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时间:2023-04-29 17:52: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的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万》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普尼克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义。

  该书中文初版的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领导人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日最终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我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我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我能够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一样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我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负。从那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能够用于治国,孝能够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应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以往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答复。可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能够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可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异常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本事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提高或者绝对保守,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只好在那里作杯具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一样的主角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一样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最近认真把《万历十五年》一遍,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好读,又能启发思考。

  打开这本书,没有枯燥的图表,没有复杂的历史陈述,而是把万历、张居正、海瑞、戚继光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讲得像普通人一样生动、丰富,触摸得到。这些人里,张居正可能是最让人“心疼”的那个。他能力出众、志向远大,努力纠正国家制度的种种问题,在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穷其一生,却根本无法逆转这个国家衰落的趋势。在时代的浪潮下,人总是无奈而被动的。万历十五年,没有大事发生的一年,却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里,难以明言的种种奥秘!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

  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儒与法”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这本书阅毕,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喜欢他描述时理性、同时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万千读者中普通的一员。王朔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中开篇就提到“说来惭愧,《万历十五年》这本写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陆发行并引起强烈反响的书,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观。”而我是20xx年时得闻其名,真正与其结缘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届时《万历十五年》已经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笔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是好评如潮。面对如此多名家的书评,我真正感觉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了,好在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万历黄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当时太仓的积粮可支用10年,国库钱财多达400余万。20岁亲政以后,万历皇帝也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曾经组织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风宪重地空署数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万历皇帝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出确切的答复。但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可以作为一条界线。这一年表面上并无重大的动荡,但是对本朝的历史却有它特别重要之处。”

  《万历十五年》分七个章节,叙及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身败兼名裂。这种情形实不是某个人性情能力导致的成败得失,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了其的牺牲品。《万历十五年》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采取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以人物为中心,选取不同的角色来代表当时社会的不同阶级,浓缩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也浓缩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这种描述方式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变得大众化,让原本枯燥、单一、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读懂的文章,每一个人都为之吸引的故事。六个主要人物,七个章节,看似个各各独立却有一条主线一脉相承。而作者对明代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分析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在每个章节中缓缓展开、娓娓道来,潜移默化中打动着读者。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

  《万历十五年》经过六个人物的不一样视角,以讲故事的方式,给读者描述了一个“平平淡淡”的年份。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是年仅23岁的万历皇帝执政的第15年,是元辅张居正去世的第5年,是首辅申时行上任“调剂折衷”的第4年,是海瑞和戚继光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当年,是李贽削发为僧的前1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吞并各部始定国政、女真部族崛起,西班牙无敌舰队准备开征英国。

  这些事情看似毫无关系,但抛开历史的线性发展,切开历史的横截面进行比较,这些事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作者看来,这“平平淡淡”的一年恰是历史的.重点。

  本书用作者自我的话来说,能够算是“大失败的总记录”,万历皇帝、元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这六个人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书中侧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并非个人原因能够解释,而是“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种以传统道德治理国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导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喜欢把自我代入到每一个主角中,抛开作为之后人的客观和理性,仅仅从“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做”这个角度来思考,结果十分惊人,大多数情景下“我”都无法做出第二种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深陷其中无法抽身。举个例子,万历皇帝最出名的事情莫过于“三十年不上朝”,身为一个皇帝,这的确很失职,但当你了解到年轻时的万历也有过一腔热血,想要励精图治、治理国家,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的权力被官宦集团用道德礼仪完全约束,批奏折本只需要画红圈走个流程,甚至连选妃、立太子都不能自我做主,皇帝只是“制度所需要的产物、帝国庞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这个时候就能够知晓万历皇帝消极怠政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认为万历皇帝一无是处。

  读历史类书籍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从历史中能够学到什么。在一个道德大于法制的社会里,人人重礼仪而轻实际,社会氛围虚伪矫饰,政治生态上下愚弄,人情之间黑色交易,规则与潜规则抵牾较量,而历史的惰性和惯性又让这些“癌症”延续至今。

  身为一名国企员工,以个人愚见,国企归根到底仍旧是企业,当以效益为先,但我们的确有极小部分同志已然忘记了这一点,组小型团体,玩政治游戏,搞形式主义,路越走越歪。没有哪份工作是铁饭碗,公务员都已经试行合同聘任制,国企员工又岂能混日子玩心思,当你没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时候,面临的结果也只会是被淘汰出局。

