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家乡风俗作文

时间:2024-06-30 10:00:31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风俗作文[精品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风俗作文[精品15篇]

家乡风俗作文1

  我的家乡在陕西,我从小在西安长大,是个土生土长的陕西娃,所以我也知道许多独特的陕西风俗。

  奶奶给我说过,陕西的'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的农家,要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关中腊月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户豆要蒸好多馍和包子,并准备礼馍。

  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的馅:一种是带给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小锁”,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在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在我的小时候,奶奶就经常给我做这样的花馍,既好吃又好看,我特别喜欢。

  但是这些馍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毕竟奶奶说:“正月十五前不擀面”。每次过年,我都十分盼望奶奶的花馍。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的习俗,但唯独花馍是我的最爱!

家乡风俗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民族众多。也正因地域上的差异,历史的悠久,民族的多样形成了各式各样辉煌灿烂的民族风俗文化。

  我的家乡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有二月初二龙抬头抢花炮、三月三山歌节、五月端午祭药王等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最喜欢、最期盼的节日还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那天就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很热闹。吃些瓜饼,吃点汤圆—元宵。说到元宵大家一定想到的是圆圆的,白白胖胖的。元宵象征着人们对一家人团团圆圆,对生活圆圆满满,美好的期盼。吃饱了,看戏看表演可少不了!小品、相声,舞狮子、舞龙……样样精彩,喝彩声接连不断。

  元宵节可少不了花灯啊!公园、广场、路边……到处可见的'花灯。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大公园赏花灯。到了大公园,人山人海,把出口挤得水泄不通。用灯笼制成的“元宵节花灯展”让人眼前一亮。一个比一个漂亮的花灯映入眼帘,一个比一个有创意的花灯让我大开眼界。我贪婪地盯着这些色彩斑斓的花灯,仿佛哪一个闪了一下都会被我捉到,这些花灯谁也不打扰谁的样子,一个个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样貌。看看这一个“房子”,彩色的屋顶装了一些白色的小灯,房子里亮堂堂的,好像里面的人们在吃大餐,欢乐的交谈声从里面传来,让人感觉美好又温馨。再看另一个花灯,尖尖的小耳朵,机灵的小眼睛,还有几根跳上跳下的胡须,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凑成了一张精致的小老鼠脸。下半身的手抓着一根玉米,圆圆的肚子,细尾巴往下垂,仔细一看,一只狡猾又可爱的小老鼠在盯着你呢!再往后看,许多花灯让你看都看不过来,有鲜艳的红五星灯在闪闪发亮;一架飞机正在天空中飞行着;一只大猫花灯正眼馋地盯着前面的小鱼……美丽、闪亮的花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抢了那月亮的饭碗。但人们和月亮并不怪它,因为它给了我们温暖和喜庆。

  美丽、闪亮的花灯照亮了漆黑的夜晚,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更是照亮了祖国大家庭!

家乡风俗作文3

  我的家乡在友仁,那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是一个人人喜爱的地方。如果你去了,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故乡之美,在于峰峦耸立,如骆驼之背。山峰四季秀美,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茏,秋天金黄,冬天银装素裹,每个季节带来的果实也不尽相同。秋天来临时,鲜红的野草莓会歪歪扭扭地躲在绿草丛中,害羞地向我们大家打招呼,仿佛在喃喃自语:“我最甜,别忘了摘我!”当然,苹果可不是不甘示弱。它鼓着大肚子,红着脸,像害羞的小姑娘,又像挂在树枝上的灯笼,争先恐后地等着我们去品尝!

  故乡之美在田野。春天,嫩芽萌芽,梦想的种子飞扬;夏天,绿叶长出,生机勃勃;秋天,果实累累,果香扑鼻;冬天,白茫茫一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家乡的美景还在菜地里。蔬菜绿油油的,像穿着绿衣服的小婴儿;菜花洁白如雪,像一片片洁白的雪花,像展翅飞翔的蝴蝶,又像一位淑女。小仙女在绿色的摇篮里跳着华尔兹。这些观点真的很震撼!

