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成语故事

时间:2023-02-04 09:34:43 成语 我要投稿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篇1

  【注音】gān nǎo tú dì

成语故事大全

  【出处】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

  【解释】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忠心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马革裹尸、粉身碎骨、肝心涂地

  【同韵词】无私有意、视同拱璧、辉煌金碧、敛色屏气、东来紫气、胆大心细、一团和气、巍然耸立、沈博绝丽、敛声匿迹、......

  【成语故事】汉高祖时,娄敬直截了当问刘邦在洛阳建都是不是想与周朝比一比盛况。刘邦点头应允。娄敬说:“你起兵丰沛,经历大小战争100多场,天下百姓肝脑涂地,尸横疆场,在洛阳建都是不合适的'。建都长安则是易守难攻,百姓欢迎的。”

  【成语示例】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其它使用】

  ◎ 元时宗王阔端孙女朵儿只思蛮公主与畏兀儿人纽林之子帖木儿补化的联姻,使纽林的斤在海都等叛王的围攻下,不惜"肝脑涂地""舍女卫城"最终以死报效元朝。

  ◎ 宜责成将领,严立条格:败贼于海者为上功;能把截海口,不使登岸,亦以功论;贼从某港得入者,把港之官,必杀无赦;其有司闭城,坐视四郊之民肝脑涂地者,同失守城池论。

  成语故事大全 篇2

  【注音】luó què jué shǔ

  【出处】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新唐书·张巡传》

  【解释】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用法】作谓语;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结构】联合式

  【同韵词】杯弓市虎、块然独处、志坚行苦、面面相覩、痛心切骨、六神无主、析圭分组、修文演武、竞今疏古、猫鼠同处、......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唐玄宗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757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派手下大将尹子奇围攻睢阳城。睢阳城守将张巡誓死抵抗,在南霁云搬不到救兵及城里粮食断绝的.情况下,他们张网捉鸟雀吃,挖掘老鼠洞寻找残粮,艰苦抵抗守城达3个多月

  【成语示列】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 严复《有如三保》

  成语故事大全 篇3

  战国末年,赵国北部经常遭受匈奴的侵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赵国的大将李牧接受赵王的委托,领守北部军事重地雁门关,以防匈奴进攻。

  李牧一到雁门关就下令守城军士不得出战,每日吊桥高挑,免战高悬。不但如此,还天天杀牛宰羊,与将士们饮酒作乐。

  匈奴不知李牧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

  他们哪里知道,李牧表面上松懈,实际上暗地里天天都在练兵,积蓄力量。

  几年之后,赵军人强马壮,士气高昂,大家铆足了劲儿,要和匈奴一决高低。

  开始的时候,李牧派出小股部队保护边疆的百姓放牧,匈奴见到有机可乘,就一窝蜂地冲上来,掠夺财物。赵国的士兵和他们交手,三两个回合就败了下来,匈奴轻易得手,好不高兴,他们以为李牧是一个胆小无能的人,根本不必在乎。

  有了几次这样的冲突之后,匈奴单于认为时机到了,亲率大军向雁门关发动了进攻。

  李牧成竹在胸,早就引军埋伏在匈奴的必经之路,等匈奴一进入包围圈,他一声令下,将匈奴杀了个人仰马翻。

  经此一仗,匈奴元气大伤,从此再也不敢轻易犯境了。

  李牧牺牲了小小的利益,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还有一则赵氏孤儿的故事十分著名。

  公元前607年,晋灵公被势力强大的赵氏家族成员所杀。几年之后,晋景公即位,他的宠臣屠岸贾进谗言说:“赵氏家族过去就有弑君的行为,现在他们又密谋造反呢。”

  晋景公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就命屠岸贾将赵氏家族斩尽杀绝。

  这个消息传到赵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赵朔的耳朵里,他就把自己怀有身孕的妻子送入宫中避难,自己则自杀而亡。

  后来,赵朔之妻生下一子,取名赵武。

  但是,不知何人走漏了风声,屠岸贾开始四处寻找赵朔之妻和他的孩子。屠岸贾为了斩草除根,命令把晋国之内一个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全部杀死。有谁胆敢隐藏赵氏孤儿,将处以极刑。

  危难之时,赵家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挺身而出,商议如何才能救下赵氏孤儿。

  程婴有一个儿子与赵武同龄,他想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孤儿去死。

  公孙杵臼说:“你肯为主人作出这样的牺牲,我又怎能保全自己呢?”

