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写事的记叙文

时间:2024-07-15 11:57:00 记叙文 我要投稿

写事的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作为常用文体的记叙文,记叙文的样式有消息、通讯、游记、人物特写、回忆录等。那么应当如何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事的记叙文,欢迎大家分享。

写事的记叙文

写事的记叙文1

  “叮铃铃……”考试铃拉响了,这意味着期末考试拉开了帷幕。

  教室里,同学们中止了看卷,拿起笔飞快地开端了考卷,时刻如流水般逝去,,教室里静的出奇,连呼吸声都那么明晰……

  “呀,出情况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这道题的得数不对啊!我怎样算都不对,我真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咦,去问一下吴浩龙好了。”我的脑海里蹦出了一个“好主意”。“No,不能连最基本的考场规矩都违反了,连道德都沦丧了!"

  我又自己辩驳道。这两个念头像一个手持竖琴的天使和一个手持三叉戟的魔鬼。两个人在剧烈的争论,说的是暗无天日……

  时刻一分一秒的消逝着,我还在优柔寡断,刚刚正义的天平有一些歪斜,我刚想张口时,我发现监考教师的眼睛好像在盯着我。万一被看到了,就不仅仅是考鸭蛋的问题了,也意味着我“生命”的.“完结”!我的心跳登时加快了两倍,盗汗一个劲的往外冒,我似乎听到了心儿“怦怦”跳的声响。当监考教师的眼睛转移开的时分,我长舒了一口气,我总算抑制住了自己,还好没被发现!

  刚轻松没一瞬间,我又紧张起来:只要十分钟了,要赶快了!通过一次次的验算,总算算出了答案。

  这次“心儿怦怦跳”的阅历让我永生难忘,最重要的是我抑制住了自己,战胜了自己,我成功了。

写事的记叙文2

  爱,是种奇妙的东西,就如同黑暗中那一线温暖的阳光,如同燥热时那一缕凉爽的微风,如同委屈时那一句温柔的安慰,在那些瞬间我们的心与爱渐渐吻合,甜甜的.感动将爱的伟大留在我们心里……

  哈哈!这几天公交车免费坐!免费坐!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打着“占小便宜”的“称号”乘坐公共汽车——城3。

  在车站上有我和妈妈,还有两位素不相识的人。我等车等得实在不耐烦了,抬起头踮起脚,眺望着远方,寻觅着公共汽车的踪影。可公共汽车就如害羞的姑娘似的迟迟不肯出现。

  车来了,车来了。在我的千呼万唤中姗姗迟来。我迫不及待的上了车。唉!人挤人,哈想没座位了。呀!最后一排有个。我一个箭步冲上去坐下来。突然,我听见了邻座的母女在谈话。“妈妈,这个字怎么读呀?”我循声望去,是坐在我们前面的小女孩,可能刚上一年级吧!旁边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应该是她的妈妈吧!“那什么是爱呀?”“爱就是老师教你知识,父母给你做饭、讲题等,还有同学的关心……这都是爱。”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又到了一站,上来了一位年纪大的老奶奶,这时已经没有座位了。老人家只好站着。这时一名在她身旁的小伙子站起来让座。老奶奶却再三推辞:“你们也有自己的工作,挺累的,坐着吧。”“你坐吧!我也快到站了”说着便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

  我身旁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也是一种爱吗?”那位妈妈点点头,说“对,这是一种关心的爱。”

  我坐在后面,静静地聆听着母女俩关于“爱”的讨论,直到下车。“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写事的记叙文3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眨眼间,昨日的点滴成了日历上泛黄的数字,很多事一扫而过,只有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几天,我发高烧没去上学,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爸妈却去上班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可我的头越来越疼,正好家里的感冒药都都被爸爸给一扫而光了。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眨眼间,昨日的点滴成了日历上泛黄的数字,很多事一扫而过,只有这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那几天,我发高烧没去上学,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爸妈却去上班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可我的头越来越疼,正好家里的感冒药都都被爸爸给一扫而光了,因为那些药再过一个月就要过期了,真倒霉。

  头昏眼花,实在忍不住了。渐渐的,我的心里头萌生了一个念头:自己去药店买药。我来来往往算了一下,路费加上药费总共要20元左右,而我的口袋里只有10元5毛,哎,经费不足!