  故乡之美,犹在河中。河水清澈见底,数不清水中游过的鱼有多少。这条河好长,像一条长长的白玉带,非常漂亮。一阵风吹过,河水泛起层层美丽的涟漪,一圈圈绽开,清澈的河水拍打在岩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犹如摇铃一般。叮咚叮咚……大自然奏出美妙的乐曲,在幽静的山谷中盘旋飘荡。

  我爱你,家乡!你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时时刻刻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也像一首优美的诗篇,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

家乡风俗作文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们全家一起出动。

  来到大街上,这里挂满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花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听爸爸和我说,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落入人间,被人不知情地射死。天帝知道后,要在正月十五这天放火。天帝的女儿不忍心,告诉了人类。人们想出可以放灯火让天帝以为人间被烧光了。于是天帝没有放火,人们保住了生命和财产。这就是元宵节的传说。

  走在这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各种吆喝声,吵闹声。不过最让人喜爱的还是这五彩缤纷的花灯。其中有两个又大又美的花灯。一个是一只小乌龟的形状。瞧!他的全身是如翡翠一般的绿,如宝石般的绿。她背上的壳,是那么样的美。在灯火的照耀下,是那么的美丽动人,是那么的美妙绝伦,漂亮极了!

  还有一个是红桃的形状。他是有许多个小的寿桃组成的。那红红的底面下,是两片翠绿的大叶子。可别说他简单,但看起来,不得不说是真的.美!

  在大街的里边,有许多人在一起猜灯谜,猜对的话,可是有大奖的呢?!大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一种水果,黄黄的,酸酸的,吃完后会吐出珠子的水果。”主持人说。我迅速地举起了,大喊道:“是橘子。”就这样,我赢得了一个大奖。

  天渐渐黑了,但花灯依然亮着,街道上依然人流如潮,人山人海……

家乡风俗作文5

  熏腊肉是贵州的年前风俗。

  俗话说的好,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没有传说就没有习俗。听长辈说,熏腊肉曾有一个传说。过去,湖南西部一带的土家族和苗族被称为蛮夷民,他们是当年和黄帝为争夺天下的蚩尤部落后人,由于战败,先辈长期隐居到湖南西部一带深山。过着以打猎为生的日子,最初,他们只是将没有吃完的野猪肉挂在树干上风干,等到食物短缺时拿来食用。遇到雨天的时候,他们就将肉放在火堆上烤干食用。

  人们发现,经火烟熏烤后的肉,吃起来特别香。以后,他们就长期使用这样的方法处理没吃完的.猎物。

  有一年,舜帝南巡时,来到湖南,吃到了当地居民熏烤干的野猪肉,极为赞尝,多年后一直念念不忘。直命手下再寻惜日吃过的那种野猪肉,其手下将其命名为惜肉。直到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朝廷封长沙定王子刘义为夫夷侯。刘义开始巡游三湘,正值腊月,刘义来到湘西一带,吃了土家人熏烤的惜肉后,兴然作诗。将其改名为腊肉。

  据记载,在张鲁称汉宁王时,兵败南下,途经汉中红庙塘中,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腊肉就成了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湘西人家爱做腊肉,除了腊肉好吃,存放得久外,也许与湘西人住的偏远,每当客人到来,无法上集市购买好菜招待客人有关。有了腊肉,一旦来了客人,可以随时招待客人。因此做腊肉这种习惯,便世代相传下来。

  这道别有风味的佳肴,在后来的生活中,人们为了菜式多元化,依照腌制肉的方法,又制成了腊鱼、腊鸭等腊制品,并且不断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在制作过程中。为使腊味更具特色口味,完全采用木材熏制技术进行烘烤,以达到其味香醇的目的。熏好的腊肉可久藏不坏,一直可以吃到来年立冬,嚼在口里,唇齿留香,满嘴生津。

  听完后,我又向妈妈那儿得知腊肉的做法:将腊肉放入盆中,放入干辣椒、花椒、盐、白酒,抓拌均匀,让调料充分覆盖在五花肉上,盖上锅盖,腌制1个星期,腊肉颜色变深,将腊肉悬挂晾晒1月左右即可食用。腊肉的味道十分鲜美,真的是香味浓郁,油而不腻。

  今年寒假,我就回到贵州去参与到了这种风俗。发现每家每户都熏起了腊肉,远在家乡的子女吃不上腊肉,父母就熏好了再寄给他们,让子女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今年过年我领悟到了新的风俗:年前熏腊肉。

家乡风俗作文6

  铜陵的春节和别的地方基本相同,虽然时间较短,但热闹、有趣,一点儿都不比别的地方差。我们这边有一句话说得好,“初一不出门,初二回娘家,初三上下,七不出八不归。”

