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
3月10日,我参加了古诗词教学的听课以及培训活动,
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感触颇深,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的古诗词课,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堂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让我们受益匪浅。高老师执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让我印象最深刻。高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静夜思》导入,再通过简介作者、写作背景等 ,让学生来整体感知词,使学生对词有更深的理解,更能体会词的意境。学生结合注释,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中高老师融入学生最熟悉的节日中秋,让学生融入具体的场景中,更能体会出词人当时的心情。每个问题都设置得相当好,让整个课堂很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既弄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以及词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看到各位老师的风采以及培训,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和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
通过此次学习,对我在以后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定思路,在以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是否懂了句子的意思,而没有让学生深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那就得借助一些相关资料,如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通过这些介绍,学生才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吟唱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要求老师要具备诗词底蕴,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对古诗词感兴趣,在快乐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2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古诗词鉴赏与教学的重要性,并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古诗词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需要学生用心品味、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和情感。通过鉴赏古诗词,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古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词往往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蕴,需要读者通过一些间接的信息来理解和推测。在鉴赏过程中,我常常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中的隐喻、象征和意象等,促使他们展开联想、拓展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思辨、阐释,提高了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能力。
再次,古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词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美文,背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等,帮助学生了解和感知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得到了加深,他们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
此外,古诗词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古诗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通过阅读和鉴赏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人情和自然的感悟和表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意,进一步沉浸其中,从而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通过与古诗词对话,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最后,古诗词鉴赏也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朗读和默诵方式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课堂的互动交流,还常常采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去鉴赏古诗词。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古诗词鉴赏与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世界,并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他们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感受人世间的美好和情感的熏陶。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3
开垦出丰美的田园。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问爸爸"绿丝绦"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绿丝绦"是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丝带,就像妹妹头上扎的绿*蝴碟结,这就是"绿丝绦"了,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背了下来,读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诗,"迟日*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春天阳光普照,*山秀丽,春风拂面,春风送来了花草香气,春回大地,泥土松软,燕子来飞飞去衔泥做巢,鸳鸯在暖和的`沙地上睡着了,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图啊!"黄师塔前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世传的民谚,说的是苏杭的富饶与天堂相媲美。“千课万人”在杭州举行,可谓是“得天独厚”。3月31日至4月2日,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英语“情感策略文化”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西湖体育馆隆重举行,共20多个省市的1000多位老师、教研员和知名专家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15节示范课、课堂点评,分别穿插各个年级,各位教研员和专家就课堂展示的内容,知识点和知识框架分别进行了专业分析,是我们下面的教师汲取的许多知识。这次不管是教学示范课还是各种讲座,四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核心素养。
如王蔷教授所说的一样,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是在英语教学中始终存在的,是不可丢弃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去尝试,而不是我们教师在上面进行“填鸭式”的给他们灌输知识。每个阅读教学不是一遍通读,一遍翻译和背诵就过去,而是在读的基础上增加“趣”,通过增加图片、录音、动画等方式让学生有兴趣去理解这篇阅读,自己去学,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运用。
在示范课中,对于我来说,上课的每位教师都是Manito,有着一口标准流利的口语,富有激情的讲授;有着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自身魅力十足,如河南省郑州市六一小学的王超校长用他的幽默和震撼的英文歌,不仅仅是在场的学生,更是让后面听课的我们不禁鼓起掌来。
还有所有的老师都会在讲解的时候把知识放入一个情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教授的语言,如宁波市海曙二外的邹艳老师,创设一个farm,让学生通过扮演farmer,来学习tomato和carrot。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正如乔玉全教授所说,十三五规划中,教学基本目标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那么在创设语境后,让学生在语境中通过学生能够自己运用所学创设对话,我觉得就是成功。
几天的学习下来,精彩的课很多,执教的老师给我带来了新颖的课堂,让我发现英语还可以这么上,全新的教学体验的冲击,也让我有着很多不解和思考,虽然不知道自己在这种思考下会变化成什么,但是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总有一天会结出自己风格的果实。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5
