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篇1
典源出处
《周书·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北史·独孤信传》亦载,文同。
释义用法
北周独孤信姿仪俊美,风度高雅,善于骑射,名望素著。一次曾因打猎天晚,驰马入
城,帽子有些偏斜。第二天不论官吏士人,都仿效他把帽子斜戴了。后以此典形容人风仪高雅,为人钦慕; 也用以咏出游,有所寄托。
用典形式
【巾欹】 宋·陈师道:“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侧帽】 唐 ·李商隐:“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宋·范成大:“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宋·晏几道:“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清·朱孝臧:“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欹冠】 宋· 吴文英:“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
【欹帽】 宋·范成大:“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宋·陆游:“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乌帽侧】 唐·白居易:“起时乌帽侧,散处玉山颓。”
【角巾欹】 宋·黄庭坚:“独怪区区践绳墨,相逢未省角巾欹。”
【纱帽侧】 唐·杜甫:“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
【侧帽檐】 唐·李商隐:“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席帽斜】 宋·范成大:“城中马上那知此,坐满长裙席帽斜。”
【帽檐欹】 宋·潘希白:“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欹巾冠】 宋·范成大:“颔髭尔许长,大笑欹巾冠。”
【欹乌纱】 唐·李商隐:“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欹纱帽】 宋·苏轼:“醉吟不耐 欹纱帽,起舞从教落酒船。”
【欹客帽】 宋·吴文英:“秋香未老,渐风雨西城,暗欹客帽。”
【欹短发】 宋·范成大:“乌帽不辞欹短发,黄花终是欠东篱。”
【醉帽斜】 宋·陈师道:“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乌帽欹斜】 清·惠周。“聊凭杯酒添春酣,乌帽欹斜尚可簪。”
【轻风侧帽】 宋·杨亿:“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
【独孤侧帽】 清·吴兆骞:“独孤侧帽倾士女,正平摇笔凌王侯。”
【醉帽欹侧】 宋·黄庭坚:“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欹侧。”
成语典故 篇2
典源出处旧题唐·柳宗元 《龙城录》:“隋开皇中,赵师雄遣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善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共饮。少顷有一绿衣童子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释义用法赵师雄在罗浮夜遇一美人,与之饮酒盘桓,早晨醒来,只见在一大梅花树下,原来是梅花化为美人,来与他共饮的。后用此典咏梅花。
用典形式
【罗浮梦】 宋·张炎:“误入罗浮身外梦,似花又却似非花,探寒葩。”明 ·文征明:“罗浮梦断情稠叠,瑶圃风生佩陆离。”
【师雄月下】 清·秋瑾:“未见师雄来月下,如何却现女郎身。”
【林下美人】 明·高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罗浮美人】 清·赵翼:“好同姑 射称仙子,会到罗浮化美人。”
【梦续师雄】 清·黄景仁:“梦成好续师雄后,书就还教葛令裁。”
【梦隔罗浮】 明 ·高启:“回首春风忆旧游,梦寻归路隔罗浮。”
【清梦罗浮】 清·丘逢甲:“应有梅花开十月,不妨清梦托罗浮。”
成语典故 篇3
【释义】被用来比喻瞎闯乱撞,极其危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东晋时期,桓玄、殷仲堪和顾恺之三人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有一天,他们三人又在殷仲堪家里喝酒。喝了一会儿,桓玄提议说:“我们来说危语,谁说得不好就罚酒,如何?”顾恺之和殷仲堪听了,都赞同桓玄的意见。
于是,桓玄就第一个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
殷仲堪第二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
轮到顾恺之了,他说:“我说的危语比你们说的还要危险:井上辘轳卧婴儿。”
桓玄和殷仲堪听了,都异口同声地说:“说得好!的.确危险!”
正在这时,殷仲堪身边站着一位参军,他见说危语有趣,也凑上来说:“我说一句行不行?”
桓玄他们见这位参军也要说危语,就说:“好哇!不过,你要是说得不好,可得罚酒!”参军说:“那当然。”于是他就说了一句危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殷仲堪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他听了这句危语,比桓玄和顾恺之两人更有感触,不由自主地说:“这太可怕了!”
