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
家乡的风俗有很多,二月二龙抬头,正月十五送灯,除夕夜吃年夜饭,包饺子……我最喜欢的是在除夕夜那天包饺子吃饺子。
我对包饺子十分感兴趣,因为可以吃到我心心念念的素三鲜饺子。
还记得今年除夕那晚上,我9点就嚷嚷着快开始包饺子,因为我已经等不及了,为了多吃几个饺子,特意没吃午饭。终于开始包饺子了,拿出已经准备好的馅儿,和面,把饺子皮儿擀好,包上饺馅儿,下锅一煮,饺子就煮好了。饺子还有一个寓意,也是饺子的谐音――交子,寓意是辞旧迎新,旧的一年送走,新的一年迎来,旧和新交替的意思,子代表的'是在子时这个时间。这就是“交子”的寓意,很有趣儿吧。
煮好了饺子,吃饺子,我迫不及待地上桌吃,在吃掉了十几个后,在吃第20个饺子时,饺子里竟然有一枚硬币,还把我的牙咯掉了一颗。其实这也是除夕夜吃饺子的一种习俗,在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谁吃到了,谁新的一年财运滚滚,发大财,同时也寓意平安。
这就是吃饺子的习俗。怎么样,很新奇吧,一提到家乡的风俗,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包饺子吃饺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提起这首诗时,大家都不难想起春节吧。
在春节里我最有喜欢包饺子了,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边,爸爸负责擀皮,妈妈负责和馅儿,而我呢负责包,其实包饺子很简单,首先拿起一张擀得薄薄的饺子皮,把饺子馅儿放到饺子皮的中间,再把饺子皮的两端捏在一起捏紧,这样一个胖墩墩的`饺子就诞生了。
这时妈妈叫我去洗几个硬币,我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要洗硬币?难不成要包硬币在饺子里”?妈妈回道:“你猜对了,就是要把饺子包进饺子里”第一个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好运且发大财。我边听边想,我一定要当那个第一个吃到硬币的人,我跑到存钱罐边,摇出几枚硬币反复洗了几遍,又跑到妈妈身边让妈妈把硬币包了进去。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小胖墩儿被包好,它们也该下水了,胖墩墩们站好了队,一个一个地跳下了水。过了了8分钟,再来看它们,它们已经熟了,已经从一开始只能在水下沉着,变为能探出半个身子了,这时再把它们捞起,就可以吃了。
大家围坐在桌边,不紧不慢的吃着,唯有我狼吞虎咽,我铁了心地要吃到硬币,我嚼着嚼着嚼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哇,是硬币,我开心极了。
饺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过春节过的就是团圆,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饺子,以示来年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小小饺子,包着乾坤,包着人们对来年的祝福与希望。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3
“穿新衣,戴新帽,全家老少乐淘淘……”大年三十的晚上,伴随着电视上欢快的歌声,窗外传来的阵阵爆竹声,我们一家人围坐一团包饺子。
“妈妈,今天为什么天要包饺子呢?”弟弟歪着脑袋好奇地问。“包饺子是我们过年的传统习俗,饺子谐音‘交子’,寓意交于子时,过了今晚就是新的一年,所以要吃饺子。”妈妈边包饺子边耐心地给弟弟解释。“噢……”弟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而我此时的全部心思都被包饺子占据着,一大早我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包饺子。我先小心翼翼地捏起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然后挖了一大勺馅儿放在饺子皮上。接下来该捏饺子皮了,谁知那一大坨肉馅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让我手忙脚乱:当我把左边的皮捏好,馅儿就从右边钻了出来;等我捏好右边的皮,馅儿又从左边逃了出来。天哪,我真是太难了!奶奶发现了我的窘境,笑着说:“肉馅少放点不就行了吗?”啊,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就这样,去掉了一些肉馅儿后,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饺子大功告成!我满心欢喜地把饺子放在案板上,可是和奶奶的饺子一对比,我又蔫了。瞧瞧,奶奶的饺子白白胖胖、鼓鼓绷绷,像一个个刚打完胜仗威风凛凛、精神抖擞的大将军,可我的饺子扁扁塌塌、歪歪扭扭,像一个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正在举手投降的士兵。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那!
