的支配,很容易被误导。群体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群体所做的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自身的行为。

乌合之众读后感11

  阅读是一种理念,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有助于增强认知,拓宽视野,提升素养。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修养,结合"三严三实"实践活动,本人选择了《乌合之众》一书进行阅读。本书从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等方面,深刻剖析引发群体行为的动因、外部表现特征、社会价值及历史意义。作为朝阳区党代表,要全面提升群体行为理论认识水平,积极探索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做好群体的正向引导工作。

  一、深入阅读乌合之众全面领会精神实质

  《乌合之众》是一本反集体主义的著作。作者勒庞在书中阐明"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的实相,从而"给予作为古典民主学说和关于革命的民主神话基础的人性画面沉重一击".他认为,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群体中个人的个性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即使没有任何外力强制的情况下,他也会情愿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人类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一些原始本能。勒庞看到群体的负面形象的同时,也认识到群体的日益重要性,这是一群缺乏组织的人,他们关注着同样的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同处一地、有组织的群体的一样的心理行为。群体虽总是无意识的,但也许就在这种无意识中间,隐藏着它力量强大的秘密。

  二、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体正向能量

  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重视群众工作,激发群众潜质,促进群众这一群体正向发力,推动社会进步。

  一是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在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主体。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物质生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是受到挑战。此外,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因此,我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用群众语言及思维方式做好正向引导工作。

  二是群体是社会变革的力量。群体的革命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虽然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劳动群众始终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因而,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可见,正是人民群众的积极的革命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同时,人民群众还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只有那些代表和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意愿的历史活动,才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紧紧依靠群众来进行。

  总之,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在社会发展中,要充分认识群体行为的重要性,正向引导,发挥群体的正能量价值。

  三、扎实做好群体工作全面提升实战水平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原动力。作为身兼区党代表的信访领导,革新理念,转变方式,研究集体访现状,分析成因,并做好引导工作,切实提升公安信访工作水平。

  一是耐心倾听信访诉求,依法化解答复信访人。集体访是涉众型访,具有参与人数多、诉求相同等特征。集体访中的组织者往往通过微信、飞信、QQ等现代化沟通平台,提出观点并深入分析原因,导致涉及者响应组织者号召,给政府等部门施加压力。集体访中大多数有着正当诉求,但有些集体访者不知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味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甚至提出违规取保嫌疑人等诉求,通过越级访或扬言等方式,给办案单位施加影响。

  集体访信访是信访人权利。作为公安信访的负责人,除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信访人诉求,还要第一时间协调涉及部门,使得信访人诉求有回应。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告知信访人依法依规信访,对触犯法律者,依法严厉打击,做好信访人的正向引导工作。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机制。鉴于集体访涉案人数众多,侦查办案期限长,大多数集体访急于想了解案件的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方向,但也有部分集体访目的不纯,组织者利用其它信访者的急切返资心理,欲达到其目标。因此,建立案件通报机制,拓宽通报形式,坚持以除保密之外工作情况一律通报原则,确保集体访信访人知悉案件进展,依法有序维护自身权益。

  三是加大信访接待民警的正向引导集体访行为的培训工作。作为党代表,不仅需要发挥自身的正向引导集体访群众的作用,还要积极研提如何提升整个科室接处集体访的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邀请法律、心理等方面专家来我单位做专题讲座;另一方面组织民警向其他分县局学习正向引导集体访工作,全面提高我单位正向引导集体访实战水平。

  总之,读书是提升素养一种途径。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公安信访工作的机制和规律。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作为身兼基层党代表的信访科领导,须将道与器二者有机统一。加快创新信访工作,切实履行好基层党代表职责,服务好人民,为创制中国特色的公安信访理论、制度贡献力量。

【乌合之众读后感】相关文章:

《乌合之众》读后感04-30

项链读后感04-11

读后感范文04-19

《童年》的读后感04-16

幸福读后感04-11

《故乡》读后感04-13

《活法》读后感04-21

围城读后感04-25

孝经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