  程婴不解其言。

  公孙杵臼说:“你把孩子交给我,然后你往屠岸贾处告发我,说我隐藏了主人的儿子。这样一来,屠岸贾必然不起疑心。我和你的孩子被处死之后,你将主人的儿子抚养成人,将来为他父母报仇。”

  程婴垂泪不已,依计而行。

  就这样,赵武的生命得以保全。

  在赵武15岁那年,晋悼公为赵家恢复了名誉和地位。程婴把当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了赵武,赵武不禁痛哭失声。他进宫去见晋悼公,说:“屠岸贾为非作歹,死有余辜。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请大王允许我为赵家报仇雪恨。”

  晋悼公同意了赵武的请求。

  桃树要受罪遭难了,由李树来代替,桃活李死,即“李代桃僵”。以此比喻各种代人受过、受难的现象或做法。

  程婴、公孙杵臼正是用“李代桃僵”之计,为赵家报仇雪恨留下了一条根。

  成语故事大全 篇4

  刘安,汉文帝弟淮南王厉的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封为淮南王,好文学,曾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返老还童”是晋朝人葛洪撰写《神仙传》一书中一则有关淮南王刘安的传说故事。

  相传,刘安自年青时代起,就喜好求仙之道。封淮南王以后,更是潜心钻研,四处派人打听却老之术,访寻长生不老之药。有一天,忽然有八位白发银须的老汉求见,说是他们有却老之法术,并愿把长生不老之药献给淮南王。刘安一听,知是仙人求见,真是大喜过望,急忙开门迎见,但一见那八个老翁,却不禁哑然失笑。原来八个老汉一个个白发银须,虽然精神矍铄,但毕竟是老了呀!哪会有什么防老之术呢?

  “你们自己都那样老了,我又怎么可以相信,你们有防老之法术呢?这分明是骗人!”说完,叫守门人把他们撵走。

  八个老汉互相望了一眼,哈哈笑道:“淮南王嫌我们年老吗?好吧!那么,再让他仔细地看看我们吧!”

  说着,八个老翁一眨眼工夫,忽然全变成儿童了。已经年老的'人,一下子回复到了儿童时期,这是全然不可能的,所以这仅仅是传说故事而已。《云笈七签》这部道教书籍中提到的“返老还童”,也仅仅是炼丹、法术的有关传说罢了。

  成语辨析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返老还童容易得,朝凡入圣路非遥。(明·吴承恩《西游记》)

  【近义词】 鹤发童颜、老当益壮

  【反义词】 未老先衰、老朽无能

  【歇后语】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 、八十老人进幼儿园

  【灯谜】 祖孙回家;祖孙回归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 返,不能写作“反”。

  【成语正音】 还,不能读作“hái”。

  成语故事大全 篇5

  如鱼得水

  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地方。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正好这个时候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人才,徐庶劝刘备必须要网罗刘备。

  为了请诸葛亮协助自我获得天下,刘备以往三次亲自到他住的茅卢拜访他,诸葛亮看到刘备这么十分诚恳,最终才同意与刘备见面。刘备向他请教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情势,提议刘备先占据荆州,这样才能有机会和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互相抗衡。

  刘备很欣赏诸葛亮的见解,并且和诸葛亮的感情逐渐加深,高兴的刘备甚至对结拜兄弟关羽及张飞两人说:“我得到孔明的辅助,就好象鱼得了水一样十分快。”

  成语故事大全 篇6

  【注音】xué ér shí xí zhī

  【典故】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学习方法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温故而知新

  【同韵词】节制之师、出公忘私、恍然自失、以彰报施、终日而思、气竭声澌、公正无私、杯圈之思、人喊马嘶、辱国丧师、......