  铜陵的.春节从大年三十开始,这一天也叫除夕,在这一天里,我们要贴对联,穿新衣,做年夜饭,祭祖等等。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可开心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老家会舞板龙,整个小区的人都围在广场上。每一节龙身下都会有三四个人举着,时不时地还会有人突然加入,出一份力。人们唱啊、跳啊,节日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龙头上有长长的胡须,拔一根下来绑在小孩子的手腕上,以示平安。龙头前也有一个好大的绣球,绣球往哪儿摆,龙头就往哪儿摆,可好玩啦,我看着眼馋,缠着我妈试了一下,没想到看着轻飘飘的绣球竟然也有些份量,我当时才五岁,我努力地抬起脚,让举龙头的人能看到我,可是一抬脚,重心就不稳了,于是我像不倒翁一样,左摆摆右摆摆,龙也在我的“控制”下,像喝醉酒一样,左摆摆右摆摆,夜晚就在大家的欢笑中,悄然无息地溜走了。

  一眨眼,春节就结束了,“炮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新的气象,让我们一起迎接新的一年吧!

家乡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在广州,一个国际大都市,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不一样的习俗。游花街,就是其中之一。

  游花街,是在年二十八那一天开门迎客的。那一天,就是人们准备年货,年花,工艺品的时候。游花街不仅能买到自己心仪的花草,更重要的是感受过年时热闹的气氛。

  在广州,不仅仅是游花街,就连下油锅也可以感受到热闹的气氛。

  今年过年,我们一家人一起炸了200多朵炸花。所谓炸花就是由鸡蛋,面粉和糖,用水稀释后的浆糊,用像花一样的磨具粘起来,放进油中炸,捞上来后定形,就成了一朵炸花。金黄的炸花,寓意花开富贵。炸花是在传统的油炸食品上创新的,更加传统的油炸食品有煎堆、油角、蛋散等,都是老广的回忆,寓意家肥屋润。不知不觉,过年时开油锅就成了一种习俗。

  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看乞巧。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么多年来,乞巧节里都演绎着古今所有的故事。最令人敬佩的是,居然会有人站在固定的支架上,穿着具有广州文化特色的`服装,扮演着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这种活动被我们广州人称为“飘色”。这种活生生的表演方式令观众更加吸引,也非常考验演员的专业。

  广州的习俗还有很多,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发掘。

家乡风俗作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天气阴凉如雾都,坐在车内,望着堵塞的汽车,大家都是去祭祖的吧?

  提着沉重的“金银元宝”、纸钱、鸡、水果,跟随着来往路人,踏着泥路,穿过草丛,我终于来到了曾祖父的墓前,大家把祭品放在墓边。我弯下腰看向曾祖父的.遗像,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子,现在他却永远的长眠于泥土之中了。风微微拂动纸钱,哗哗作响,好像在演奏一曲悲呛的音乐,我的心情也低落下去。仔细一看,父亲长的倒像曾祖父,这,便是血缘关系吧?这时我不禁又想,我从哪里来?我以后又要去向何处呢?默默的跪在外祖父的墓前,我得到了答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来自父母,父母又来自爷爷奶奶,祖祖辈辈总能追溯到起源。生者寻根,叶落归根,人死后又回到了起源之地,这便是生命,少顷,我站起身,随着长辈们一起恭敬地向曾祖父鞠三躬,1-2-3,我在心中默念着,不由产生出敬畏之心来,多么伟大的生命啊。不知何时,奶奶烧起纸钱来。“保佑孩子们学业有成,大人们身体健康,”奶奶嘀咕着,眼眶渐渐泛红,“您在天之灵,平平安安。”我被这气氛打动,鼻子渐渐也有些酸了:希望曾祖父您在天堂能过得好好的。我捧着一束花,轻轻地放在了他的墓边。

  看着家人们默哀着,我恍悟:难怪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清明,有祭拜的传统,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清明,象征着,清白、明白!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我认知了清明,懂得了感恩,更懂得了孝悌……

家乡风俗作文9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今天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年货必备——炸货

  虽然年三十在传统意义上才算真正的过年,但我们这在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忙活了。家家都会抽出一天空,专门用来炸各种东西。有炸鱼、炸肉、炸香肠、炸蘑菇、炸藕盒……数不胜数。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浸在了香味中。