我转头又看看弟弟,哈哈哈,我心里平衡了,弟弟的饺子更叫惨不忍睹,那还有饺子的形状吗?简直就是一个奇形怪状的面团上沾了些肉馅儿。他的两只小手上也满是面粉和肉馅儿,对着手中的“饺子”一通乱捏,却怎么也捏不好,急得他抓耳挠腮,结果却把自己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这个小花猫,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了,我们一家人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4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除夕,在这一天,我们家照例是要吃饺子的。听爷爷说,吃饺子流行于北方地区,一般除夕吃肉馅,大年初一吃素馅。新年饺子要皮薄、馅多,捏得严实,不能煮烂。荤饺子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等,也有2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包饺子之前要准备好馅,我们这回准备的是猪肉芹菜馅。
备好料,我和妈妈一起在桌子上包饺子。我先拿起一片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在外围一圈涂上一层水,然后再在饺子皮上放上准备好的'肉馅,我谨记妈妈说的“肉馅不能放太多”,不然合上皮的时候,肉会被挤出来,就好像仓库里的货要溢出来。接着再在外面用水涂好的地方,面对面的贴在一起,但两边不能贴起来,不然会变得很难看,在一边的中间,向里面的馅压进去,会变成一对“翅膀”在手上飞舞,将其中一个粘到饺子皮上,两边都一样。这样,一个白白胖胖,肉乎乎的饺子就做好了。
一个、两个、三个……眼看着盘中的饺子越积越多,锅中突然传出一阵阵叹气声,好似在说:“水开了,水开了!”妈妈便把饺子一股脑放进锅中,只见一个个饺子在锅中翻涌,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锅中还时不时涌出一个个气泡,但马上就破了,发出“咕噜”的声音,好似在说:“快来吃我呀!”过了没一会儿,饺子就熟了。
看着眼前的饺子,我心中莫名生出了激动和自豪的感觉。一口咬向饺子,肉是弹弹的,香菜在一旁当配料,溢出一股浓稠的香味。饱餐一顿后,我便满足地继续包饺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5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期间家家户户会涌现出许多美食,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家在除夕夜晚必须要吃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是由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州)人张仲景发明,原名“娇耳”,起初是为了药用。
饺子馅也各式各样,不同的饺子馅也代表着各种各样的寓意。比如,韭菜馅代表着长长久久,白菜馅代表了财源滚滚,豆腐馅则代表福气满满。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准备工作做好后,姥姥开始包饺子了,而我在一旁先看着学习一下。只见她拿小勺挖了一点饺子馅儿,然后把馅儿放到面皮的中间部分,再把饺子皮对折,两手一夹,将其余的面皮部分全部捏紧,就好似施了魔法一般,不让馅儿有一丁点逃出去的机会。姥姥还说,除夕夜守岁吃饺子,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团圆美满、吉祥平安。
姥姥做完示范后,我二话不说立马动起手来。可是包饺子看着好像容易,实际做起来还真不好干。我包的饺子形状七扭八歪的,饺子馅儿也一会儿进一会儿出,忙活半天,包出来的饺子总是不如意。
姥姥在一旁耐心地教导我,只见她轻巧地舀了半勺馅儿,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提醒我说:“你要放少一点馅儿,这样它就不会跑出来了。”然后她又把饺子捧起来,捏成个拱形。而后两手左一捏右一捏,一只漂亮的饺子就这样在她手上变出来了。按照姥姥的方法,我也一鼓作气,一口气包了好几个饺子。
到了晚饭时间了,香喷喷的饺子从厨房里一盘盘地端到餐桌上,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胖乎乎的饺子像一个个小绒球。咬一口我们包的饺子,满满的.馅汁儿漏了出来,油而不腻,咸淡适中,那味道顿时在嘴里化了开来。有时还会吃到我们在幸运饺子里塞进去个别香甜的枣和栗子,谁能吃到就好像中奖了一般,寓意着来年日子会更加甜蜜幸福呢!