  【年代】古代

  【教学同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十则》初中一册·课文·10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语举例】学而时习之,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 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其它使用】

  ◎ 如果你精力有余或好奇心强,那么就可以在学低年级的.课程时,匀出一部分精力兼学高年级的课,超前满足你的求知欲,而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说来,老师在教低年级的课时,实际对他起了个"学而时习之"的作用,以前学过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加固了记忆和印象,就不容易轻易淡忘,基础就格外的扎实。

  成语故事大全 篇7

  【注音】shǒu kǒu rú píng

  【典故】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引《摩诘经》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释义】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说话谨慎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讳莫如深、秘而不宣

  【相反词】信口开河、口若悬河

  【押韵词】素不相能、割襟之盟、鹄峙鸾停、望云之情、如影随形、日坐愁城、坐拥百城、鹰头之蝇、百岁之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年代】古代

  【灯谜】嘴严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年轻有为的富弼经范仲淹的推荐,宋仁宗任命他为河阳判官,因他政绩突出,后来升为宰相,他与王安石主张变法不合,就辞去宰相之职,回到故乡隐居。他从不随便表示自己的喜怒,办事公正,主张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成语举例】今愿陛下守口如瓶,不可提起。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五回

  【成语造句】

  ◎ 还好,高丰文一改过去守口如瓶的.习惯,豁然大度,有问必答。

  ◎ 但写小说的人坏就坏在酷爱道听途说,要是他们对什么都守口如瓶当然就写不成小说。

  ◎ 举报人对何力说:"你要守口如瓶呀,我冒着生命危险呢!"何力知道事关重大,亲任专案组长,经过调查核实,按法律程序将偷税者收审10天,责令其补税10万余元。

  成语故事大全 篇8

  【注音】jīn diāo huàn jiǔ

  【典故】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晋书·阮孚传》

  【释义】金貂:汉以后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取下金冠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金貂取酒

  【押韵词】婴城自守、恫心疾首、骂不绝口、流脍人口、枷脰械手、子虚乌有、磬其所有、神枪手、丹青妙手、赏善罚否、......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竹林七贤的阮咸的儿子阮孚特别好酒,在做安东参军时,整天在军中饮酒作乐,醉眼朦胧,丝毫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皇帝派他去作车骑将军的'长史,劝他少喝酒,他更是纵情狂饮,经常是烂醉如泥,有时甚至用他的金饰貂皮大衣去换酒喝

  【成语举例】翠袖传觞,金貂换酒,痛饮何妨三百杯。宋·刘过《沁园春》

  成语故事大全 篇9

  【注音】ān bù dàng chē

  【典故】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战国策·齐策四》

  【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用法】作谓语;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缓步代车

  【同韵词】肥吃肥喝、一枕南柯、祝鲠祝噎、山耶云耶、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力不同科、抽抽噎噎、正大不阿、梦里南柯、弃甲投戈、......

  【年代】古代

  【谜语】过河兵卒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贤士颜触奉齐宣王之命入宫见驾,齐宣王态度非常傲慢,引起颜触的不满,双方在殿上就仰慕权势与礼贤下士、国君与贤士的作用大辩,齐宣王理亏认输,想留用颜触,颜触拒绝说:“我喜欢自由,喜欢慢步像乘车一样。”

  【示例】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七回

  【成语造句】

  ◎ 由码头去学校,路是很近,穷酸的教员,当然'安步当车'了。

  成语故事大全 篇10

  【拼音】rù mù zhī bīn

  【典故】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晋书·郗超传》

  【释义】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幕僚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入幕宾

  【同韵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艺不压身、有嘴没心、无佛处称尊、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步线行针、面貌一新、家书抵万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树将军、......

  【年代】古代

  【灯谜】幕僚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大将军桓温因为赫赫战功开始居功自傲,先是废海西公立晋文帝。后来又图谋篡夺皇位。他拉拢郗超等人。在召见敌对派谢安时,让郗超躲在幕后偷听。风把幕帐吹开暴露了郗超。谢安风趣地称他为入幕之宾

  【示例】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二

  【成语造举】

  ◎ 有一天,他正作入幕之宾,她丈夫不期而至,他逃藏在一个绣幕之后,相隔咫尺,几乎泄露,终得幸免。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成语故事大全 篇11