文质兼美的经典诗文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性情得到陶冶,有利于孩子的文化积淀和语言发展。然而,如何使学生不增加负担,又乐于学习诗文,不再一味死气沉沉的背诵,而换之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记诵呢?下面是我聆听戴建荣老师讲座,来聊一聊他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法”,这是他经过长期探索寻找到的是一种古今结合的诵读形式。
1、按照“平长仄短”的方式读。
多年来,我们的教师们都是按照“两字一顿”的节奏来教古诗。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诗文朗读便成了“小和尚念经”。由于朗读呈“千篇一律”的状况,缺乏新意,学生对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大大减弱。而戴老师将“平仄”引人诗文朗读,则能扬长避短,既朗朗上口,又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增强了诗文的节奏感,体现了古诗词的音乐美。“平仄”是格律诗中最主要的语音规律。“平”指平声字,包括现在普通话中除去由古人声字变来的全部阴平和阳平的字。“仄”指上声、去声和入声的字。同样是两字一顿,如果结合了“平仄”,五言诗句看第2、4和末尾字,七言诗句看第2、4、6和末尾字,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去朗读,韵味就理浓了,古诗的音乐美在此充分体现。
同样是朗读王之涣的《凉州词》,按照“平仄”规律朗读,一句诗中平仄相间,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而且避免了千篇一律,读来跌荡回环,更觉意境深远,与“两字一顿”的“普通”朗读方法相比,优势不言而喻。
2、按照“半念半唱”的方式吟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以欣赏为主的读书方法,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吟:呻也,即曼声而唱;诵:读之而有音节者,即朗诵,它可以按照特定的吟诵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吟,但两者都必须遵循平仄规律来吟诵。吟诵调可一篇一律,亦可千篇一律,故吟诵看似变幻莫测,只要掌握平仄规律,也是有法可循的。
当今的诗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吟诵古诗这一教学方法被人渐渐淡忘。而我认为“熟读成吟”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叶圣陶认为:“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当我们的学生对诗文内容熟知了以后,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来吟一吟古诗。在舒缓的韵律中,在抑扬的节奏中,学生们曼声而唱,既增强了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深一层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真可以怡然入醉。在吟诵时如结合一段悠远的民族音乐,如萧、古琴等乐器弹奏的乐曲,更是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给学生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3、借助歌曲的形式唱
古人所谓的“吟”就是唱。古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就是按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的曲,唱出了哀怨别离之情,流传至今。吟唱是吟诵的.发展。《毛诗序》中这样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吟诵不足则吟唱,全部是唱,不再是“半念半唱”。优秀的吟唱曲既表现了诗词的声律特点和节奏关系,又加强了歌唱性,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史鸣。
吟唱,有的可按照古谱,如《渭城曲》;有的可按照后人谱的曲,如《登鹳雀楼》;有的可自己谱曲,在吟唱这一环节中,多媒体课件不可缺少——既要有吟唱伴奏曲,诗词内容的画面,再加上诗文的歌词。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陶醉地吟唱,更容易感受诗情,进入诗境。
4、借助肢体语言的形式舞
在学生吟唱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学生借助体态语,亦歌亦舞起来。我们常借用手语增加吟唱的效果,因为手语中有字形、有书空、有主动的形象。手语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强,吟唱中再结合手语,有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打手语这一环节,由于允许学生即兴发挥、自由表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因此小孩子们特别活跃。课堂里,孩子们天籁一般地吟唱声伴着他们此起彼伏的手语,这将是一个怎样的释放活力、舒展灵性、生动有趣的诱人景象呵!
戴老师的古诗词吟诵法让我们品经典诗文之味,在经典诗文中徜徉,但诵读活动却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是一件长期的文化浸润。万事贵在坚持,“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坚信,今天我们诵读经典美文,播种诗意人生,明天,孩子们必将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情感变得柔软而细腻,头脑变得敏锐而智慧,人生变得诗意而幸福。我们教师的精神世界也将在诵读经典的过中,充分享受民族文化的精神滋养,这是提升我们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必经之道。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6
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
一、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
白居易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了千古绝唱《琵琶行》,抒发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之情;而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反映了诗人在长安受排挤被放逐后东游齐鲁时追求自由的心情。这一类诗歌教学,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二、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如“古道西风瘦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都可用来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感知阶段过后,则要使情景完美统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上升到对诗歌的理性认识。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兼及写景与记事两个方面,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十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雪”字:送别前的雪,饯行时的雪,送别时的雪,送别后的雪。一幅幅鲜明的画面,犹如电影的远镜头、中镜头、特写镜头,交替使用,错综多变,波澜起伏,点染出塞外风光的绮丽,为读者熔铸了美好的意境。为了启发学生想像,不妨设计如下提问:“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下子抓住了什么特点?一个“卷”字刻画了什么景象?一个“折”字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情景?一个“即”字则又道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一连串的问题,打开了学生想像的翅膀,使他们看到了一幅边地漫天大雪的壮丽景象……通过这些形象,感性认识就由此及彼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教师可根据诗中的“胡裘”、“锦衾”、“角弓”、“铁衣”皆军幕中实有事物,展开问题提问:诗中是通过胡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品似乎失去防寒作用,角弓被冻硬以至无法控制,都护的铁衣冷得难以着身来表现边地的奇寒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诗中的描写加以补充扩展,渐入诗的意境,从对自然景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哲理。
显然,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每一首古诗的教学都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学生才会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7
术业有专攻,这次教学我仍然选择了古诗。吸取上次余映潮老师的建议,结合我自己的想法,设计了“识—解—品—合”四个步骤,每个环节用八个字来解析引领:了解诗人,熟悉背景;读准古诗,积累字词;理解品析,读出情味;合理联想,扩成美文。从知识积累到朗读训练,从品析用字到写作练习,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一个方法。