一个小小的饺子里装满了幸福和美好,装满了与家人在一起无尽的爱。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家永远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习俗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非吃饺子莫属。
其实吃饺子在古代都已经盛行来。饺子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之前包好,待到农历正月初一子时吃,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不管穷人,富人,在春节这一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它绝对称得上是饮食界的“一哥”。故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瞧,除夕之夜,我们一家老少齐上阵,正在为这顿饺子忙的热火朝天。奶奶负责调馅儿,荤素搭配,包吃不腻;老妈负责和面,制作饺子皮。只见老妈把和好的面切成几小块,然后把小块的面团,在面板上反复揉多次,揉搓成大拇哥粗细差不多大小的圆条状,接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最后再撒上面粉,用两头尖的擀杖,在老妈的一双巧手之下,很快就把圆圆的饺子皮制作好了,接着看我们表演了。我左手掌心托着饺子皮,右手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馅,往皮上一放,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往中间一捏,这下可好把馅都挤出来了。一旁的老爸乐得合不拢嘴道:“你看看吃多了吧!肚皮都撑破了。”“咱俩是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你看看你包得像啥,半天了,也没开张。”我反驳道。老爸听后狡辩道:“万事开头难,头给你们起好了,从这一点我还是很有天赋的。”“你俩别说了,今天谁包的多谁吃,多劳多得嘛!”老妈不耐烦道。我和老爸见状,赶紧把现场收拾干净,端正态度,好歹落个宽大处理吧。
最后看着入锅的饺子,像一个个元宝似的`,在水中上下翻滚。站在一旁的我焦急地等着。听大人们说:“煮饺子,水滚三次后,饺子漂起就好了。”我等着心里默默地数着。结果,一锅的饺子全都不约而同,自觉地漂了起来。
我们一家人没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吃着带来好运的饺子,最后还不忘喝一口美味的饺子汤,记得要原汤化原食,效果才最佳哟!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7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的习俗:有人会吃汤圆、有人会放烟花、有人会吃粽子……我们家乡会吃饺子。在除夕夜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饺子。
看厨房!只见爸爸拿着菜刀,正在剁猪肉,剁碎后加调料搅拌;弟弟拿着韭菜,放进水盆里,仔细洗着,洗完后再将韭菜切几下。接着把韭菜和猪肉调合在一起,并加调料进行搅拌,饺子馅就做好了!
再看餐厅!我和弟弟按紧和面的铁盆,舅舅则负责和面。首先放入适当面粉,接着放入热水,搅拌均匀后就开始揉面。直到手上不沾一点面粉,盆子里也干干净净的,面粉揉成了一个面团,就好了。
瞧!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包饺子。我先拿一个饺子皮,再放入适当的饺子馅,对折,将边缘和上,就这样,一个完美的饺子完成了。
看!爸爸把一个个饺子放进蒸笼里,过了20分钟左右,爸爸打开蒸笼,将饺子拿了出来,放在碟子里。
我们开始吃饺子了,大家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开心的笑容,好像美丽的花一样。饺子太香了,我们狼吞虎咽,任凭饺子的.香味,在我们嘴里荡漾开来,并且一直到我们的心里。
吃完饺子后,家长都开始发红包了。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耶!今天收获了不少的零花钱,可是都给爸爸妈妈了!