  努力工作,提升企业效益,企业效益高,反过来也会体此刻员工的福利待遇上,很多人把这件事搞反了,认为企业没有给到相应的福利待遇,就不认真对待工作。但需要明白的是,公司是一个平台,个人需要平台来体现价值,平台离开某一个人并不会有太多影响,请时刻认清自我的定位。

  身为国企员工,应当坚定意识,端正态度,加强思想工作建设;身为国企员工,应当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分内之事;身为国企员工,应当志存高远,不断学习,适应企业发展脚步。工作,不仅仅是为企业工作,更是为自我工作,此刻走的每一步都会在个人履历上刻下浓厚一笔,期望多年以后,你回头看自我的履历,充满自信,不存遗憾。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7

  公元1587年,我国明代朝廷上发生了许多末节小事,殊不知,此后的王朝覆灭竟因此而起,可以说兴衰取一步。黄仁宇先生以一种有别于其他史学文献的写法,从中折射中国16世纪的社会全貌。

  黄仁宇先生将历史编排成一部纪录片,把当时的一位皇帝五位大臣的群像刻画,从各种细节中,究出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为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皇帝自然是万历皇帝,五位大臣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前云南姚安知府李贽。他们或是失败,或是名裂,没有一个能功德圆满,他们体现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症结。

  自古以来,许多人的梦想便是回到古代,当一个皇帝,做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拥有着无边无际的权力,享尽荣华富贵。但我们可以从万历身上看到事实并非如此,如若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不仅要勤于朝政,更有无尽的束缚与管制。

  许多皇帝年轻时都满腔热血,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在史书上名垂,万历也不例外,至少在他年幼时代,他是希望成为一代明君的,可越到年纪大了,就越感到无力,意识到手中的权力并不是万能的,还会带来无数的烦恼。

  明朝的皇帝自由就会受到严格的教育,万历皇帝的老师就有五个讲经史的,两个讲书法的,和一个助教。从万历身上我们知道了,无论如何,只要一个人处在社会中,就会有各种束缚面对,这只束缚我们只能去接受,若想不束缚,只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才做得到。

  再看看余下的五个大臣,也无一例外的被社会所束缚。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对待皇帝也十分严格,不仅仅因为他位高权重,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定中的规矩,在他教导万历皇帝这十年,国家是富极一时的。

  不幸的是,这位做事雷厉风行、教导有方的首辅,因为胃病仅享年57岁,更加可惜的是因为张居正的手段强硬,曾在其手下利益遭损的官员,便开始弹劾这位前首辅,在一柱柱石锤之下,还沉浸在巨大悲痛下的'万历皇帝,想不信也难,最终还抄了张居正的家。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也作为万历从小的老师,相信这孩子应该会有所作为,做出一番事业。但与此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文官集团的重要性,一项政策是否能顺利实施,极大的取决于是否影响到庞大文官集团的利益。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申时行便充当起了和事佬。

  然而,这和事佬也并不是这么好当的,由于立场不定,也并没有什么功绩,文官集团开始批评他是一个卖友误君的小人。最终申时行也只落得辞职回乡的下场。

  这个国家的主要矛盾,便是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斗争。文官集团的利益纠纷,而在另外三人:海瑞,戚继光,李贽身上则恰恰反应了这些毛病。海瑞,一个清正廉洁,事事奉公,是当之无愧的良臣。但即使这样,试图以一己之力证明法律价值的海瑞,最终还是触到了文官集团的利益,百官对他无可奈何,但也处处施压,海瑞心想太平,却只能郁郁而终。

  戚继光,可谓一代明将,他压制了海外倭寇,但他却动摇了明朝文压武之局,也难逃被罢免后病死家乡的命运。李贽,这最后一位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意识到某些道德的危害,但又与传统难以割舍,只能目送王朝的灭亡。

  社会的束缚,我们犹如在夹缝中生存,但做一个明眼人,更为重要。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

  彼时的四十八年,恐怕会熬老几代人。然而四十八年的孤独,或许会熬空一个人,大明有这样一位皇帝,便是这样一个孤独患者。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长眠定陵,安详而孤独地结束了他马拉松式的四十八年统治。