课堂开始,以“对诗”导入,选取的都是带“月”的古诗句,不仅回顾了所学,活跃了学生大脑,也是为后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象”做好铺垫。“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家以后要多阅读、多积累。”适当渗透德育和语文积累的习惯。一句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来一起读一下课题。”简单导入。现在想来,应该加一个词语“借景抒情的新诗《泊船瓜洲》”。
学生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以后,齐读古诗,“读得准确,特别是这几个红字”,出示带拼音的红字,学生发现这是多音字,然后多音字组词。接着,出示注释,学生结合注释,练习说古诗大意。本来我设计的是直接展示出来,后来考虑学生没有疑问和思考,就直接给不好,就变成了碎问“还是什么意思?”“江南岸是什么意思?”“绿是什么意思?”等一系列的碎问碎达开始了,这里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还是展示出来让学生记笔记。老师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直接展示就好。现在想来,古诗文的字词意思本就是一种积累,很少有学生准确联系诗意说出它的意思,直接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着写下古诗的大意,节省了时间,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然后,点示了“绿”的秒用,学生做了笔记,但我的语言中没有出现“画面感”这样的语文语言,只是说了“想象画面”。我在其他班试课的时候,用了这个词,平时讲课也经常用,这一次可能是语言失常了,老师也细心地发现了,指出我的语言缺乏语文味儿。
第三个环节,指导朗读,品析用字的艺术。这里侧重了朗读的节奏、重读、语调和语速,特别是“重读”,两句一组进行品析,但似乎并没有说清“只”和“又”好在了哪里。这个环节,我顺势用了两组填空,为扩诗成文做铺垫,另外带出了“月”的`意象。
第四个环节,扩诗成文。就是结合背景,合理联想,将这四句诗扩展成一个故事小散文,试图将今天的所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很显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写作训练有难度,我以《枫桥夜泊》为范例,标注了写作提示,以“填空”的形式来降低难度,让学生初步感受这种写法。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也没有大范围地汇报展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连之前设计的课堂自由背诵也不得不省略到。这两点,余映潮老师也指出来了,说明我整堂课的设计是有问题的。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8
古诗的教学枯燥无味。备课时无从下手,上课时又觉得没有内容可讲,每次的古诗课上都是老师的一言堂,总是觉得这种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内容又单调,自己给学生说说,学生会背会默写就算了。其实,全面、系统、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探究。
一、学习古诗应该有合理的教学方法
1.提倡不求甚解
中小学生学习古诗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特别强。所以在学习中重在读,而不在于“懂”,教师在课堂上重于指导,而不在于“讲”。学生会背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在脑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终生受益。
2.开展多种活动
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还可以定期开展背诗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仿写
古诗讲究格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好奇心强,乐意模仿。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模仿诗人的样子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古诗应该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学会观察
如《题西林墙=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是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侧看”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还从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在以后的学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到观察事物不仅应细致,而且要边看边想,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2.教学生学会想象
创新源于想象。学习古诗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长,气势磅礴,读后憾人心魄,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教学生学会分析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春
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来”、“到”、“入”、“过”、“满”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对用字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他们作文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
三、学习古诗应该渗透德育
通过学习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古诗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古诗中也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定的志向,歌颂了高尚的品格。引导学生读这样的诗,为他们提供了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古诗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其合理的教法与学法,有利于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古诗教学生动。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9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几千年文化史中留下了丰富的足迹。学好古诗词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更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和素养,因此古诗词教学也逐渐成为了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环。在多年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
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意蕴。因此,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如歌唱、朗诵、表演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从情感上对古诗词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语感培养。
古诗词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语感的良好材料。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在学习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锻炼语言思维的能力。通过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化特点,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多多朗读和复述经典的句子,善于表达和运用语言,灵活运用词汇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语感。
三、注重文化认知。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不仅是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时代文化的认知。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哲学等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通过解析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浓厚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四、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古诗词教学内容浩繁,涵盖了词、曲、赋、散文等文学体裁,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电影中的古诗词,加深对古诗词的了解;也可以通过绘画、剪纸、写诗等方式来发挥学生的多元化表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深入感受到古诗词的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诗词。
五、与实际生活联系。