吃饺子的风俗,代表着一家团圆,和和美美,这是一年中家人团聚的时刻。这是最令人期待,也最令人难忘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地大物博的中国粮仓,东北有许多独具一格的风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节的习俗了。
春节时,人们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节日期间人们还会穿上五颜六色的秧歌服,拿上手绢和扇子,踩着高跷,扭大秧歌,节日气氛浓烈。在东北,天气最冷时可以达到零下三十多度,人们通常把不易保存的食物放在外面冻上,保存了新鲜度又别有一番风味,所以,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冻货和饺子了。饺子虽好,但不能贪多,大年初五一定要吃饺子,称“破五”,寓意咬破饺子把不吉利打破,而大年三十则有更特别的吃法:饺子里“包硬币”。
去年回家过年,奶奶交给我一个任务:“晚上咱们包饺子,你去洗十二个硬币吧,”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饺子里要包硬币呀?”“因为吃到了百里挑一的硬币饺子就预示着新年会交好运呐”,原来如此,我兴冲冲地跑去洗硬币了。
一切准备好,家人们纷纷围过来包饺子,硬币慢慢减少,我盯着饺子想起了饺子的来历,医圣张仲景当时为了医治人们冻掉的耳朵,就把各种食材包在面皮里做成了“娇耳”,饺子在唐朝定型称作“汤中牢丸”,首次在春节食用,然后这个习俗就流传到了今天。谈笑间,饺子已经出锅了。
我满怀信心地拿起筷子,觉得自己一定能吃到硬币,不一会儿,妈妈流露出异样的神情,“咔”,“我吃到硬币了!”我转头看着大家,大家几乎都吃到硬币了,更有像我妈这样吉星高照吃到三个硬币的!我嘟着嘴问也没吃到硬币的大姐:“姐,你吃到了吗?”“没呢,没呢”,话音刚落,大姐又咬了一口饺子,结果……只听她笑眯眯的喊说:“我吃着啦”,我的内心是无语的,于是更努力地吃饺子,眼见着一盘饺子见了底儿,硬币的`影子都没吃着,我瞅了一眼桌边已经成堆儿的硬币,心想:“没关系!反正还有5天又可以吃饺了呢!总能吃出硬币吧?”(事实上真就没吃出来)。
东北是热情的黑土地,它孕育的独特风俗,在少年心中打上深深记忆之花。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9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我的家乡就有过年包饺子的习俗。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象征之一。饺子好吃,人人皆知,但饺子的由来与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很多人都不知道吧!原来,这和医圣张仲景治病救人是有关的……
在北方,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今天大年三十,窗外的阳光倾洒在饭桌上,我看见妈妈在和面,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就让我来帮你包饺子吧!”妈妈见我乐呵呵的样子,欣然答应。
妈妈刚擀好饺子皮,我便迅速地把皮拿起来,用筷子夹了一点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准备动手包起来。可饺子老是和我作对,不是皮破了,就是边缘的馅露了,我试了几次,也没包出一个完整的饺子。
妈妈见我垂头丧气的模样,便笑着对我说:“来吧,让我教教你!”说着,只见妈妈左手拿起饺子皮,右手放了一点馅儿,然后双手拢起饺子,用力向上捏,最后把饺子边仔细地捏一遍。就这样,一个圆滚滚、胖嘟嘟的饺子就包好了。看完妈妈的.示范,我耐心地学起来,模仿妈妈刚刚的动作,也算是能独立包出一个完整的饺子了。慢慢地,练习了几次后,我包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不一会儿,我和妈妈就包好了所有饺子。
这时,锅里的水烧开了,热腾腾地升到空中。我迫不及待地把饺子放进锅里,一个个饺子像一条条鱼儿在水中跳舞。不一会儿,饺子浮上来了,像弯弯的小船浮在水面上。饺子熟了,香气也随即蔓延开来,妈妈说:“饺子已经煮好了,可以吃了。”我赶紧拿出漏勺,像一个小渔夫一样,把“饺子鱼”抓到碗里。
“爆竹声中一声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待饺子端上桌,看着餐桌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尝一口,真好吃,我知道,这饺子里面不仅有肉馅,还有母亲浓浓的情……在这新的一年,希望我的母亲可以平安健康,希望我们家越来越欢睦!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0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春节来啦!春节来啦!是谁提着红灯笼,身穿新衣赏,满街吆喝?原来是邻家的小孩,听到父母说春节来了,开心的挨家挨户跑。
