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家乡树的作文

时间:2023-04-05 18:52:39 家乡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家乡树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树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家乡树的作文三篇

家乡树的作文 篇1

  我回望天空,在我离开的位置,树枝结痂的伤口,米粒细小的黄桷苞,像婴儿的手指,勾着了天空,我的碧空。

  ——题记

  一

  家乡的黄桷树有自己的性情和志趣:你什么时候栽培它们,它们就什么时候落叶,边落叶边又生出新叶来,生死相连没有距离,微妙得很:金色的落叶还未落尽、还未完全失去生命的水分,你对它们的怜惜也未生起:仰眼就发现了它们初心的欢愉:嫩红、鹅黄、莹绿在了枝条上、在了风花雪月的天空,我家乡的碧空。

  黄桷树是重庆的市树,它生长在村边、路口、街道、山坡、崖上……硕大古朴的林荫可罩好几亩天地,成为过往行人、老人、儿童、村妇、耕作的农人:歇息、纳凉、游戏、吹牛的妙处。它还有本事扎根在崖壁、石缝、墙隙,把身子和脸斜斜的伸向天空,伸向风雨日月的光芒中。

  它们的根很有力量,在黑暗的泥石里可以钻窜好几公里远;所以它们耐寒、耐旱、耐贫,生命力非常强大,能活好几百年。你若到了重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见它们,有好多已经像英雄一样戴上了古树的牌子,骄傲得很。你不要被它们蒙了,其实它们都还年青,挺多算是风华正茂的中年。

  二

  黄桷树落叶和其它乔木不同。比如银杏的落叶:总是不慌不忙、忧忧寂寂地呆在树枝上,等到它们的颜色彻底憔悴了,秋要挥手了、冬快要转来了,才慢吞吞的落,落得伤情、落得冷;点都不干脆。

  黄桷树落叶像重庆崽儿的性格:耿直、火爆、干脆。说落就落、说爱就爱,绝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特别是春天,遇上夜雨更不含糊。你起得早来,睁开眼睛:房屋地上、大街小巷、院坝广场、工厂农村,整个天地都是它们疯狂的金色,像大雪狂飙席卷而来,仿佛天下都是它们的了。胃口大,大得骇人;贪,贪得彻底。

  环卫工人不喜欢它们,它们的嚣张和撒野要害得工人们累弯几天的汗水。但是,我喜欢它们。喜欢它们对根的情意、对土地的情意、对儿女的情意:回到根,成为根的养份;回到土地,成为土地尘泥;回到死亡和腐烂里,成为永生——为它们的儿女腾出生命的天地、腾出生命生长的风雨和日月。

  只要你仰望一眼天空,仰望它们曾经舒展过的树枝,你就明白理解它们了,你就会由衷地赞美它们,它们像母亲一样伟大,它们的飘落是一部诠释母爱胸怀的宏伟诗篇。

  春天雨后的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万丈,婴儿般小指尖嫩红的黄桷苞在天空上睁眼了……

  三

  目睹黄桷树的落叶,你以为是秋天?是孤叶悲哀而凄婉的飘零?不是的,这仅仅是它们用秋天的幻境,用死亡和离别来演绎现实的春天,演绎生命的新生。生与死是如此的紧靠在一起,轮回何须等待,死的时刻即时获取新生。生命的接力变得不可思义的简单和容易了,那些研究和讨论生死观的哲人和思想家们这回是真的可以闲适无事了。这的确令人坦荡和安宁。人生若有与此相似的地方,死亡的时候真是可以举办盛大的欢舞和壮观的鼓乐了。

  林语堂先生说:“我们也许应该有一些以恒河般伟大的音律和雄壮的音波,慢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隔了几行先生又说:“莎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相似,这是我们对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赞颂。他只是活在世界上,观察人生而终于离开了”。与自然相似的人生值得我们赞颂,那么作为自然本身的黄桷树呢?我想我没有违背先生的意图,他会说当然,我们一起赞颂吧:赞颂自然,赞颂自然生存的黄桷树,让我们的`人生与它们相似,与大自然相似。

  人生有许多种选择,但是你永远不要选择丢掉家;人生会遇上很多次失败,但是只要家在,你就不会到达绝境。这些年我一直在外漂泊,为生存为工作;但是我心里装着家,装着家乡的黄桷树。因此我能够将漂泊当成是人生的一次游历,一次生命最完美的收获。在异乡我看见其它树木,特别是目睹它们落叶的时候,我就会赞美家乡的黄桷树,赞美它不会像它们一样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等待春风,等待鸟的栖息、等待游子的梦。它们永远葱笼,即使落叶也不会惹你泪落,让你的梦永远甜蜜幸福。

  黄桷树是一种很好攀爬的树木,它们的树干粗壮、古朴、弯曲,总是给你的手提供攀附的伸援、给你的脚提供蹬踏的凹凸。小时候我喜欢爬到它的臂弯里用一个响午来梦春夏,甚至秋冬也不放过。像风儿、鸟儿在它的枝条上享受叶的抚摸、荫的避护、爱的哺育。嘴馋了寻一朵黄桷苞,要那种嫩红色的叶眼儿还未睁的,一叶叶撕开,撕一叶放一叶在口中咀嚼:酸溜溜、清爽爽,透入心窝;是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要是叶眼儿已经睁开了就不好吃了,会吃一嘴白色的胶汁苦涩极了,把你的胃都要吐出来。你会说这人一定不是家乡的人,或者他没有在我的家乡做过小孩。