  对了,妈妈今天早上给了我这个月的零花钱10元,真是太棒了。把这10元加上去,还整整多出了5角钱。好,说去就去,我一帆风顺地到达目的地。进去了药店里面,问了问医生:“发高烧的孩子应该吃什么药?您可以帮我拿一下吗?谢谢。”

  “呦,还挺有礼貌的嘛。好,你稍等一下。”医生调侃的说。

  “哪里,哪里,这是小学生应有的礼仪。”我干咳了咳嗽的说。

  就一忽儿的工夫,医生拿来了三种药有双黄连口服液、999小儿感冒颗粒、一些我不知名的药丸,这种不知名的药丸被这位医生用张白纸给包起来。接着他吩咐我这些要什么时候吃,一次得吃多少。我记清楚以后并付完钱,就开始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我上了一辆27路的公交车后,准备掏钱给售票员。正当我右手伸进右边的口袋时,我的恐惧感正潜滋暗长。一连串德文好在我的脑袋里炸开了花,我的钱呢?我的钱呢?当我的.钱不见的时候,我想了很多:我会不会永远回不了家?还是终生行乞?……

  “快点,快点。”售票员催促着。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手心都渗出了冷汗。售票员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小孩子,这么小你就敢不付钱,找打啊!”叔叔的话搞的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一位慈祥而又可蔼的老奶奶说:“不就一块钱吗?小朋友我帮你出。”“谢谢奶奶。”我说。“举手之劳,不值一提。”老奶奶慈眉善目的说。售票员已收到钱就走开了。

  瞬间,全车的人都议论纷纷,有的说:“对小孩子这么凶,至于吗?”有的说:“这位老人虽然满头白发,但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车到站了,我从车上下来,那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将影响我一生,我也会学她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行为。

写事的记叙文4

  从奶奶家到我家有一条接近三公里的路,我把它称作“父子路”。因为每天傍晚,我都和爸爸顺着这条路走回家。每当走在这条路上,我都按爸爸的指点,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周围的一草一木让我觉得舒服。那座长春桥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傍晚的河堤公园里,老人们有的在压腿,有的在推手转轮,小朋友们排着队在打滑梯。上了桥之后,呈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变了,仿佛从那一幅画中走进了另一幅画卷。在不知不觉中,月亮已经探出了头,桥上路灯的倒影投在浑河水面上,让浑河更显神奇、美丽。漫步在神话般的桥上,我感到异常快乐。

  这条路上四季的景色轮流变换,我成长的脚印成了这路上的“五线谱”。在愉悦了心情的同时,这条路也锻炼了我的身体。我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无论去哪里我都吵着要坐出租车,缺乏身体锻炼。刚走这条路时,我坚持不下来,走到一小半路程就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突然看到路边几株小草的新芽像针尖似的从泥土里探出头来,仿佛带给我温暖的阳光。八月的骄阳像张火伞,即便到了傍晚,柏油路面还是被晒得软软的。望着呲牙咧嘴的我,爸爸只好背我走一段路,然后鼓励我再坚持走一段。经历了春夏,我终于能够完全走过了全程。一阵金风拂来,吹得我凉飕飕爽丝丝怪惬意的。鹅毛大雪的冬天,在欢乐的笑声里,爸爸和我边走边打雪仗。在这条路上洒下的是我的汗水,留给我的'是好的身体。

  这条路更给了我知识和快乐。每天爸爸和我走在这条路上,我向爸爸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和爸爸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爸爸总是耐心地给我讲题,他好像天生就应该去做教师,讲题生动有趣,又容易理解。爸爸每天都给我讲一个历史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得到了很多的快乐。每当走在这条路上,就好像走进了我们父子俩人的天地。这是知识的天地,这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地。

  在这条路上的景物、知识、幸福以及洒下的点点汗水,像雨滴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在快乐和幸福中健康成长,让我明白事理,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父亲”很简单,简单得只有两个汉字。“父亲”又很复杂,包含着太多的关爱和责任。人们都说父亲是一棵树,可以挡风挡雨。可对我来说,父亲是我黑暗中前进的方向。每当面对爸爸鼓励的目光,我都感到无比的温暖,全身充满了力量。

  每天,我和爸爸一如既往地走在这条路上。路,望着父子俩的背影向前,向前……

写事的记叙文5

  自从调进局机关,搬进小县城,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工资长了不说,还住进了三室一厅的房子,生活是滋润了不少。但我对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中学教书的那段清淡时光,却总不能忘怀。那是一段多么清淡的日子啊!