  昏黄的背景之中,万历皇帝着朝服端居高座。脸型微胖而方,眉宇挺拔,显得慈善稳重,目微下视显得慵懒颓废,似乎正映衬了他执政后期的生活状态,但是每每当我仔细端详时,总被那深邃得不可测的目光所深深吸引——这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一幅明末宫廷百态的历史轴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当一位位如低贱的戏子一样的历史人物浮出历史长河时,便可以被台下的人任意涂鸦,肆意戏谑了。东施的小眼睛或许被涂抹得别有风韵,西施嘴角的微痣可能被放大得不堪入目。看客们早已忘却原本的角儿的真面目,只会人云亦云,他们拍手嘲讽那个以荒诞不经著称的演员——万历。然而,万历似乎是一个不太会生气的皇帝,因为它被气惯了。

  我们的故事从一位郁郁不得志的S官员开始,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招火箭式的升官之路,做法便是用死谏强迫皇帝接收其未必高明的建议,从而给其他人种错觉——S忠君爱国。而真实的S,却是在极其阴损地谋取名利。因为如果S因为直谏被处死,便会留名青史,这是古代文人最高的荣誉了,同时皇帝便会被认定成一个昏君,这是所有帝王所忌讳的;可皇帝如果采纳了S的建议,造成的'后期效应亦只有皇帝一人买单。总之,这是一项稳赚的生意,重点是不违读书人所谓的“道义”,何乐而不为?于是,大小官员争先恐后地“触龙须”找死,犹如那恐怖的伪道德的洪水,万历被包围了!

  所有的大小官员都长着一张阴阳脸,万历是被他们包围的,那种悲凉到战栗的恐惧感,恐怕甚于四面楚歌的项王。此时,我突然看到了刺杀英国皇帝的那张可怕之极的V字形脸!不知原因,只想到那诡异微笑背后的难以名状的悲伤——犹如万历皇帝朝服像中那深邃的目光。又突然,风云色变,时光穿梭,一个叫苏格拉底的老头置身于由一群暴民组成的陪审团,群情鼎沸,他的眼神凄惨深邃冷眼旁观着这可怕的“大多数人的暴政”,可以颠倒乾坤,恍如世界末日的审判;惊恐中思绪又回归故国故土,碰见已故人屈原,他心灰意散地挪步于汨罗江畔,高歌“着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时,香草美人的沉吟,那深邃的目光又会不会是这位义士对于炎凉世态的最后一瞥呢?

  曾有过这样的臆想,或许来自于悬疑电影的影响,觉得有一天我所熟识的所有人,都把我当作一个陌生人看待,我的意志在死寂中崩溃,崩溃,崩溃,即使臆想结束还心有余悸。而万历的生活并非臆想,而是面对天下的精英的日日攻心。面对孤立无援的处境,万历恐怕也只有选择退避了,而这一退就是三十年。因为他太善良了,善良得让所有人都以为软弱可欺,甚至遭受官员侮辱,作为天子至尊也只给了那个S官员廷杖和降级;因为他太无奈了,无奈的是无力改变文官制度千百年来造成文官的畸形而矛盾的性格——被歪曲的“杀身成仁”,俸禄的低下造成深重的结党营私的“非礼”行为,但依然以儒家传统道义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从中给予恶行以通用的合理性;因为他太有智慧,深知只有退避方可保留他外强中干的皇帝的权威,深知皇权纵然高贵,却是必须建立在以承认文官道德及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可那明明丑恶!因为他太“民主”,太尊重那些不该尊重的人,视那些人为“爱卿”而非“奴才”。

  他即使是三十年未上朝,依然亲自主持了“三大征”,平定了杨应龙之乱、平宁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

  很早就听说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荐,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毕竟是历史方面的书,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间偶然机会借到这本书,用了1周多的闲散时间阅读完。

  本书是美籍华人黄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经出版了英文版本,本书不单单是一本历史书,书中通过历史文献的研究从财政、人事、军事、政治、哲学、阶级等多个解读来解读明朝历史上“无关紧要”的一年。

  在书中黄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历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历史观来研究历史(大历史观提倡“将历史的基点退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在这本书中就是通过研究万历年间6个主要人物作为横截面来研究整个明朝,甚至整个封建社会。