成语典故 篇4
从前,有个少年名叫巧容,巧容的父亲是位擅长于机械组合的技师,不过他在巧容还小时,就已经去世了。巧容长大后为了继承父业,因此跟着母亲远走他乡去拜师学习技艺,之后就随着老师定居他乡。
后来巧容想娶妻,便到另一个城市去寻找机缘。有一个长者答应将女儿许配给他,但是他对巧容说:“三天后是结婚的大吉日,如果你能如期前来娶我的女儿,你们就可以结为夫妻,但是如果你逾期才来,就不要怪我悔婚”。
巧容迅速收拾行李,准备回去向母亲及老师报告此事,但回到家里已经过了两天了。巧容对老师说:“大城中有位长者愿意将女儿嫁给我,他说明天是良辰吉日,要我明天就去迎娶,如果明天没有准时去,他就不将女儿嫁给我了”。老师听了,对巧容说:“既然如此,我明天就发动我那架会飞的机器木象,带着你一起去迎娶新娘。相信一定能赶上良辰吉日,准时迎娶”。隔天,老师带着巧容乘着机器木象飞到空中,木象在空中飞翔,许多人看到都啧啧称奇,没多久,便到达了长者所居住的城市。
巧容把聘礼献给长者后,就带着妻子跟老师一同乘坐木象,回到家中。这件事过后,巧容对于神奇的.飞象,一直感到好奇与向往。老师却从来不让巧容驾驶飞象。
有一天,老师要出远门,他怕巧容会私自骑着飞象出去,所以特别交代巧容的母亲说:“这架机器飞象,交给你把它藏起来。巧容如果向你要,你千万不可以给他,因为他还不懂得如何操作,若独自乘象飞翔,会遭到厄难,你千万要谨记在心”。
果然,老师出门后,巧容便向母亲要求乘那架机器木象,他对母亲说:“我只想乘着木象去兜兜风,一下子就会回来。何况我乘那架木象腾空而飞,很多人看到会佩服我”。
“不行!你的老师有交代,说你还不会操作那架木象,若贸然出行,会有危险,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将机器木象交给你”。母亲不安地说。
“我已经知道如何操作那架木象,老师恐怕是吝惜小气,才不让我乘架飞象吧!你让我乘象出去一下,我绝对不会出事情的”。巧容继续说服母亲。女人一向心软,母亲因为敌不过巧容苦苦哀求,终于交出机器木象。巧容乘象飞空而去,许多人在下面看见了,都非常欢喜赞叹。巧容的老师在平地看见巧容乘坐着木象在空中飞翔,感叹地说:“哎!这孩子不会再回来了”!
果然当巧容乘着木象到达大海上空时,突然下起雨来了。所有的机绳都断裂,巧容从空中掉入了海里,就这样丧失了性命。
成语典故 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的书—— 《中华成语典故》。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成语说,有一个杞人忧天的人整天担心天空会不会塌下来,地球会不会塌下来。他太担心了,想不出食物和茶,所以他不能生病。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我觉得他很有趣。有什么好担心的?他真是个懦夫!然而,我认为每次我和父母去看电影,我都害怕自己睡不着觉。是不是有点像这个齐国?那时,我总是担心电影中的角色会跑出电影的屏幕,比如大黄蜂、霸天虎、擎天柱。我担心恐龙会复活,把我们吞进肚子。尤其是当我睡觉的时候,一点点噪音会让我的心脏像鼓一样跳动,让我紧张。我不得不认为当我累了的'时候,我会迷迷糊糊的睡着,这真的让我担心。
后来,我父母给我看了一些电影拍摄现场的视频和照片。我明白这部电影的特效是如何制作的,我也知道这些角色是由人类创造的,没有生命。现在我终于放下心来,可以轻松地欣赏我最喜欢的电影了。故事中的齐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有人告诉他,天空是由气体构成的,不可能掉下来打人。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想我们的担忧都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我们应该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让科学说话,为我们打开未知的世界。不要只是害怕和站着不动,你应该成为一个“小烦恼”,担心一切。
成语典故 篇6
典源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 卷三:“晋太康二年冬,大寒。南州人见二白鹤语于桥下,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于是飞去。”
释义用法
传说晋太康二年冬,有人见二只白鹤在桥下说:“今年寒冷不亚于尧帝死亡的那一年。”后以此典指历时久远; 或指天寒雪大; 或表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用典形式
【鹤语】 清·赵执信:“泠泠鹤语溯唐尧,卯酒微曛抵敝貂。”清·郑文焯:“万枝寒玉照溪桥,鹤语今年雪未销。”
【话年寒】 清·丘逢甲:“鹃隐故巢留客拜,鹤归华表话年寒。”
【鹤语寒】 清·赵沄:“轮台诏下龙髯回,华表归来鹤语寒。”