  我没进城前,在一所乡镇初中教语文。那时,我的生活状况极为不佳。工资不高,几百元;买房子,一万五千元,也得东挪西借。特别是由于工作的压力很大,当着班主任,教着两个班的语文,早起五点半,晚睡八九点,所以我的身体极差,经常口舌生疮,三天两头就输液。尽管如此,我的心境却没受影响。我变着法儿调节着自己的生活。 在班上,我总是认真而又尽快的做完自己的常规工作------备完了课,改完了作业,就拿出自己喜爱的报刊看起来。那时,我自费定了很多的报刊,语文教学、学生作文和文学等各方面的都有。我一有空就看,自我陶醉的看,所以的我的课余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有时还撰篇小文,一个月百十元的稿费,很叫人羡慕。为了让我的'学生快乐起来,我还在课活时间,带着孩子们出去玩,参观农业科技园,或者去看桃花,或者去登山,无意之中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他们的日记和作文都写的很精彩,几乎所有的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我的表扬。他们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 在家里我也会理所当然的干点家务。挑水(那所学校是新建学校,还没有自来水),给孩子洗衣服,侍弄自己栽种的葡萄、花草等。很忙的时候,也曾在家备过课,也曾带着学生的作业回家批改,但这种情况是少而又少。

  多数的时候,我都是临窗而坐,就着一张写字桌(其实就是一张学生的课桌),喝着一杯清茶,看书,或者伏案写作。当时我的条件很很一般,没有空调,没有高档家具,只有粉白的四壁。即使炎热的夏季,我也很少出门乘凉或者打牌,即使雪花飘飞的寒冬,我也很少蜷缩酣睡,都是一味的坐在家里,任汗水流淌,任蚊虫叮咬,任寒冷侵袭,任两腿冰凉,我都依然忘我的读着、写着、快乐着! 每个星期六的下午,我都会和妻子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城里遛一圈,串串商场,逛逛书店,游游公园,寻找一点新奇,寻找一点感慨。晚上,在饭店或者小餐馆里,点两个小菜,一个是孩子爱吃的,一个是我和妻子爱吃的。往往也就是酸辣土豆丝、鱼香肉丝之类的小菜。冬天要一杯小烧酒,热乎乎的;夏天,饮一杯冰啤,凉爽爽的。有时就直接在水饺城点一斤水饺,喝杯青啤,也很惬意。然后就蹬着自行车悠哉悠哉的回了家。那个时候,我的日子也不富裕,可周末的城里行,却总是少不了。那种感觉,回忆起来,还真是挺温馨、挺浪漫的! 那段日子,不富裕,很清淡,却总是那么叫人回味!

写事的记叙文6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幸福的理解并不是获得母亲送的一双NIKE鞋,或者是父亲的用不完的零花钱.这些对我来说是件奢侈是事情.甚至在我小时候连NIKE是啥都不知道,因此更多的时候,幸福,仅仅是早上起床时,父亲给的一条番薯。

  小时候,家里很穷。

  的收入是父亲卖豆腐赚的钱.做豆腐很辛苦,现在想起来,只记得每一天早上,我起床的时候,看见作坊的灯亮着,母亲一个人在里面忙活.因为是纯手工制作的活尽管有时候天气很冷,但作坊还是充满了热乎乎的蒸汽,母亲一个人泡在里面,额头涔满了汗珠,双手不停地积压着布袋。

  倘若起早点,就能看见准备出发卖豆腐的父亲.着时候父亲就会从灶底的灰里刨出几条冒者气的番薯给我们.至今仍记得那味道,真的很香.但我却一次也没见父亲在我的面前吃过.通常父亲是要睡午觉的.那时,我还小,总是在晚8点的时候,被父亲赶*去,因此而错过了许多精彩的电视剧.我曾怨过父亲,大一点后才明白父亲是要早起的'。

  起得很早很早.一个晚上,睡不着,看见厅里的灯亮着,起来发现作坊里也亮着,暗暗的灯光,不断地有油烟刘出。

  哦父亲发现了我怎么不睡觉?然后不停地催我回去.可是那时候,我哪里会依他,不吃两个炸豆腐是不回回去的.我死赖着,直到父亲大方地从筐里拿出两个给我.恩,快点回去睡觉!

  后来,不小心把这是泄露给了弟弟,他就如法炮制,尽管只是一两个豆腐,但还是乐此不疲.父亲总是在第而天早上在饭桌上说作晚,老三有吃了我两个豆腐那时候,物价很低,一斤炸豆腐也就3块钱,一个豆腐一毛钱.虽然父亲有点心疼,但说这话时,却满脸笑容。

  后来父亲就不卖了!

  我也再没有吃过如此香的番薯,如此纯粹.简单的幸福!