  阅读时感受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封建制度越来越登峰造极,皇帝越来越沦为一个符号或者“牌位”。这和之前上学时学历史和平时看书看到的结论不同,之前的观点是明清两朝中央集权达到顶点,明朝废除了丞相,清朝设立了军机处,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和行政秘书,皇帝的权威得到了无上加强。

  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确是皇权在封建社会后期更多作为一个象征出现,真正起到统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团,这些文官集团用儒家经典对皇帝的任何行为举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规定,皇帝在公开场合翘个二郎腿也会受到文官集团的劝谏。文官集团不要求皇帝有多么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锐意进取,只需要作为一个表征在那里就可以。

  2、认识到了更丰满的历史人物。中学时的历史教科书在描写或评判历史人物时往往一笔带过,如果我们只通过历史教科书来了解历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窥豹了。中学以后通过网络、图书也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但这些了解都很片面,缺乏专业性。

  在书中的6个人物中,比较感兴趣的是张居正,戚继光,这两个人物耳熟能详,在看本书之前也在别的地方听说过两位的'大名,但是还比较浅显,印象中他们都是为当时朝代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尤其是戚继光抗倭胜利还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里面,理所当然认为戚继光是大英雄,大豪杰。

  看了本书之后才对两位名人有了更丰满的认识,他们不仅有光辉伟岸的一面,也有在当时环境和自身条件约束下“阴”的一面。张居正作为万历朝的首辅,

  万历皇帝的老师,深得皇帝信任,大权在握,为改革财政制度,支持军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生活奢华、任人唯亲、不择手段等为当世文官集团所不齿的劣迹。

  戚继光作为明朝中后期最为重要的军事将领,创立新军,创新军事技术、整肃军纪,清剿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时他的专横跋扈,对首辅张居正的密切接触也广受诟病。但是戚继光仍然作为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书中对戚继光的描写有一句话很中肯,“戚继光的才能不是说彻底变革当时社会制度,而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下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阅读时发现另外一点,书中几乎所有的数字、对话和任务关系都有相应的文献支持,书后长长的参考文献列表足以证明著作的专业性。

  当然了,由于自己没有受过专业的历史学训练,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对本书提出更专业的解读。书中一些说法和结论还需要多次阅读、思考和推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

  《万历十五年》是对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选取的人物分别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又可以归结到社会制度的某个问题上去,让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与内在之间的必然性。

  从“表”上看,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专制,而皇帝决策常常有误。并且在与群臣的较量中,群臣占优,皇帝便报复性地消极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权正在被变相地攻击而受限。前朝的集权化导致了万历年的皇帝即便不谋其政也不让大臣出头,结果拖累了社会发展。

  第二,官僚政治严重。书中有一句话说“官只担心民众吃不饱,不担心民众吃不好。”官们更关心的是“合法与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国家层面,缺乏法律规定,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张居正。《明朝那些事儿》这样评价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赶跑了,你说谁最奸。”他对皇帝来说是父亲一样的存在,而张居正本身是官僚阶层的顶点,是剥削阶层的主力。尽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国家,重视民生,但他所在的阵营却因他的力量壮大甚至与他本人、与皇帝对抗。

  第三,是岗位待遇问题严重。明代官俸之低众所周知,而正是这一问题导致监察部门对腐败视而不见,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生产力长期低下,转而又威胁到岗位待遇与税收的规范性。

  第四是部门管理上的不科学。其严重后果从倭寇攻入内地环南京城抢掠后全身而退可见一斑。曾经发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来的流寇恶民如此狂虐,其部门管理确实存在极其严重的漏洞。说到底,还是中央机构、文官集团没有一种有效的制度来管理军事机构,使其能高效运作又不至威胁中央集权。而文官集团在日本人的长刀架到脖子上之前并不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些人更在意的是压制武官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主导社会风气,攫取更多物质利益。因此,若无张居正这样的人力挽狂澜,事情还不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然而这四个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书中被归结到一点上:道德统治社会。以四书五经作为不成文的治国方针,让人的利益、欲望缺乏可见的管制,而使行为与准则渐相背驰,而形成的了“阴”与“阳”。明代是一个充斥着“伪物”的朝代。哲学家李贽也因研究这种现象而名声鹊起,最后却触犯了士绅阶级利益而在当时身败名裂;张居正生前励精图治,死后也被大清算;二辅门生参奏大辅,三辅门人参奏二辅;戚继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战斗而得以留职,他的同僚却因支持技术创新发配边疆,只因技术发展要重新洗牌各个衙门和官职。文官集团曾为这个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却成为了社会毒瘤。这不是什么人性的.悲哀,人为利益来去本无可厚非,说到底还是治国之本出了差错。