  唉,不说了,我也长大了,好久都没有尝黄桷苞的味道了。不过黄桷树永远生长在家乡的土地和天空上,我心中也生长着它。

  四

  看见黄桷树掉叶,重庆人会说一句轻松愉快的话:“黄桷树换叶了!”仿佛是人们的衣服穿脏了、不好看了,换一件清洁漂亮的新衣服。说倒换衣服,重庆的女孩最能换,换得快换得勤,还换得妖艳:惹得男士们心里慌慌的眼睛直直往她们身上看。我有时顽皮起来老是喜欢微笑着追逐她们的眼儿脸儿看:有的眼儿闪开往天上移、有的脸儿勾下往地上躲、也有的胆大笑盈盈的望你;她们愿意让你来欣赏她们的青春、美丽、妖娆;我回头目送着她们婷婷、自信、骄傲、靓丽的倩影,给她们评分时,心里会对她们描绘、装扮、修饰自己美丽的那份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产生由衷的敬意。

  黄桷树换叶不勤,通常就是春秋两次,是因为春秋是植树的季节;栽植它们也有讲究:要选两年或三年生发的健康的枝条,在底部破一道口子塞进一块石头,填一些土又布一些石块,然后才填满土,很很的压实它们,浇上满水,它们就能成活了。黄桷树的根喜欢石头,抱紧石头才能抱紧大地,所以夏天猛烈的暴风雨只能伤了它们的枝丫,你从未看见它们被掀翻或者被连根拔起,既使是悬挂在崖壁、岩缝、墙隙上的,你也从未看见过和听说过它们被掀翻。这都缘于它们对土地、对故土浓烈的眷恋和深沉的挚爱,它们抓得紧大地故土;代表了这片土地上质朴而勤劳的人民的精神和灵魂——巴人的精神、巴人的灵魂。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时代吧,说说巴国的英雄:巴蔓子将军。

  《华阳志·巴志》记载:巴蔓子时期巴国内乱,国君遭受胁迫。蔓子将军曾向楚国国君求援,并许巴国三座城池为酬。内乱平息,楚国使臣来求践约。蔓子委婉慷慨以答:“许诺,为大丈夫之言。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言毕,刎颈自尽……

  使臣无奈,捧蔓子将军头颅归,楚王唏嘘:“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几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礼葬其头颅!巴国举国悲痛,于国都厚葬巴蔓子将军无头之遗体。

  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成为巴渝大地传颂千古的英雄赞歌。是巴民族之魂。

  八万平方公里的巴渝山水大地,3200万巴渝儿女,同这片土地上生长扎根的黄桷树一道传承和发扬着巴国的精神和灵魂,他们一定能够将这片山水大地建设美丽富饶,也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做出自己的成绩和贡献。

  想起在民间文学收集工作中采集到的一条家乡的歇后语:“黄桷树下跳舞,阴倒跩。”好一个阴倒跩:阴倒得意、阴倒出力、阴倒使劲、阴倒做出成绩,这就叫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勤勤肯肯、兢兢业业……

  呵呵!这就是我家乡的黄桷树!

  呵呵!这就是我家乡的人民!

家乡树的作文 篇2

  我们的家乡有很多树,那些树都很高、很绿、很粗。

  春天,那些大树开始发芽长叶,长出来的叶子嫩嫩的,像符号。有豆号,有句号,还有问号。

  夏天,柳树长出长长的辫子,在微风中,柳树的长辫子随风飘动,就像柳树姑娘在微风中舞蹈。这些在树的辫子也很不同,上面的树叶有的是七上八下的,有的`是直直的,还有的是乱七八糟的。而然,柳树也有不同的叶子,有尖的,有圆的,也有分叉的。

  秋天,叶子变黄。树下有河,金黄的叶子掉进河里,往下游的时候,像一群开心的小鱼在嬉戏、玩耍。

  冬天,柳树的叶子全落光。冬天下雪的时候,好像给柳树穿上雪白雪白的衣赏,可漂亮。

  我爱家乡的树。

家乡树的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保德,家乡有很多果树,但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枣树。

  春天来了,梨树、杏树、枣树、桃树都长出了嫩芽,竞相开出美丽的花朵,只有枣树一动不动,好像还没睡醒似的。大概它不愿意炫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那里积蓄力量吧?

  夏天来了,其它果树挂满了果子,枣树才开花了。整棵树上都开满了黄黄的花朵,很小,但很香。小小的花朵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香气,拼命散发出怡人的香气,在树下深深嗅一口,仿佛心都要醉了。

  花儿落了,树上结上了小小的枣儿。秋天来了,枣树上的枣慢慢变红。枣树不像梨树一样把果实高高挂在枝头,而是把一个个枣儿隐藏在树叶下。一颗颗枣儿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娃娃,时不时地露出笑脸,十分可爱。

  冬天到了,枣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很多人都爱吃枣,红枣还有药用价值呢。家乡的红枣远销祖国各地,红枣,给家乡人带来了幸福甜蜜的生活!我爱家乡的枣树!

【家乡树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树作文02-05

【精选】家乡树的作文3篇03-20

精选家乡的树作文五篇02-22

家乡的龙眼树作文02-07

【精品】家乡的树作文3篇04-02

【必备】家乡的树作文三篇03-17

实用的家乡的树作文四篇03-18

【精华】家乡的树作文四篇03-29

【精华】家乡的树作文3篇03-30

【实用】家乡的树作文八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