古诗词虽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是古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却具有普世价值和时代性。我们可以将古诗词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与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美和实践意义。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注重语感的培养、注重历史文化的认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来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发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0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可谓浩瀚如烟,熠熠生辉。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方”,我觉得诗是最经济的语言,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尤为突出。我们学古诗不一定要成为诗人,而是要心中充满希望的绿色的“诗意”,感悟诗的穿透力。古诗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味和审美情趣。”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未来的语文教材,相信古代诗词的占有率会越来越大。
这样来看古诗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我的“盲区”,我觉得用我有限的语言根本无法让我的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通过10月29日语文教科之家由导师刘主任组织的这次关于古诗教学的网络教研活动,认真听了两位教师的两节课,这是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突然发现枯燥乏味的古诗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兴趣盎然。特别是东官刘老师的《古诗三首》的教学中,用讲古诗古诗的方法了解诗意,解决了传统古诗教学逐字逐句讲的枯燥乏味,采用“一带”的方法指导学习,抓重点,指导朗读,引导诵读,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学以致用。真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我感觉整节课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孩子还感觉不到老师故意为之的.痕迹,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特别是最后刘老师把学生从始终选出来的字两句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相信学生们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诗词的神奇。通过学习,我也对古诗教学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导学”不如“导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突出强化古诗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有渴望学习的冲动。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可以演、可以画、可以唱等一些有趣的方式,把内容具体化,把诗意形象化,把情感音乐化,打开孩子们智慧的大门,发展思维的同时把知识用于实践。
二、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我们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硬件也在不断更新,那么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要跟着变革。运用多媒体课件和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运用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多媒体的介入,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更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相信古诗教学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1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6月5日至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课题实验校古诗文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这期间观摩了25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教学课,这仿佛是一顿丰盛的古诗文教学盛宴,使我收获多多,也感悟多多,25节课,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风格,却成就了一样的精彩,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次听课我认为最精彩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主,读中明意,读中悟情这次的课例与我自己古诗教学不同的是,教师们不再生硬地进行诗意的讲解,而是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唱读、吟诵、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情境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大声读出节奏,小声读出韵味,不知不觉的学生已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读懂了诗意、品出了诗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直接与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声断而气连的古诗词朗读让人回味无穷;声情并茂的情境朗读更是把学生带回了作者的时代;生动有趣的吟诵更是平添了学诗词的乐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读出了诗词的隽永的意境,更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认为不仅是王维的诗,中国的古诗词大都有这一特点,所以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画面美。当想象的大门被打开,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既能飞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想象,又能飞出文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就像姚建芳老师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体会王维的孤独时,她启发孩子们想象每逢佳节,当王维时,却只能,还让孩子们想象在重阳节的时候,家乡的兄弟们插上茱萸时会对远方的王维说些什么……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进而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以及家乡亲人对王维的思念之情。这样就使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充分与古诗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创设情境,他们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诗句、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等,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如:李兴阳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在引读“夜深千帐灯”一句词时,师引导:当军帐中点起了灯会是怎样的景象,学生接读“夜深千帐灯”。在学习下阙,感悟词所描绘的风雪交加的意境时,师利用背景音乐将学生轻松地带入了词的意境中,此时的配乐朗读,读得入情、入境。所以教学中教师不是生硬地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而是通过情景的创设,不露声色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流露,这样的朗读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四、有目的地写,固化知识,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写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大多数老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小练笔。如王靖茜老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在利用图片、音乐、自己深情的讲述,使学生深切感受元二的路途艰险后,设计了小练笔:元二呀元二,你西出阳关到安西,这一去,没有、没有,只有、只有。通过写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如此有效的小练笔,既使学生感受到王维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又为后面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做好了铺垫,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呀!
