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春节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4-09-19 03:57:18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春节的习俗作文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习俗作文汇总5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春节是寒假的开始,是在美味佳肴里流连,是拿压岁钱的日子。而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又是一个忙碌的开始……

  中国人的春节不同于外国人,在外国1月1日元旦后便是新一年的开始,而在我们中国,到了农历正月初一才算真正的过年。当然,在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是不同的。

  就拿我们余姚这个鱼米之乡来说吧。农历中的最后一天被称之为“除夕”,在这一天里,全家人要坐在大圆桌前吃一顿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餐桌上都要留下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1983年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是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华丽的舞台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绚丽的红绸在半空飞舞。雅俗共赏的相声让人开怀一笑,惊心动魄的杂技让人叹为惊止,宛转悠扬的歌声让人萦绕耳畔,优美动人的舞蹈让人浮想联翩……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新年的钟声在此刻敲响,十三亿中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窗外的礼花似乎在为新一年的到来而欢呼喝彩。天空,在那一刻不再是一片黑暗的,礼花把它照耀得是如此绚丽多彩。在那一刻我们也又长大了一岁,以更加矫健的步伐迈向我们的黎明……

  辞旧迎新,当太阳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要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散发出他无穷无尽的'光芒时,勤劳的人们已经在自家的门前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当然这贴春联和贴“福”字也有很多的讲究:由于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而“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就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当然也是少不了的。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们到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而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传说中,中国古时候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在吴曼云《压岁钱》这首诗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放爆竹也是中国的民间习俗之一,爆竹亦称“鞭炮”、“炮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的爆竹是人们焚烧竹子而发出的巨响,用来吓走“年”。而现在,放爆竹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尤其是孩子们)欢度春节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可是却大大影响了自然环境,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火灾,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少燃放烟花爆竹,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很多描写春节的古诗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还有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我们的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声声三羊开泰羊群来鞭炮阵阵万马齐喑马儿过。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面对着两个方面的讨钱重压。不过按惯例,讨帐、讨债只讨到除夕为止,新年里是不能讨的,否责自讨“晦气”,于已不吉利。因此对躲帐、躲债者来说,除夕是最后一关,如逃过此关,明年又当别论。于是他们一直与讨帐、讨债者周旋,千方百计度过这除夕之关:“百孔千疮债主来,毫无打算又难回。我今只好登台避,躲过今晓就甩开。”

  不过除了上述那样的贫困者之外,从总体来说,新年来临,大家不免都异常的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在经过前述的种种准备以后,天天盼望的除夕终于来到眼前,新年的庆祝也就进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即使是远出在外者,也要尽量在此前归家与家人一起过年。大家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边吃边喝,说说笑笑,这顿饭时间延续较长。这是一年辛苦到头的尽享天伦之乐,故名曰“合家欢”。

  此夜紧接新年,所以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也是边说边笑,边吃杂食。大家不会觉此夜夜深更长。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放爆炸迎新,邻里相见互道新禧。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还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又必请吃酒饭。其时长辈凡见幼辈皆要送压岁钱,这对经济拮据者来说,不免是不小的负担。不过此类拜年之风,至清末上海已见简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进门内,仅投一名刺,权作已来贺年,这样便可省却应酬和开销:“换得桃符样色新,衣袍短套到门前。何人最怕腰频折,投刺匆忙当贺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动各表贺年外,其余时间就是以各种各样的行游、娱乐活动来“欢度”了。有外出游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庙以及相连的西园(即豫园):“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不过自近代租界辟设后,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魅力无限,也成了新年的一个游乐好去处,特别是对住在洋场外面的人:“城中人爱洋场去,城外人争入庙园。同时一般看乐意,大家相喻在无言”;又有出外看戏、听书、喝茶的。开埠后上海洋场内外淫风很盛,还有一些人便借此期作艳游,于是忙坏了各处的烟花场:“新年气象镜新磨,掷得金钱疾似梭。楚馆秦楼千百所,果盘开处笑声多”;当然,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内之乐自可寻得,如邀亲招友大筑“方城”,击鼓弹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鲜衣乐岁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闭户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声即鼓声。”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早在街巷 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终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满,正好合团团圆圆之意,是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是日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日落后万灯齐放,连片连城,红光耀天。灯彩造型五花八门,有各色花灯,各种植物灯、动物灯、人物灯、故事灯等,沪地最常见的有兔子灯、元宝灯、走马灯,最大、最精彩者为“龙灯”:龙身有首有尾,鳞片闪烁,共长9节,下承以长柄,由舞龙者操持。又由专人持大珠般的“滚灯”,与龙身周旋、追逐,甚至打斗,它们共舞行于沪城的大街小巷中。

  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是处亭台楼阁遍饰灯彩,内外通明。园中大假山高岩处,还燃放花筒烟火,最为吸引人。来此的观众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这灯节除看灯外,领略的还是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便是那种独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闹猛一直要延至夜深,待灯阑兴尽,众人始慢慢步回家。一种说法,这天正好还是灶神归来之日,那么回家正好将这位灶老爷接住。

  在即将到来的黎明晨曦中,这一年的春节之庆到此落下帷幕。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家庭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风俗。在我家,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

  大年初二,我们本应该去外婆家拜年。可是这一天,姑姑们会带着表哥表姐们来我家做客。这让我很纠结:去外婆家能和舅舅家的两个表姐聊东聊西,而在家里姑姑家的表哥表姐能带我玩。以往总是初二一大早就去外婆家,陪老人聊天、吃饭。下午两点多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陪姑姑,就剩下外婆一人独自在家。

  可近些年变了,在大年三十,大舅,二舅和我们一家人都齐聚在大舅家里欢聚一堂。那天早上我和姐姐们一同跟随大舅去给已经“住”在山上的.外公上坟。

  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两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弟弟才三岁多,还是一个可爱的小不点儿。正准备出门上坟前,弟弟却拉住我的手可怜巴巴地说:“姐姐你带上我吧!好不好?”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你那么难缠,又是个爱哭“鬼”我才不带你呢!于是就对他说:“你在家多好啊!我又不和你抢电视啦!你还不赶紧去看,还想去那荒草丛生的地方?就凭你这身高,你这小短腿还沒那荊棘高呢!”小弟一听到不带他,就急了,又是哭又是跺脚,拉着我的那只小手越拽越紧,就是不松开这时,两个姐姐出来了,看到他闹腾的样子,就说:“没事儿,带上他吧!”顿时我的脸上写了一百个不愿意。

  到了山上,还真被我说中了,那杂草长得比人都高。大舅在前方“披荆斩棘”,我们四个紧随其后。由于弟弟较矮,他那胖胖的小手总能和荆棘来个亲密的接触,划出了不少的道道。

  一到家,便向妈妈诉苦,大家都不禁笑弟弟是自讨苦吃。

  特殊的一天,不一样的习俗,形成了我家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新春佳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新春佳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春佳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新春佳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作文06-14

春节的习俗作文02-04

春节习俗的作文02-05

春节习俗的作文05-20

春节的习俗作文07-03

春节习俗作文06-14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6-10

【集合】春节习俗作文12-22

【实用】春节的习俗作文10-19

[精]春节习俗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