写事的记叙文7

  要想让记叙文表现出浓浓的故事味,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天有阴晴,月有圆缺,草木有枯荣,事物本身就是复杂曲折的。因此,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是写出故事味的前提。如优秀作文《一个天真的女孩》中的片段:

  在一个淅沥的雨天,我没带伞,只好在公交车站等车,冷得我直跺脚。一个小妹甩开手中的花伞,要送我回家,我心想:这个姑娘真好!快到家了,我向她挥手道别,她突然叫住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哥哥,帮我签个名吧,我要竞选班长,所以出来帮助别人。”我愣在那里,无奈地写上我的名字。我抬头望望天空,墨云翻飞,天一直在哭泣……

  这个片段选材典型,情节变化多姿,揭示了功利风气对校园的侵蚀,令人沉思。

  二、选择恰当的叙述顺序

  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运用顺叙,成章快速,但易流于平板单调;运用倒叙,造成悬念,能扣住读者心弦,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运用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可使情节更为起伏、完整、严密。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其效果也迥然不同。如优秀作文《心雨》,文章开头就交代了故事的结局:“病床上的父亲疲困地睁开了双眼,就着急地追问:‘孩子,孩……’倔强的泪水不断流淌。”接下来用:“将事件翻回故事的'开端”作为过渡,引出了原委:“父亲严厉而慈爱,瘦小的身躯独自将整个家扛起。凭着几亩玉米地的收入供孩子上学,他的孩子从小懂事,成绩优异,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照看好父亲的那几亩玉米地,孩子执意拿着哨棒守夜。当他看见一个黑影窜入田地时,为了父亲辛劳的成果不被窃取,对那人当头一棒,结果却使一座名为父亲的大山就此坍塌。”文章用倒叙手法,开篇设置悬念,扣住读者的心弦,再加上情感浓郁的语言,成为考场标杆作文。

  三、灵活运用艺术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情节曲折,以造成“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常运用以下手法:

  1.巧设悬念。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螺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巧设悬念一般包括“设悬”“释悬”两个环节。如作文《好奇心》的开头:“为什么?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两个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开头巧设悬念,令人疑窦顿生。读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秘揭底,得知这是奶奶对爷爷的关心、温情与爱,“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读者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深受感动。

  2.抑扬交错法。记叙文中的“抑扬”通常有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综合等形式。通过“抑扬”,文章情节跌宕,意味深长,对人物本质展现得更加彻底。如优秀作文《画》就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抑:陈述张副市长作画水平不高,孙老板看着案上那幅未画完的《奔马图》说愿出价两万五,有买画贿赂的嫌疑。后扬:张副市长嫌价格过高而不愿卖画,似在抵御贿赂。再抑:在孙老板再三请求下,张副市长答应他三天后可以取画,可见抵御受贿的防线似已被攻破。又扬:张副市长听夫人说他参赛的《百竹图》水平偏下,大吃一惊,再也没跟孙老板提拿画的事。再扬:退休后的张副市长收拾老伴的遗物,发现《百竹图》获一等奖的证书,禁不住老泪纵横,深深体味到妻子的良苦用心。

  3.结尾突转法。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吸引到这个方向上去,层层推向高潮,笔锋陡然一转,突然揭晓另一种结局。这种陡转,如奇峰突起,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即常说的欧亨利笔法。如优秀作文《绿色生活》中的片段:

  A市靠山,境内有湖,野生动物资源丰富,A市领导班子决定顺应时代潮流,打造绿色生活,建设一个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区。奠基那天,A市领导基本都来了,不料一只在附近栖息的野鸭,撞伤了翅膀,被一家晚报记者披露。第二天,环保局刘局长立即叫人去拯救那只野鸭,亲自探望受伤的野鸭,并被推选为野鸭康复后主放人,获得“爱护动物的模范”等众多名头。刘局长很高兴,决定带着家人祝贺一下。点菜时,刘局长让家人先点,最后加了一道特色菜“清蒸野鸭”……

写事的记叙文8

  训练目标

  1、了解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

  2、让学生知道写一件事要抓住重点把事件写具体。

  训练重点及难点

  重难点:

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

  训练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学习了记一件事,掌握了记事文章的要求,初步学会了列提纲,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如何将一件事写具体。

  二、示标

  1、了解记叙基础知识。

  2、学习把一件事写具体。

  三、自学展示一

  写一件事需要注意什么?

  明确:

  要把一件事叙述清楚说完整,必须要把六要素都交代清楚,可见记叙文六要素在叙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把一件事叙述完整的必备因素。

  四、自学展示二

  记事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写清了“六要素”,人们对这件事才会清楚、明白。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头等重要的,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具体。

  同学们,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文:

  学包饺子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爷爷说:“今天你们全家都来了,咱们包饺子吃吧。”我一听乐了,我最爱吃饺子啦!

  我来到桌子旁,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由于馅放得多,把饺子皮挤破了。第二次,我又重新拿起饺子皮来,这次把馅放少了,包出的饺子扁哈哈的。我又反复地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只不过饺子的姿态不同,有的像馄饨,有的像面团,有的像丑小鸭。不像妈妈包得那样立正,都东倒西歪的。

  晚上,爸爸下厨房去煮饺子,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头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好极了!

  请结合例文指出存在的问题?