  其实炸东西也是有寓意的:炸鱼代表着“年年有余”;炸鸡代表着“吉祥如意”;炸丸子则代表着“团团圆圆”,这些都代表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期盼。

  除夕大餐——幸运饺子

  除夕晚上,家里人吃过隔夜饭后就会一边看晚会一边包饺子。包好了饺子也不急着下锅,必须要等到十一点多才开始烧水、下水饺,伴随着央视晚会十二点的倒计时正好开吃。

  在我们家,还会在饺子中包上硬币,这样的'饺子大家称为幸运饺子。据说吃到的这种饺子的人来年会心想事成,发大财。奶奶告诉我,因为包着硬币的饺子比别的饺子重,所以会沉底,还可能“挣破”,所以在她下饺子的时候,我专门守着那些有点破又很大的饺子,把它们都捞到了我的盘子中。可纵使我千算万算,除夕夜还是没有吃到幸运饺子。看来这事还是不能强求,得看运气呀。看着我失落的样子,奶奶和妈妈安慰我:“不急,不急,这是好运在后头呢!”

  其实我早就听爷爷奶奶讲过,过去生活条件差,人们吃不上穿不上,所谓的幸运饺子只不过是人们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罢了。现在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幸运饺子就是图个乐呵而已。有很多人家觉得硬币不安全,换上了大红枣,甚至有的人家嫌弃硬币不卫生,已经不再包这种幸运饺子了。毕竟,幸福还是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

  重要活动——拜年

  大年初一这天,是人们最清闲的一天。店铺关门,工厂停工,男女老少只做同样的几件事情——串门、拜年、吃吃喝喝聊聊天。小辈们会早起穿上新衣挨家挨户去给长辈们拜年,通过拜年的方式辞旧迎新,表达着对长辈的尊敬之心。长辈通常会给小辈们“压岁钱”,让小辈们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下,认为可以辟邪驱鬼,保护平安。通过拜年,大家互相表达美好的祝愿。忙碌了一年的相见格外珍惜,家人、朋友、邻居又增进了感情。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

家乡风俗作文10

  一提到习俗,就不得不谈到春节了。

  “贴门神”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一件事。两位门神眼睛睁得硕大。威武地站在家门口的红木门上,看见他们心里别提有多安心了。说起这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相传,远古时期,天帝派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防止妄想偷吃贡品的龙王混进天庭。可天神和我们一样需要休息,便在大门上贴了自己的画像,果然吓跑龙王。从此,人们一般怀着担心,一半怀着喜悦,开始贴起了门神。

  众所周知,中国有偏北的地方,也有偏南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为什么要吃饺子呢?因为饺子的读音谐言“交子”,表达的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一年吉祥富裕的渴望。而身为南方人的我,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家人平平安安,圆圆满满。人们通常习惯把一种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混在一起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寓着在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在一起放鞭炮,是一项特别喜庆的活动。我最喜欢邀上三两个好朋友,带上“大蜘蛛、小金鱼、冲天炮、望花筒、降落伞”各式各样的鞭炮,找一个没人的空地尽情嗨。爷爷告诉我们:放鞭炮是有传说的!从前有个叫“年”的怪兽,经常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把少量火药装入竹筒中,点燃后扔到“年”的脚边,竹筒爆炸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从此便有了这一习俗。我点点头,欢喜地点燃了引线送它们升空,让炮响吓跑年兽。

  春节不仅要放鞭炮,还要守岁呢。为了辞旧迎新,常常到半夜还开着灯,人人都没有困意。这几个小时会无趣吗?不、不、不。如今,我们常会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上一盘饺子,再吃上一碗汤圆,相互发一个红包,照张像……乐趣多多。

  贴春联、压岁钱、福字贴……家乡还有很多习俗,这些习俗皆以除旧迎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目的,让人又快活又幸福!