我听到这个好消息,着急地跑到姥姥身边,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并问姥姥什么是春节呀?姥姥说:“春节是我们流传千年的节日,据说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只怪兽叫“年”。“年”特别喜欢到人间伤害老百姓,每逢春节,“年”都会吃掉许多无辜的老百姓。这天,“年”又一次来到人间,突然,他看见一位老爷爷身穿红色的外套,“年”见状拔腿就跑,老百姓知道以后,就在春节这天,家家户户挂灯笼、贴福字、放鞭炮,放烟花……来躯赶“年”,春节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响起,伴随着烟花爆竹的响声,新的一天开始了。只听姥姥站在餐桌前喊:“过年啦!宝贝们起床包饺了喽!”我睡眼惺忪地穿上衣服,跑到餐桌前,跟姥姥学包饺子。方法很简单,从桌面上拿起一张圆溜溜的饺子皮,把它放在手掌上,再把姥姥拌好的肉馅放进饺子皮的中间,对折饺子皮,使它把肉馅包裹起来,再用虎口左右一捏,一只胖敦敦的饺子就活灵活现的出现了。我看了看姥姥包好的饺子,再看看自己的,发现姥姥包的饺子更胜一筹。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一个又一个的饺子,终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下,包出和姥姥一样好看又好吃的饺子。我心想:“这饺子也太难包了。”很快,我们包出了各种各样的饺子,它们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过了一会,姥姥把胖嘟嘟的“小娃娃们”拎进锅里,屋内顿时飘香四溢,看“胖娃娃们”在锅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单看它们如此可爱的长相,就够咽上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地装着,大匙大匙地朝嘴里塞灌呢?想想口水就垂连三尺。饺子出锅啦!全神贯注看电视的弟弟也被这香味吸引过来,房间里充满着幸福的味道。
吃完饺于,我和弟弟蹦蹦跳跳地走出门外,“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家万户都穿上新衣裳,门前挂上红灯笼,一家人团聚在庭院中放烟花,放鞭炮,小孩子们你追我赶,开心地哈哈大笑,真是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呀!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1
“饺子”大家都不陌生,每逢过年,饺子便成为饭桌上的主角。伴随着接二连三的烟花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天,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热乎的饺子,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饺子在最早以前叫“娇耳”,是由东汉时期张仲景发明的,当时是作为药引子给穷人治病用。到了明朝,“娇耳”才叫“饺子”,也由以前的药变成了食物,端上了人们的餐桌。
包饺子是十分有讲究的。和面时,揉的力度一定要大,这样面才会筋道。水和面的比例要平均,加多了面会稀,加少了面会干。面和完了,还要醒面,和馅的方向也要相同,力度还要大,我们家和馅都是爷爷来做。
面醒完了,接下来奶奶该出场了。奶奶会把面搓成一个长条,然后把它揪成一个个小面团,这就叫“揪剂子”,揪剂子必须要有一个“寸劲”,这种活只能由我们家的“全能担当”奶奶来做,我的任务就是把小面团揉成圆球,再把它压扁,这样有助于擀面皮。
擀皮也是个技术活,一定要擀成“小帽子”形状,里厚外薄,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不会轻易漏馅,我妈妈擀的皮就很好。妈妈擀皮非常快,擀一下转一下,没两下就擀好了一个皮儿。过年的时候,奶奶会在几个饺子里放上一毛和五毛硬币,谁吃到了钱,预示着谁就会在这一年里交到好运。
饺子下锅了,外面也响起了热闹的鞭炮声,五彩的烟花透过窗子照应在我们一家人的脸上,我感觉在绽放的烟花,不仅送走了20xx年的风雨和愁苦,同时也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饺子终于出锅了,我们过年吃的饺子是韭菜海参馅的,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沾着爷爷用酱油醋调制的料汁,一口咬下去,那鲜美的汤汁瞬间流入口中,再呼一口热气,真的是太美味了。12点的钟声准时响起,窗外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热热闹闹的在一起过大年。
过新年,团团圆圆的背后,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富强的国家,这样吃饺子时才格外的香!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2
一提到家乡的习俗,我就能想到春节时包饺子。拜年、贴春联、贴窗花的热闹场景,别提多好玩了!