  明确:

  这篇例文,突出的问题是没把包饺子这件事写具体。这是同学们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遇到写事的文章,有些同学常常是提笔无话可写,理不出思路,内容不充实,如记“流水帐”或“蜻蜓点水”,给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你看,例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就这样吗?跟谁学的,怎么教的`,教了什么,最后我怎么包饺子,完全没有写出来,因此,这篇记事作文是不成功的。

  那么,作文中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呢?

  要把一件事写具体,首先要思考客观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掌握发展过程,写的时候要把实际发展过程写完整。譬如学包饺子的过程:和面→拌馅→揪剂子→擀皮子→包饺子(拿皮、放馅、捏皮等)。写的时候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包饺子的全过程。这样,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步一步地写,不就有了思路了吗?

  其次是抓重点过程写,重点过程要详写,一般过程要略写。例文中“学包”是重点过程,应详写,然而小作者只是简单地写了“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就包起来……”,“第二次……我又反复地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这便是小作者的“学包”了。然而,妈妈怎么教的,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又怎么学的,文中看不到,更谈不上具体了。“学包”还是事物发展中的关键处,是文章的重点,也是“题眼”,应该着力写,是“主攻方向”嘛。如果细致写的话,妈妈教什么了,说些什么,怎么拿皮(是左手、右手),什么姿势,怎么放馅,放多少,怎么捏边,是轻捏,还是重些,这里技巧多着呢,费笔墨也多着呢。能把这些“怎么”写出来,“学包”不就具体了吗?

  最后就是观察要仔细,要全面了解事物。做什么事,学什么事,看到什么事,都要弄清事物的发展过程,才能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否则,所写的“过程”不符合事物的规律,事情是这么回事,你偏要那么写,写的文章也不合乎事理,就不能令人信服。例如小作者写包饺子的过程是先拿皮,后放馅,最后捏边,这是合乎事理的,说明小作者用心观察了包饺子的整个过程。如果把这一顺序写颠倒了,即使学包饺子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也不是一篇合格的记事文。

  小结:

  记叙文中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叙。记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的描绘出来,叫描写。描写要求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可参阅作文中写一个人的方法)

  五、实战训练

  作文题目:

  1、《这件事____》

  习作要求:

  <1、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来写。

  <2、挖掘这件小事中能引起大家思考的东西。

  <3、把这件事分成几步,一步步写清楚。

  2、以“我们班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习作要求:

  <1、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

  <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将经过具体化。

写事的记叙文9

  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现状。不少中学生几乎不会叙事,在他们的叙事作文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叙事文,要么是不懂叙事技巧,单纯直白地记生活流水帐,要么是叙事枯燥乏味,缺乏细节或渲染,要么语言颠三倒四,缺乏流畅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文叙事理论的缺失。

  中学作文的叙事理论基本停留在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上,比如记叙的六要素、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详略等等,这些记叙文知识虽与叙事学知识有对应的地方,但是比较粗浅,也缺乏系统性。叙事学的视角理论、叙述者理论、时间理论、情节理论、人物理论以及叙事语法等知识,比记叙文的知识更丰富、更系统,也更具有操作性。本文将从叙事学理论出发,以人物和情节为主要切入点,试图架通叙事学与中学叙事作文教学之间的桥梁,并期望通过这项探索寻求符合中学学情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记叙文写作教学途径,最终促进学生以记叙文写作能力为主的叙事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叙事情节的安排

  情节是指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叙事学中的情节观虽然是基于小说而言的,但因其在“事件”这一角度上与记叙文存在交集,所以相关理论可以移植到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行动的摹仿,所谓情节,指事件的安排。”他把情节界定为对“事件的安排”,这种安排其实是对故事结构本身的建构。基于这种认识,记叙文写作中情节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完整的事件。在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借助叙事学情节观的相关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情节”的理解,从而掌握处理情节的方法和技巧。

  (一)结构的完整性

  传统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强调记叙文“六要素”,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强调的是情节的完整性。而叙事学情节观中关于结构的完整性的论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认为,有机完整性原则是情节的第一要义,强调情节“任何一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减,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因此必须强调记叙文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学生在叙述过程中的“赘余”,会极大破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在平时训练中要重点解决学生作文中与情节结构脱节的内容的删减,增强文章情节的整体性。

  (二)布局的合理性

  在传统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记叙文布局的合理性主要侧重于叙事内容的详略,即该详处用墨如泼,该略处惜墨如金。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要倚靠体积与安排”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叙事学中情节布局的合理性更侧重于各情节要素之间的组织规律,这种组织规律在布局上主要体现为各情节组成部分的承续原则,主要表现为时间顺序的原则和因果关系的原则。从时间原则来说,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的延续中发生和发展的。我们经常说事件是一种变化过程,这无疑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因为所有事件都可以无一例外地在时间的轴线上表现出来。因果关系原则是一切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普遍原则和基本规律。先有生,后有死;先有离别,后有重逢。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前一个事件是后一个事件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事件则是对前一个事件的继承和发展。由此环环相扣,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写作中,时间原则和因果原则可以结合使用,共同促进情节的合理发展。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了解情节安排的原则,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情节的能力,在平时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围绕一个中心编故事或给出一段情节让学生续写。