【尧年值雪】 唐·元稹:“尧年值 雪度关山,晋室闻琴下寥廓。”
【尧年鹤语】 清·钱谦益:“留却中州青简恨,尧年鹤语正悲凉。”
【鹤语尧年】 清·钱谦益:“鹆歌鲁国谁来往,鹤语尧年自苦辛。”
【鹤语尧时】 清·钱谦益:“石言晋国宁非滥,鹤语尧时剧可怜。”
成语典故 篇7
莫测高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严延年传》》
西汉时期,有个刚正不阿的官员,名叫严延年。他父亲是丞相的属吏,他本人年轻时就在丞相府里学习法律,后来被选拔为御史大夫的属吏。
当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权势很大。汉昭帝死后,他迎立刘贺为帝;不久将他废掉,又迎立宣帝。宣帝即位后,严延年竟敢于上奏章批评霍光擅自废立皇帝,并谴责他是不道。奏章虽然被搁置起来没有处理,但朝廷上下对他都很敬畏。
后来,严延年被任命为涿郡太守。琢郡这个地方地主豪强的势力相当强大,他们欺凌弱小,鱼肉乡民,尤其是西高氏和东高氏两家更是凶狠,无恶不作,到涿郡来的几任太守都奈何他们不得n
这两家都养着许多宾客,这些人其实都是盗賊,作了案就藏在高氏家里,官吏不敢进去追捕。由于他们一贯为非作歹,境内的'盗賊越来越凶残。人们就是在大白天赶路,也得张弓拔刀,才敢行走3
严延年到任后,很快了解到上面这些情况。他传令属官蠡吾、赵绣查明高氏家的具体罪行,马上向他报告。赵绣明知两高氏作恶多端,论罪必死,但又不想得罪他们。他见严延年是新来的太守,便准备好两份有关高氏家的罪行材料,一份轻,一份重。他把罪行重的一份藏在怀里,而先将轻的一份交上去。如果太守发怒,就再把重的交上去。
不料,严延年已经估计到赵绣会来这一手。接过赵绣递上来罪行轻的一份材料,读了几行,喝令左右在他身上搜出另一份,随即当场将他关押起来。第二天一早,就把他斩首示众。这一来,所有下属都吓得浑身发抖。
接着,严延年下令将西高氏和东高氏捉拿归案,并且很快查清了他们全部的罪行。然后,将有关罪犯各数十人全部处决。三年后,严延年迁升河南太守。当地的地土豪强听说他来了,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严延年到任后,严厉打击犯罪的豪强富户,竭力扶助贫弱人家。他断案与一般官员不同,常常是贫弱人家即使犯了比较重的罪,他也不照法令严办,而是宽大处理;豪强富户欺诈平民,即使罪行不大,他也是重重处罚。众人认为该处死的,有时竟会获得释放;而大家认为罪不该死的,有时却被诛杀。不论官吏还是百姓,都不能揣测出他的心意如何,以致大家吓得不敢犯法。尽管他这样做,文书方面仍然做得非常严密,没有一点漏洞。
严延年执法严明,诛杀了许多豪强,自然弓丨起了他们的憎恨。后来他被人诬陷,惨遭杀害。
成语典故 篇8
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
霍光虽然掌握着大权,霍氏一门也被封为三侯,但是霍光的老婆仍然感到不满足。她为了使自己的小女儿成为皇后,竟然勾结御医杀害了许皇后。霍光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就利用职权袒护了自己的老婆。
公元前68年,霍光死后,当时的.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逐步削弱霍氏的权力。汉宣帝便听从了魏相的建议,逐步采取措施,最终罢免了霍氏三侯的爵位,并对魏相更加重用,不久就封他为丞相。这更加引起了霍氏家族对魏相的怨恨和害怕,他们计划假借太后的命令,先杀死魏相,然后再废弃汉宣帝。汉宣帝得知消息后,马上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汉宣帝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他决心振奋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原文是:“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汉宣帝在位二十五年,由于他的努力,使得原来衰败的西汉王朝重新强盛了起来。
励精图治的材料
【注音】 lì jīng tú zhì
【出处】《宋史·神宗纪赞》:“厉(励)精图治;将大有为。”
【解释】 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用法】联合式;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常用来形容人设法治理好国家。也可以形容人设法把事业做好。
【近义词】雄才大略、励精求治、厉精为治
【反义词】丧权辱国、 祸国殃民
【年代】古代
【灯谜】励精图治(打一字)谜底:清
励精图治的点评