  【拼音】huǐ chē shā mǎ

  【出处】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宋·陆九渊《与陈倅书》

  【解释】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杀马毁车

  【同韵词】以文乱法、横行不法、丢盔抛甲、装疯作傻、动静有法、违条犯法、恤孤念寡、惜孤念寡、不足为法、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冯良30岁时担任尉从佐,他讨厌为官被人驱使。一次,他奉命去迎接督邮,一路感慨万千,因路不好,车子颠坏了,他干脆抛弃车子,连马也杀掉,脱下官袍,从此隐遁到犍为,从杜抚学,过着隐士的生活

  【成语示例】毁车杀马,逝从此以经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己。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

  成语故事大全 篇12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比较强盛,附近一些小的诸侯国,如宋、卫、曹等,一向都依附于楚国。可是后来宋国忽然背叛了楚国而依附于晋国,因此,楚国便出动军队,讨伐宋国。宋国赶忙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听了大夫先轸(读zhěn )的.话,一面让宋国派人去秦国和齐国,请求他们出面调解,一面派兵攻破卫、曹两国,将卫、曹两国的国君扣留起来,以此要挟楚国。

  楚国的大将子玉根据楚成王的命令,派宛春为使者,对晋文公说:“请你们放了卫侯和曹公,恢复这两个国家,我们就从宋国撤退。”晋国的子犯要求晋文公拒绝楚国的要求。先轸分析了利弊,劝说晋文公,一方面离间卫、曹与楚国的关系,私下答应卫、曹的国君,只要与楚国断绝关系,就恢复这两国,另一方面,又把楚国的使者宛春扣留在卫国,以激怒楚国。

  子玉得知这一情况以后,非常生气,领兵向晋军进逼,晋文公命令军队假装后退。晋军官兵不理解,说:“我们这样后退实在是耻辱,而且楚兵长期转战,已经十分疲困,我们为什么退呢?”子犯对他们解释说:出兵有理,军队就斗志旺盛,就有战斗力,出兵无理,士气就不振,就要失败。(原文是:“师直为壮,曲为老。”)我们退后九十里,在道义上就取得了主动。”

  楚军见晋军后退,便继续追赶,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

  成语故事大全 篇13

  汉宣帝时,有个叫徐福的人几次上书,提醒宣帝限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权力,以防他的家人谋反。霍光死后,他的家人果然谋反。幸亏有人告状,才未酿成大乱。事后,宣帝对告发的人大加赏赐,而对早就劝告他应限制霍光权力的人却没有一点赏赐。有位大臣觉得不公平,特地向宣帝上书。在上书中,这位大臣特地举了“曲突徙薪”的事作例子:

  有个人到朋友家作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觉得这样很危险,向主人建议说:“你这烟囱要改砌成弯曲的`,柴薪要搬到远处去,不然容易发生火灾啊!”

  主人不以为然,没有作声。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亏得邻居及时赶来把火扑灭,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事后,主人杀牛摆酒,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他特地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首,其他的则按照出力大小安排座次,偏偏没有请不久前建议他改砌烟囱、搬走柴薪的那位客人。

  席间,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时你听从那客人的话,把烟囱改砌成弯曲的,并把柴薪搬到远处,那么就不会失火,也就不必杀牛摆酒了。今天你论功请客。却把你那客人忘了,这岂不是曲突徙薪亡(没有)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了吗?”

  主人听了这番话,顿时省悟过来,马上把那客人请来,并奉他为上宾,汉宣帝看到这里,明白了这位大臣的意思,马上重赏了徐福。

  成语故事大全 篇14

  成语故事: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武。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精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国。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等待天明),习武健身,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让他起在我前面!"

  出处:

  晋书·刘琨传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旧唐书·郑畋传》

  " 畋 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

  《四朝闻见录·张史和战异议》

  "境土未还,园陵未肃,此诚枕戈待旦思报大耻之时也。"(宋 叶绍翁)

  《鸣凤记·夏公命将》

  "上厪宵旰之忧,下混华戎之辨,诚臣子枕戈待旦之时也。"(明 王世贞)

  《明史·吴良传》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2-06

成语故事作文02-03

成语故事作文15篇02-04

成语故事作文(15篇)02-04

成语故事的读后感02-02

成语故事读后感02-06

《成语故事》读后感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