  (三)安排的艺术性

  谈到情节安排的艺术性,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何为“艺术性”。要解决这一认知层面上的'问题,必须了解叙事学上的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即“故事”和“话语”(情节)。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故事”是指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情节”则指对这些素材在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实质上是“对故事内容和表现故事内容之方式的区分”,也就是说,“情节”是相对于素材的文本表达,作为素材的“故事”是一定的,而作为文本表达的“情节”却是千变万化的。通过这一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节”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记叙文写作不是对生活原原本本的“再现”,而应该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加工。在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对同一素材的不同处理方式,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理解对素材的不同艺术处理而造成的不同审美效果的差异,进而提高学生对素材的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即便是叙事也离不开人物,可以说人物是记叙文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在叙事学理论中,先后产生了许多种人物观,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功能型”人物观,主要人物视为从属于情节的媒介或执行者,将人物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其作用仅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二是“心理型”人物观,这种人物观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具有心理可信性或心理实质(逼真)的人,人物往往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真实的内心活动和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这两种人物观中,与记叙文写作中人物塑造的价值取向比较接近的是“心理型”人物观。也就是说,记叙文写作中的人物更多关注的是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心理的丰富性。叙事学理论关于人物的塑造,更多关注的是叙述形式,因此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塑造方式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章可循,游刃有余。就人物塑造的基本方式来说,主要有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两种方式。

  (一)直接形容

  直接形容是一种将人物的基本特征直接且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方式。它通常采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抽象名词、喻词对人物加以直接界定,采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刻画人物具有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的特点。在文章开头做这样的描述,不仅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得以直接展现,而且使读者能够对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能为人物在以后的情节中的种种行为寻找到根源。这种直接形容的方式在传统的叙述作品中比较常见,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常常在小故事的开头对人物做一些基本的描绘,如“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聂小倩》)作为一种叙事成规,这种方式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性、权威性和静止性,在运用中对它的采用必须是谨慎而有限的,最好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以免产生某种不均衡的效果。在记叙文中,它往往被用在开头或结尾,作为文章引起下文的“引线”或在文章结尾起总结强调作用的结论。

  (二)间接表现

  与直接形容相对,指的是不以直接指示的方式来表明人物的性格特点,而是采用各种手法来展示并以具体的表现反映出这些特点。间接表现的方式能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更加注重读者的个性化和能动作用,突出读者参与文本创造的能力,在现代的叙事作品中更为常见,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间接表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比较常见的方式有行动、语言、外貌以及对环境的描绘。

  拿鲁迅的《孔乙己》来说,行动上,最典型的就是“排”和“摸”两个动作,虽然都是付钱,但表现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排”字不仅显示出他穷酸的本相,而且也有向别人卖弄他一文不少的意味,而“摸”则说明他已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语言上,孔乙己则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如“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等,一方面显示出他显摆学问,炫耀他读书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深刻地揭示了他迂腐不堪的本质;外貌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低下,“穿长衫”则又说明他仍然自命清高,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这种矛盾的表面行为下有着深刻的意义:孔乙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已根深蒂固;环境方面,咸亨酒店的人包括短衣帮对他的取笑和嘲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冷漠和麻木。总之,作者综合运用了间接表现的四种方式,将一个心地善良,执着于功名不可得,走投无路以致沦落为社会最底层的读书人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孔乙己这一形象保持着难以忘怀的印象。

  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这两种人物刻画方式各有特色和优势,不同的作者可能会侧重使用其中某一种方式,但是就叙事作品总体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通过两者在叙事作品中的相互交融和相互组合,能够使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表现得更加完整和生动。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将上述塑造人物的方法特别是间接表现的方法,逐一进行单项训练,然后,在篇章训练中再加以综合运用,这样学生的刻画人物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语

  将叙事学相关理论纳入中学记叙文作文教学体系,是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全新尝试,也是将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纳入科学化、系统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记叙文写作实践中学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为立足点,借鉴叙事学中的相关理论,从情节和人物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学记叙文训练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将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为中学生叙事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帮助。

写事的记叙文10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些要素分析清楚,文章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2、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

  3、指导学生理清记叙文的线索。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

  二、分析综合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2、指导学生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①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落过渡。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复叠式照应。

  ③悬念。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④“抑扬”的表现手法。抑扬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可以贯串于作品整体,也可以出现于作品的局部,但作者同样根据目的与手段安排好了轻重、主从、详略,阅读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