在将霍氏满门抄斩之后,汉宣帝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他决心振奋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经过他不断的努力,使得原来衰败的西汉王朝重新强盛了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样会比较容易成功哦~
成语典故 篇9
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释读】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目“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成语典故 篇10
坚壁清野是战时对付入侵之敌的一种策略,坚守据点,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財物、粮食,毁掉战地附近的房屋、树木,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无东西可抢。
《三国志·荀或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曹操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东汉末年,军阀豪强,纷纷割据,曹操实力本来不大,在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特别是在山东兖州一带打败了吕布之后,威势大增C
靠近兖州的徐州,地位险要,物产丰富,曹操想占领这个地方。但是,由于徐州守将陶谦很得人心,不易取胜,曾经打过一次,没有得捏。后来闻知陶谦已死,曹操便想立刻前去攻打。曹操的谋士荀或劝阻道:“我们在兖州这里,立足未稳,吕布一定会乘虚而入,兖州势必失守。徐州万一又攻不下,我们到哪里去呢?”
荀或还说:“现在陶谦虽死,但是因为我们已打过他一次,他的部将必定提高警惕,随时防备我们袭击。他们一定会用‘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对付我们。如果攻又攻不下,田里的粮食也收不到,那处境就要十分危险!”
曹操听了荀或的.分析,认为很有道理,就不去打徐州了。
《晋书·石勒载记》也有一段故事。
晋朝时,北方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的后赵,颇有势力。皇帝石勒,曾亲自率领兵马,南下与晋军作战,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安敢一带,几乎都被占领。晋军不敢对抗,节节败退。在寿春这个地方,晋军采取“坚壁清野”,使敌人找不到吃的东西,大闹饥荒,石勒这才无法继续进军,不得不后撤。
成语典故 篇11
典源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 (刘备) 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释义用法汉末刘备兵屯于新野,三次前往南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礼聘其出山。后用来表示诚意聘请贤能之士。
用典形式
【三顾】 唐·李商隐:“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唐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明 ·高启:“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三接恩】 唐·刘禹锡:“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答三顾】 宋·黄庭坚:“诸葛见益州,释来答三顾。”
【三顾隆中】 宋·张孝祥:“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草庐三顾】 宋·无名氏:“万里奔腾,两宫幽陷,此恨如何雪? 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英杰?”
【蜀主三顾】 元·萨都拉:“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
成语典故 篇12
谈言微中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滑稽列传》。
优旃是秦国一个善于歌舞的人。他身材矮小,很会说笑话,但所说的笑话中往往包含着大道理,所以秦始皇常要他在身旁侍奉。
一天,秦始皇让百官到宫中来喝酒。正好天下大雨,执着盾牌站立在殿前的侍从全身被雨打湿,冷得瑟瑟发抖,却不敢擅离岗位。优旃见他们这副模样,非常同情,便走到他们跟前轻声问道:“你们想休息一下吗?”