家乡风俗作文1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一样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能够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细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我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家乡风俗作文12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大不相同,过春节也各有讲究。我的家乡温州,在春节时到处都会充满喜庆,每年除夕,都会让我心跳加快,激动万分。

  温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节里出现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蕴含在内。

  我的家乡也都会把春节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会叫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饭,当然就要买菜,一般都是大鱼大肉和年糕。而“掸新”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具体来说就是“大扫除”。

  太阳又沉了一点儿,妈妈把砧板拿出来,开始做年夜饭了。她从袋子里拿出了大块大块的腊肉开始切,只见手起刀落,腊肉就在均匀而有规律的切菜刀声中被削成了片状。往锅中倒油,再把腊肉全部放进去,还和白汉玉似的,长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让水分紧在里面,散发着腊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腻,是年夜饭中温州人最爱吃的,也代表着“年年高”。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饭就做好了,中间摆上主菜,外边摆上装着特色小吃的高脚碗,这,就是“盘头”。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吃过晚饭,天也早已黑了,我们在离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烟花,我总是用一根小木棍,远远地伸长了手去碰引线,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们没有守岁的习惯,所以除夕就到此为止了。家乡的除夕就是这样,喜庆隆重热闹。

家乡风俗作文13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

家乡风俗作文14

  新年是国内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每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进步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四需要扫房屋,其用意就是把所有穷运晦气都扫出家门,每逢新年到来,家家户户都要把家给打扫干净,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新年拜年时,长辈是先要把压岁钱给晚辈筹备好,据了解压岁钱可以躲过所有恶运,小孩拿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用彩绳穿编成龙形状,置于床方角,另一种是最容易见到的,用红纸包裹起来,分给小孩们,压岁钱可以给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还有在除夕夜那天,大人趁小孩睡着时,偷偷的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民间觉得分压岁钱给小孩,当妖魔鬼怪和年兽伤害到小孩时,小孩们可以用这部分钱化凶为吉。说到压岁钱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除去压岁钱,还有贴春联的风俗。春联也叫对联,还有一种俗称叫“对子”,它以简单工整对偶精巧的文字,大家用最吉祥、最美的词汇祝愿新的一年有个美好的生活。每逢新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都要张贴对联,有红纸黑字,还有红纸金字的,还论是哪天哪一种都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息。为了渲染节日的氛围大家还有亲手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也非常漂亮。窗花也是剪纸的一种,也是国内非文化遗产之一。

  除夕的夜幕日渐地即将来临了,夜空被烟花所笼罩。烟花在空中频频炸响,呈现出千姿百媚景观,大地好似白昼。鞭炮声也是络绎不绝,你方燃罢,我方亮相。整个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烟花鞭炮成了除夕夜的主旋律。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子夜钟声敲响了,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团圆的饺子,话着祝福的话语。此时,鞭炮声渐响渐止,下面是一声声“春节好!”、“新年快乐!”问候在家乡的上空荡漾,在神州大地传递。

家乡风俗作文15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在我的家乡里有许多不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重大的莫过于春节了。

  每个人家乡的春节习俗都各有不同的特点,而我的家乡的春节也是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

  过节了,姥姥家就非常热闹,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门外传来邻居家一阵阵的鞭炮声,那鞭炮在天空中炸出各样的形状,空中一会儿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海棠”,不一会儿又出现几朵光彩夺目的“玫瑰”……让人目不暇接。吃完饭的小孩子们总跑到门外仰望高空,讨论着哪个烟花更好看!有些调皮的孩子聚到一起,拿出一支支的小鞭炮,用一个盖子盖住,点火后迅速退到一边,一两秒后便听见几声炮声连同盖子一同炸飞,真刺激。

  当然光有鞭炮一定不够,孩子们最想要的可是大人手中拿的那一张张装着钱的红包,小孩们凑到长辈跟前,喊一大声:“姥姥、姥爷。”他们便拿出不同样式的红包,望着手中那红彤彤的纸,能激动好一阵子,而且小孩总在收到红包后开心地询问对方今年收到多少红包,好像在互相传递着喜悦。

  吃过晚饭后,我们聚在阳台上仰头望天空,可以看见星星与炮花一同绽开,零零散散的鞭炮纸从天空撒落,好似是月亮和星星的祝福。第二天一大早,门前便贴了春联与年画,春联上大多寄托着大人和小孩的期望,也有许多长辈贴上希望家庭团圆快乐健康的春联,而姥姥就希望家庭幸福美满,所以贴的是: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四季沐歌,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五福临门,横批:合家欢乐。

  腊八、除夕、初一,春节也快接近尾声,可人们的心却依然停留在除夕,那香甜可口的饺子,有素有肉,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带着对新一年的期望吞入肚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去旧年,迎来新年,这让我对自己家乡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家乡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的作文02-23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8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08

家乡风俗作文06-29

家乡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02-25

陕西家乡的风俗作文05-09

家乡的风俗作文(必备)05-12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选)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