  ⑤衬托。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

  3、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对此,教师要先举例指导分析方法,然后精选题型进行训练。

  4、指导学生归纳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从分析标题入手。二是从分析材料入手。三是从分析段首入手。四是从分析篇末入手。五是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六是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三、鉴赏评价类题型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

  3、指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开放式的联系实际的题目很多,对这类题型,教师必须让学生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要表达得自然真挚才有说服力。

  当然,无论是哪类题型的记叙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先养成熟读文章的习惯。一般来讲,教师至少要求学生把文章读两遍,做到能熟练复述文章内容为止。而且,无论哪类题型,教师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直到学生掌握这类题型的阅读方法为止。

写事的记叙文11

  “我真幸福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天真又充满雅气。原来是被爸爸抱着的、满脸洋溢幸福的浩宇妹妹。

  瞧,她有多可爱。那黑葡萄似的眼珠滴溜一转就又多了一个心眼儿;红樱桃似的小嘴吧一张一合,一首跑调的儿歌就从她的嘴巴里钻出来了。呵呵,她真可爱,就像一朵盛放的鲜花。

  她很臭美,总是挑衣服穿,如果没有一件衣服合她的心意,她就一头钻进被窝,就连用她最喜欢的洋娃娃引她,她也不理不睬。唉,她真臭美,就像一朵娇艳的花。

  她还很爱笑,喜欢用最甜美的微笑面对夸赞她的人。她的笑脸很美,嘴角轻松的向上一扬,露出四个牙齿,眼睛眯起来一半,有时还要“咯咯”笑上两声,这样的笑总是令人过目不忘。她的笑真美,就像一朵快乐的太阳花。

  其实她是一朵迎春花,当迎春花开放的时候,她就出生啦,“哇哇”的哭着,不一会儿就开始眯着眼打量这个世界了。她就像迎春花一样,迎春花有小小的`花瓣,她就有小小的手。迎春花有细细的花茎,她就有细细的胳膊。她像迎春花一样坚强,迎春花能在天气还略有寒冷的春天开放,迎接春天,她也像迎春花一样坚强,摔倒了.被打了,她总不哭。

  “你像一朵花。”

  “我像一朵花?”

  “嗯,你像一朵花,一朵多姿多彩的花。”

写事的记叙文12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价的,是无私的,是美好的。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考了88。5分,我拿到试卷时,不敢回家,生怕被骂,可偏偏老师说要签名,那可怎么办?哎,只好硬着头皮拿回家,当我回到家后把一切告诉母亲时,她不但没有训斥我没打骂我,反而安慰我,鼓励我下次考90分95分甚至100分,她还说:“倩倩,你这次虽然只考了88。5分,但我看得出来,你一定是专心致志地去做的,是吗?下次努力,你记着,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还有一次,我晚上发高烧,很难过,虽然这时在下雨,但母亲还是不顾一切冒着倾盆大雨把我抱到医院,那时,她用衣服挡着我,是我不被雨淋着,可我却在母亲手上安闲的享受着,母亲却在淋淋沥沥的雨中跑着,不一会儿,医院到了,母亲叫医生帮我打退烧针。

  打完针后,我走到母亲身边,发现她冻得直打哆唆,我眼睛湿润了,过后,母亲咳嗽了,我问母亲:“妈妈,您感冒了吗?”“没有啊,一点点而已,不要紧,对了,你感觉好点了吗?”母亲,您在这个时候还这么关心我,“好多了!”“那我们走吧!”“好!”

  母亲,谢谢您,给予我这么多的爱,让我觉得温暖,我知道,您虽然有时不免也要轻轻的骂我几句,可这不就是您爱我的一种方式吗?妈妈,我想对您说:“妈妈,谢谢您,您辛苦了,我爱您!”妈妈,您把我从一个小毛头拉扯到这么大,给我的爱,无微不至。

写事的记叙文13

  阅读记叙文,我们首先不仅要知道事件发生的要素,还要通过线索的分析,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如果能在这一基础上掌握点表现手法的分析,你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更轻松地解答相关题目了。

  把握文章关键词,整理记叙要素

  记叙文是以写人或叙事为主的文章,写人离不开叙事,事件必须有人物的参与,因此,了解每一个事件发生的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重要。阅读时,我们要养成勾画圈点的习惯,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将与记叙六要素有关的关键词句勾画出来,以便于答题时使用。

  与记叙要素有关的题目经常会这样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本文记叙的要素是什么?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

  3.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4.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回答问题1时,只需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记叙要素的顺序,把这些内容分点列举出来即可。时间和地点要根据主要事件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具体,如“大年初一上午”不宜写成“大年初一”,“北京某胡同”不宜写成“北京”。