  由此观之,要整顿的是执法制度和力度、社会生产制度、军队编制,而最重要的还是限制这些“伪物”,着眼人的生活水平,尽可能利用当时的剥削关系促进技术发展,再促进社会革新,这样以来就可能为我们的明朝续上个几十上百年的寿命了,直到工农社会真正的主人再次为自己代言。

  可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万历十五年一去不复返。我们只有在它的教训之上尽全力把未来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

  学历史,论一个王朝的覆灭,原因无外乎是封建制度的腐朽、皇帝的昏庸无能、不顺应时代的发展、严重的剥削云云,一切都成了格式化的模板,可以被套用并且冷冰冰的对每一个走向末路的王朝指手画脚。直到有幸阅读了《万历十五年》,才深刻的意识到,历史书上一句简单的甚至是不起眼的话,对当时的人来说,却是历经了漫长的,真实鲜活的一段峥嵘岁月。

  万历十五年,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年份,却在许多人看不到的地方涌动着暗流,大明王朝这一封建帝国看似与往常一样的在运行着,却悄然走到了崩离的边缘。构成这个庞大帝国的零件,皇帝、首辅、文臣武将、思想家及至每一个子民都各司其职,维持王朝这一大机器的运转,殊不知这个庞大的机器即将走向末路。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道德、法律、文官治国的政治结构以及政治体系的落后。《四书》《五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成了规束人们道德行为的模板,从无数文人那里不断传扬、延续,甚至成为治理社会的基础,它要求人们"仁义礼智",朱熹之后,理学更是被发扬光大,上至天子下至万民无不按此来约束自己,一个民族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固然是好,可政府怎能仅仅把道德作为行政的准则呢?

  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治理社会的根本,严刑峻法的重要性可参看战国时期的秦国,本是被东方各国视为蛮夷的西方偏远小国,却能在商鞅变法之后并不算漫长的岁月里"奋六世而御宇列",一跃成为最强的国,明王朝没能走的更加长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法律的漠视甚至于一部分人的肆意践踏。

  这部分人则包含于万历时期两万文官这一庞大的官僚集团之中,这一集团分散而又凝聚,冲突而又团结,在这一特殊集团治理之下的中后期王朝,看似歌舞升平繁花似锦,其实不过强行堆砌华丽空有其表。万历时代,皇帝是一尊被人摆放在天神位置的活着的祖宗,他是一种信仰,一种代表这个帝国的高级符号,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被文官集团制约,致使他一旦做出集团的人认为出格的'事,就会招来无数参谏的奏本,有的人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进行"死谏"在这种情况下,万历皇帝逐渐心灰意冷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除非是出席重大的礼仪庆典,否则鲜少露面。

  文官集团不仅制约着皇帝,还制约了政治体系的发展,首辅张居正生前想要推进赋税的变革以适应时势的变化,却因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于死后遭到清算,这场轰轰烈烈历时持久的清算运动之后,改革被迫流产;高级将领想淘汰落后的军队"短板",建立有效的机制以适应边境防御需要的努力,也在文官墨守成规的情况下付之东流。只有戚继光依靠张居正的荫庇组建了战功赫赫的戚家军,()编制了一整套完善且强大的治军方略,但这一成功的个例也在张居正死后的清算运动中逐渐消亡。

  久而久之,大明王朝在积弊已久的情况下脱离轨道也是不难预见的事了。一但偏离轨道却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无论是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以首辅为代表的朝廷臣子、有抱负的爱国将领、标新立异的思想家,还是每一个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普通民众,都无法阻挡一个王朝的谢幕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活法》读后感04-21

《雷雨》读后感04-17

读后感范文04-19

《童年》的读后感04-16

《母爱》读后感02-18

《匆匆》读后感02-18

《家》读后感03-02

呐喊读后感03-08

《史记》读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