大年三十,从贴窗花和对联开始。这个窗花要自己剪,才有年味。对联也要自己写,因为这代表自己对接下来的祝福和期望,如果是别人剪的,就代表别人对你的期待了。
当然了,春节让我最开心的不是收红包,而是包饺子。家里每天会包生肖饺子,当钟声在零点时敲响,包好的饺子也就下锅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锅里,寓意蒸蒸日上。在零点10分全家人围坐一起,开始吃饺子。
今年的虎年,我们在太奶奶家包了虎皮饺子。我也加入其中,包出来的饺子色香味俱全,我的手艺还被大人们赞不绝口!
虎皮饺子看似做工复杂,其实很好包,让我来教教大家吧!
首先,把蒸熟的红薯榨汁过滤一下,面粉和汁的比例是2:1,将面团揉成软硬适中的程度。然后,同样的方法做一个白色面团。再取一块白色面团,放紫米水,做成黑色小块备用。接下来,做肉馅。肉馅加入姜水搅拌摔打上劲儿,再根据饺子馅的多少,加入适量的蚝油、生抽、老抽、盐进行调味,还有少许的花椒油、大葱碎。最后,两手并用包上皮儿、黄色和白色面团搓成同样的长条。需要注意的是,黄色从中间分开,白色放中间,整理滚圆,切成小剂子,稍微擀一下,黑色搓成长条贴上去,接着擀成合适大小,一个虎皮饺子皮就做好了!
包好下锅,让人垂涎三尺的虎皮饺子就做好啦!今年的除夕夜,令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学会包虎皮饺子。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好吃又好玩的习俗,快来分享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入乃送屠苏。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地位比肩西方圣诞节。作为东方和西方最大的节日,他们必有他们各自的故事。西方是作为耶稣的诞辰来庆祝,而我们是根据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既然都是盛大的节日必定少不了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饺子,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每到春节我总能看到妈妈包饺子的身影,我怀着好奇心问妈妈:为什么春节一定要包饺子吃?”妈妈想了想说:因饺子与“交子”同音,取“更岁交子”之意,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小时候听你外公外婆说吃了饺子可以去除新一年的晦气,所以春节少不了吃饺子,至于饺子的由来就得追溯一段很久远的历史了,相传有一位医生叫张仲景,他经常为百姓治病,可每到冬天老百姓们生活饥寒,经常衣不遮体,其中受伤最严重的就是耳朵,张仲景看到后十分伤心,就将一些防寒的药材放入面皮中,将面皮做成耳朵状的“娇耳”,煮好后免费分给病人吃,病人吃了一段时间之后耳朵真的好了。所以春节吃饺子除了庆祝新年也是为了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我听完妈妈的介绍不由得对饺子“肃然起敬”,它不仅味道鲜美,给我们带来好运,还能医治我们的耳朵,这更加激起我对这道神圣美食的求知欲了,于是我自告奋勇加入包饺子的行列中。
奶奶把和好的馅料(韭菜,猪肉,葱,盐,酱油)、饺子皮,水依次排好摆在桌上,只见奶奶娴熟的抽出一张饺子皮,用勺子勺了1小勺馅料放进去,再沾了点水抹了饺子皮的边,三两下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学着奶奶的动作也包了起来,但是很明显,我异想天开了。我不但没包好,饺子里的馅料也漏了出来,漏出来就算了,由于饺子皮沾水过多,饺子皮也糊了,馅料和饺子皮完美诠释“混装”。无奈我只好从头再来,我知道不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所以决定慢慢来,我学着奶奶的`手法,水沾少点,馅料不要贪心放多,再慢慢把边包起来,果然第一饺子成功了,虽然没包成“金元宝”饺子,但毕竟成功了,我还是十分满意的。由于我的加入,今年的饺子可谓是五花八门,给围坐年夜饭的家人们贡献了许多欢乐笑声!