侍从们马上回答说很想休息。于是优旃对他们说:“等一会我呼唤你们,你们马上说‘有’。”
优旃说罢,上殿人席。不一会儿,群臣齐声高呼万岁,向秦始皇敬酒。优旗迅速走到殿前的宫廊边,高声喊道:“侍从人员!”
侍从们听到优旗呼唤,马上答应“有”。接着他与侍从们开玩笑地说:“看你们个个长得高高大大,可又有什么好处呢?还不是站在那挨雨淋。我人虽然长得矮小,福气却比你们大,可以在屋里休息。”
优旃说的`话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他发现侍从们在雨中又湿又冷,便命他们一半侍立,一半休息,轮换更替。
有一次,优旃陪同秦始皇游览皇家花园。游着游着,秦始皇突然对优麻说··“这花园太小了,我想扩大。它的范围是东起函谷关,西至陈仓。”
优旃听了马上说:“对了,这样可以多养些禽兽在里面,如果有敌人来犯,命令鹿用它的角去顶撞敌人,那就足够了。”
秦始皇一听,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大实际,便放弃这个设想。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优旃的话是“谈言微中”的,这些隐微而切中要害的话有助于治理天下。
成语典故 篇13
典源出处《史记·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正义引《帝王世纪》云:“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释义用法周昭王去南方巡视时,要渡过汉水,船人故意用胶粘合的船载昭王渡河,船行至中流,
胶融化船解体,昭王因而被淹死。后用此典表现帝王被害。
用典形式
【胶舟】 清 ·王士禛:“胶舟古所戒,遗恨怜昭王。”清 ·黄景仁:“胶舟再沦复,只影窜棘蒿。”
【疑胶舟】 清·王夫之:“萧飒万个撼斑管,迢递千古疑胶舟。”
【汉水胶船】 金·元好问:“已恨太官余曲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成语典故 篇14
典源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晋书·隐逸传·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南史·隐逸传》、《宋书·隐逸传》亦载。
释义用法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他不懂音律,但准备一张无弦之琴,每当酒酣兴至,就拿来抚弄一番,寄托自己的情怀。后用此典称人旨趣高雅,怀抱不俗,得天和之乐。陶潜曾为彭泽令,世号靖节先生。
用典形式
【无弦】 北周·庾信:“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唐·李白:“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清·黄鷟来:“孰谓陶公懒,无弦趣最深。”
【陶琴】 宋·陈师道:“袁酒无何饮,陶琴不具弦。”
【无声琴】 唐·杜甫:“瓮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无弦琴】 唐·白居易:“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清·王夫之:“蹑险拟看没字碣,涉园聊对无弦琴。”
【没弦琴】 元·耶律楚材:“白雪阳春寡和音,谁人解听没弦琴。”
【琴上趣】 宋·苏轼:“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琴无弦】 唐·白居易:“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宋·苏轼:“君不见抛官彭泽令,琴无弦,巾有酒,醉欲眠时遣客休。”
【靖节琴】 宋·曾巩:“客来但饮平阳酒,衙退常携靖节琴。”
【抱琴归去】 宋·张炎:“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空抚余徽】 宋·辛弃疾:“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徽。”
【寄陶令意】 宋·苏轼:“无弦且寄陶令意,倒载犹作山公看。”
【彭泽横琴】 宋·杨亿:“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意在无弦】 宋·黄庭坚:“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
【陶琴不要弦】 唐·白居易:“陈室何曾扫,陶琴不要弦。”
【惟蓄一素琴】 宋·陆游:“所以栗里翁,惟蓄一素琴。”
【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祝福的成语02-06
成语接龙作文02-04
表示笑的成语02-03
易错的成语02-03
猜成语作文02-05
成语竞赛作文02-05
成语大赛作文02-05
成语故事02-06
成语故事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