  回答问题2时,要根据记叙要素,按“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的顺序组织答题语言。在这里,只有时间、地点偶尔可以省略,起因、经过和结果偶尔可以合并。

  问题3是在故事有两个以上人物时的提问,要准确判断谁是文章的`主人公,还要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的基础上判断,文章赞美或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主人公就是谁,回答理由时只要把文章表达的中心(主题)写出来即可。

  回答问题4时,首先要判断哪一事件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判断的依据仍然是文章的中心(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按“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即“人物+事件经过+事件结果”)的格式回答即可。

  了解文章线索,分析叙述顺序

  记叙类文章,都有一个明显的叙事线索,把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一般来说,记叙的时间变化、地点变换、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充当线索。此外,记叙类文章经常用到的线索还有“物线”,即某一物品;和“情线”,即某一种感情或感情的变化。判断线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以通过文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来判断。

  线索理清了,才更有助于你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是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叙就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故事;倒叙就是将同一事件中某个最精彩的片段或结局放到开头来写;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顺叙:使文章层次与事件发展过程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行文更活泼。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运用怎样的顺序记叙?有什么作用?”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解答。

  把握文章层次,理清记叙脉络

  我们习惯把记叙的脉络与层次称为写作思路,因此,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弄清作者写文章时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以一个中心事件为主,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按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叙述;2.倒叙类的文章往往按“引出回忆——叙述事件——抒情感想或点明哲理”的思路行文;3.插叙类文章往往按“叙述事件——插入相关内容——继续叙述事件”的思路行文。

  写人为主的文章,常常通过一个或多个事件表现某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往往按以下思路行文:1.通过一件事写人,通常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行文;2.通过多件事写人,通常按“人物整体印象——与人物有关的几个事件——对人物的评述”或“事件一+评述——事件二+评述——……”的思路行文。

  “文章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等常见问题,都能通过上面的讲解轻松解答。

  用心揣摩写法,学会分析表现手法

  以上知识,其实都是在考你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接下来,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我们常常称为“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设置悬念、先抑后扬、铺垫与伏笔、侧面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先抑后扬: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铺垫与伏笔:前有铺垫或伏笔,后有照应,结构完整。

  侧面烘托:烘托人物某一精神品质。

  对比衬托:突出人物某一精神品质,强化某种思想感情。

  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精神品质或突出某一深刻哲理。

写事的记叙文14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大。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命题趋势较为明显:内容上,设题将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大,选材的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厚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肯定有所体现。选材上,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将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的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点解析

  1、把握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时间要素和地点要素的把握,一要注意连续的时间和地点,必须注意其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间和地点间的内在联系;二要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要素、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人物要素,要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真正地把握事件这个基本要素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要素。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与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辨析记叙线索。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者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只要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根据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3、理清记叙顺序。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作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以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阅读记叙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4、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和抒情。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运用能使文章文情并茂,使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法缺一不可。描法运用得好,能将人物、事件和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的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5、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记叙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正确分析和体味记叙文中的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等作用;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对关键性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二要注意词语的感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三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6、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它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述;也可以立足于文章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对文章质疑,与作者对话,敢于就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或建议。解答时要注意的是,探究要在“吃透”语段的前提下进行,观点的创新要联系现实,质疑对话要言之有据。欣赏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是阅读能力的顶点。当然,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写事的记叙文15

  那是二年级下学期的一个下午,我们班正在上美术课。我的同桌张敏正在专心致志的画画,我呢,却讨厌的看着她那即将超过“三八”线的手臂。昨天,我俩为了一件小事闹翻了,见了面谁也不理谁。那天早上,我特意在桌子上用粉笔画上一条“三八”线。

  我斜视着接近“三八”线的手臂,心想:哼,只要你一过线,我就毫不客气。忽然一个馊主意在我的脑海中产生:雪白的衬衫与墨水……于是,我借了枝钢笔,把钢笔冒拧开,悄悄的把几滴墨水滴在线上。

  遭了!我差点叫出声来。因为太得意,一只削的尖尖的铅笔从我的手上滑下来,掉在地上,笔尖断了。唉,小刀没带,可怎么办?

  “给。”一只拿着小刀的手伸了过来,是张敏。“我……我……”我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她把小刀放在桌子上,又去画画了——她根本没有发现那摊墨水。

  我十分愧疚的拿起小刀,然后悄悄的从抽屉里拿出一块布,擦去了那摊刺眼的墨水。

【写事的记叙文】相关文章:

写人的记叙文06-24

写人写事的作文05-15

写人写事的优秀作文05-23

记叙文作文写人07-10

关于写人的记叙文04-23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记叙文_写事作文01-10

写事的周记02-21

作文写人写事600字06-20

一件难忘的事记叙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