这就是饺子,一个饺子承载着一个人的味觉盛宴,承载着一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承载着我国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3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最后一天,总是从忙碌中开始。大年三十的一大早,家人们便开始了准备今天的饭菜。当然,有很多人会很可能会问我年夜饭不是在晚上吃吗?没错,可是老家的年夜饭是放在三十中午的。当然年夜饭,不必不可少的主食是饺子。
奶奶真像一位厨艺高超的魔术师,只见她不紧不慢的把面粉放到面盆里,再放些水、一点点盐,接下来双手不停的按压、揉搓。不一会儿,这些面粉就听话的变成了任人摆布的面团。把它揉成长条后,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个整齐的小段,撒些干面在上面,用手一压变成了一个个小圆饼。擀面杖放在小圆饼上飞驰,随后圆饼变成了又大又圆的饺子皮,真是太有趣了。
看到这里我就技痒难耐,决定小试牛刀,可顽皮的饺子团,总是跟我作对。它在我的手心里随意放纵变成了五花八门的形状,我还未开始大显身手,便被炒的`鱿鱼。妈妈端来了调制好的肉馅,让我一块儿来包饺子。在饺子皮上放一点肉馅,两手轻轻一捏,饺子就从一边“汹涌而出”。擀面皮丢人了,包饺子也不行,真是干啥啥不行丢人第一名。正在我心灰意冷时,妈妈细心的手把手教我,先把饺子馅放在中间,包的时候先包中间再捏两边,这样饺子馅就不会漏出来了。于是,一个垂头丧气的饺子诞生了。妈妈在认认真真的教,我在似懂非懂地学着,接下来又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诞生了。我突发奇想,包三角形的饺子,花朵形状的饺子,圆饼状的饺子,不也是很有趣?于是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饺子便在我的手里诞生了。我还专门包了一个巧克力糖馅儿的饺子作为彩蛋,谁吃到这个饺子。便是家里最幸运的人奖励100元现金。
这彩蛋饺子又花落谁家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15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而在我的老家山东,年年除夕都要包饺子。
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可大有来历呢,传说与女娲有关。女娲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就在耳朵上扎个眼,用线伸进去,而另一端则放在人的嘴里。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就包起饺子,用面包成人耳朵的形状,里面包上“线”。
吃饺子代表着幸福美满、团圆福禄。不同的饺子也有不同的寓意:白菜饺子代表着财源滚滚,韭菜饺子代表着长长久久,元宝形代表着招财进宝┈┈而我们家每逢过年都包韭菜饺子和元宝。
除夕这天下午,有些亲戚会来我们家一起包饺子。做好准备工作后,第一步就是擀皮。这一步对我来说很简单,只要动作协调起来,一会儿就擀好了。
第二步,就是包馅。我拿了一张皮摊在手心上,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馅放在皮上。那些馅像调皮的小精灵:我刚把左边的皮包好,馅又从右边跑出去。而我把右边的皮包好,馅又从左边跑出去,总在和我作对。这时,姥姥提醒我:“你把馅少放一点不就好了吗?”我又小心翼翼地舀出一半,再一包,大功告成。这次按照姥姥的.建议,包得果然好了很多。后来,我一鼓作气,又多包了好几十个饺子。
晚上饺子煮好了,一盘一盘端上来,看起来像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小胖墩,排列整齐;闻起来香味诱人,让人恨不得马上咬一口;吃自己包的饺子时,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味道就是不一样,别提有多好吃了。
当然,山东人在吃饺子这方面也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每盘只能盛12个饺子,不能多,更不能少,因为这寓意着六六顺。在吃饺子时,一定不要吃中间那个。若是吃完了其他的,可以再去添11个饺子,吃不了,也不要紧,毕竟这代表着年年有余嘛!
饺子的味道,是一种淡淡的咸味,是一种幸福的象征,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家乡的年味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包饺子】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包饺子作文06-10
[精品]家乡的风俗包饺子作文06-10
家乡的风俗除夕的饺子02-18
包饺子作文《帮妈妈包饺子》07-19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_写家乡风俗的作文07-1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1-11
家乡的风俗作文08-20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8
家乡风俗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