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记叙文写作技巧

时间:2024-07-06 07:02:21 记叙文 我要投稿

记叙文写作技巧[经典]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叙文写作技巧[经典]

  记叙文作为一种应用广泛、形式多样的文体,在高考写作中备受考生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等。在高考作文中,一篇具有变化、波澜和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往往能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一、记事的文章

  1、要把记叙六要素交代清楚,记事要完整。

  2、要确立一个线索,或以时空为线索,或以人物为线索,或以某物为线索,或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写作选材要新鲜真实,具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不应陈词滥调,也不应虚构编造。最好选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写,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3、内容一定要饱满,不要太单薄。

  4、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5、可运用书信体、日记体、片断组合体、小小说等一些体裁。

  6、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7、学会运用小标题。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①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②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③。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④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

  ⑤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⑥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⑦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⑧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二、写人的文章

  1、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不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

  写人的文章是为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通过选择一些典型事例来描绘人物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些事例应该具有个性、独特,并与众不同。这样能更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2、要学会用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眼光或评论来写人物。

  3、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

  4、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5、用词要贴切生动,句式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要有表现力。

  记事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记事记叙文中,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往往会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展现;而在写人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品质也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揭示。这种联系使得这两种文体在描写人物时有着共同之处。

  记事记叙文是以事件为主线,通过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细节来展现事件的意义和内涵;写人记叙文则侧重于描写人物形象,通过多个事件和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同学们平时写记叙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如何使记叙文立意高远;

  2、如何在记叙文布局谋篇上创新;

  3、如何使记叙文情节曲折;

  4、如何使记叙文内容充实;

  5、如何使记叙文文采飞扬。

  三、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1、巧设悬念

  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将会揭示一个神秘事件的真相,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即将揭开……让我们一起揭开事件的真相!

  2、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就像是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它起到了串联材料的作用,使得文章内容更加连贯、流畅。就好比丰富生动的材料是珍珠,而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一串项链的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3、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4、穿插流动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玉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5、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6、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使用“曲径通幽”这一写作技巧时,需注意手法要为表达目的服务,不可为了追求曲折而失去表达的重点。行文的曲折应当恰到好处,不可过分曲折,以至于让读者迷失在文字的迂回中。

  7、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对比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同一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特征进行对比,以突出主体的特点。比如,用“蓝天”的蓝色来衬托“雪峰”的洁白,使雪峰更加纯净。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通过声音和静谧的对比,突显出山林的幽静之美。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比强调的是双方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突出它们之间的对比效果,而不是强调其中的主宾关系。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8、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9、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铺垫手法的运用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铺叙部分要写得充实且引人入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聚气势。二是铺垫要自然流畅,不要为了铺垫而刻意堆砌,否则会显得痕迹过重,适得其反。

  10、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法是指文章或段落中前一部分内容与后一部分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呼应,通过这种联系或呼应使整篇文章更加连贯,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可以通过重复关键词、引用前文内容、呼应主题等方式来实现,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在写文章时,为了增加内容的连贯性和层次感,可以采用照应的手法。所谓照应,就是在文章中前后呼应、相互补充,使整个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条理。通过前后照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11、镜头剪辑

  镜头剪辑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手法,通过选取一系列生动的画面来呈现故事情节。这种剪辑方式可以将人物、场景、情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画面都像冰糖葫芦一样甜蜜诱人,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体验其中的情感起伏。

  12、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13、时空交织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毒后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再写平陆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又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流反复交织的叙说,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14、一波三折

  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

  在黑夜中,一轮明亮的火光照亮了前方,仿佛就在眼前舞动。船夫却淡然一笑,认为火光还很遥远,激起了一阵波澜。我起初不以为然,却渐渐相信,心中也涌起了涟漪。从“遥不可及”到“近在咫尺”,关键在于“加把劲划桨”,又激起了一阵波澜。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15、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记叙文写作技巧】相关文章:

记叙文写作技巧03-25

英语书信写作技巧03-11

记叙文06-07

记叙文范文04-02

记叙文作文(经典)05-08

以小见大的记叙文05-08

成长的记叙文05-16

冬至记叙文05-20

尝试记叙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