总之,看到各位老师的风采,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与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与钻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脚踏实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点燃和引发教学的火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2
如果让我重新设计,我可能会有所增减,有所侧重,切实以文本训练学生,切记碎问碎达,而以主问题或者任务引领,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深度思考、练习、汇报,如此,老师才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引导者,学生才能主动学习。
特别是听了余映潮老师的《卢沟桥》,课堂容量很大,但进行地有条不紊。余老师很擅长引领学生学习,先展示范例,学生根据例子和提示,很容易找出答案。余老师很擅长训练学生,选取最精华的部分,让学生反复品析,最后背诵。余老师很擅长提主问题,一个“话题”,一个“任务”,就能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余老师很擅长发现文本资源,一句优美的话,一组精彩的四字成语,让学生就说起来了。余老师很擅长提炼文本写作艺术,总分的.段落写作,先叙述再抒情的写作,精彩的点示,让学生发现写作的奥秘。
总之,在余老师眼里,一个简单的文本可以挖掘出无尽的教学资源,不同的视角下,不同的板块,就能组合出不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积累丰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没有碎问,准确精炼而又雅致的语言,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3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其词藻耐人琢磨,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呢?笔者经过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的内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这样,学生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将会有一笔古诗词知识财富了。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些,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随时抽查。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讲究方法,深入研讨。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吗?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2、品析名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两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凉,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风住尘香”四个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有余痕,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发为不堪了。
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这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它优秀诗词了。
3、抓住诗中意象鉴赏诗歌。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意象大致分类及含义:
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等。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等。动物类:鸦、子规、猿、鸿雁、鲤鱼、青鸟、鸳鸯等。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
其意象具体含义:
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又如《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泻心中忧闷之意。温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其言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大体,但不是诗诗如此)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
4、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难》中有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将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荆棘丛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一些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其诗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虚为实体会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性,词人通常采用夸张性的比喻。李清照的创新,在于“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异,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目的无非是渲染己愁之深重,但舟轻载重之喻,意新语奇,夸张奇特,想像惊人,已达到匪夷所思之境了。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5、再现诗歌的意境。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再现诗歌意境的方法,他们中有人写道:“我暂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气概,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戴上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万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为了回报全城的人紧紧跟随,我亲手射那老虎,大家争着看我这个今天的孙郎。酒喝到了兴头,胸怀肝胆正在开阔昂扬,鬓发虽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手持符节像到云中郡给魏尚复职一样荐我当重任?到那时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满月般,向西北望,对准那贪婪的天狼星射去。”不难看出,把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成具体的文字,联想创造出生动的画面,这正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内涵极其丰富,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遨游其中吧。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4
一、反复吟咏,在诵读中品诗情悟诗理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悟,咀嚼体会,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因此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二、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钩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平台,促进知识与能力相生相长
一般来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夯实作为新知识生长点的知识基础。这个基础包括作品积累、诗词常识、鉴赏方法、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主要诗歌流派的风格特点等。
1、注重作品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吟咏中感悟陶冶。
2、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掌握诗词的一般常识。比如诗词的题材类别、意象、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朗诵技巧等。
3、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诗词的文章,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近名家大师,这样既有助于对所学诗词内容的理解,又能从中学到赏析诗词的方法。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诗人传记,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时代风云、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反映,从而提高诗词赏析水平,并能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哲理。
四、拓展学习方式,在合作对话、互相促进的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又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主要应在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一是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如“诗的意象与诗的情感主旨”、“诗词中的联想和想象”、“诗人的风格与诗词的主题”、“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应该分为更具体更小的问题,以便于学生的学习。二是从资料的来源、搜集、取舍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三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把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
总之,诗词的教学有别于实用文体的教学,应该把鉴赏美的语言、培养美的情感放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之中,诵读,联想,感悟,赏析,评价,探究,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抓住了根本。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15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与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我曾有幸在一所学校任教,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关于古诗词鉴赏与教学心得体会,现分享给大家。
首先,古诗词的鉴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深意和内涵,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中主动思考、积极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抒发,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其次,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古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文学作品。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并与古诗词进行对比和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文学素养。
再次,古诗词鉴赏也是一种审美体验。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优美诗句的品味和欣赏,学生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为了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我常常通过讲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给学生们推荐一些古诗词选集和名家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古诗词的魅力。
此外,古诗词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诗词是一种典雅高雅的文学形式,学生们通过学习和鉴赏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更能够提高自身修养和气质。因此,我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和演讲活动,要求他们通过朗读古诗词、背诵和演绎来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认为古诗词的鉴赏与教学应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诗情画意,体验到古代文人墨客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因此,我往往会引导学生通过与生活和社会相结合,创作一些现代化的古诗词作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总之,古诗词的鉴赏与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欣赏和表达。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与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古诗词学习中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引导,学生用心去学习,相信古诗词的鉴赏与教学必将取得更好的成果。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05-29
游岳麓山游记作文800字[集合15篇]05-29
游长城游记作文03-25
游漓江游记作文01-21
游田园记-游记作文01-15
游中山陵游记作文05-27
游三清山游记作文02-06
难忘的一日游-游记作文01-16
游游的作文300字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