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游记日记三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记日记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记日记 篇1
““你挑着担,我骑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一行去西边取经的故事耐人寻味,我好久就想去感受一下了,难得的国庆长假,我和妈妈一行便决定前往一次祖国的大西北。
西安之行
在9月30日的晚上,我们乘坐着wH2328的飞机从长沙黄花机场飞往西安的咸阳机场。到达了西安后,我们下榻了泷海大酒店。
我们的行途第一站是大雁塔。我们在公路上就可以隐隐约约的看见大雁塔。当我们走道大门时,一座高大挺拔的楼房耸立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大雁塔。说到大雁塔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当时唐僧去西天取经时,途中经过此地的一片沙漠。有一天,唐僧走在沙漠中,他没有水、食物,他想: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正在这时,一只大雁从他头上飞过,他就跟着这只大雁走,最后终于走出了沙漠。他为了报答着只大雁,就修建一座塔,取名为“大雁塔”。如今的大雁塔是由此传说命名的。
我们跟着旅游团,又观看了华清池。华清池是周、秦、汉、唐等历代宫延用来消寒避暑的。唐御汤遗址博物官和唐梨园遗址真实记载和展现了唐代建筑的恢弘气势和歌舞艺术的无穷魅力。
克服困难,征服华山
第二天,我们乘坐着车来到了险、陡的西岳华山。
华山分为5个峰:东、西、南、北、中峰。南峰要数这5座峰里最高的一座峰啦!它海拔有2160.5米。而北峰却只有1千4百多米。我们乘坐着缆车到了北峰的半山腰,接下来,我们就要手脚并用往山上爬了。
我爬着爬着,觉得非常的累,我想:难道我就这样放弃了吗?不,我应该靠我的毅力去战胜,坚持到最后。我咬着牙,便继续往前走。
妈妈为了鼓励我,为我买了一块“金牌”。到了山顶,我终于感受到了仙境,真是一览众山小啊!下山时,我已是要酸背痛了,但心中充满了兴奋。
母亲河——黄河
再见了又险又陡的华山,我们乘18:00分的119次火车赴兰州。
早上抵达兰州的我们,经过一夜火车的颠簸,已是疲惫不堪,虽然非常的累,但还是没有打断我们的行程,我们首先参观了黄河第一桥。
黄河第一桥是用钢铁做成的,有一百多米,是德国人于1995年修建的,如今还非常的牢固。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的源头是青海。我以前在电视里看见黄河在咆哮的样子,真想去体验一下。今天,我真的感觉到了黄河的那雄伟状力的气势。黄河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那浪花就像一群淘气的孩子,滚到岸上,与我们做游戏,它上岸失败了,又一次试,又失败了,又一次试……游了黄河我想:黄河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的水黄,水黄是因为河堤很少见到树木,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流入黄河的下游,从而导致河水污染。所以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
天下第一关——嘉峪关
迎来了晚霞,我们乘坐了火车赶往嘉峪关,10月3日的早晨,我们到达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嘉峪关是建于公元1372年,整个关城建造精巧、严谨、雄伟壮观。海市蜃楼,新城美景,隐约可见。
“西部八达岭”是悬壁长城,由内肃州各道李涵监筑,1987年重建,为黄土节筑,共有敦台三座,全长750米。整个长城的墙体倒挂,铁壁悬空,故有著名。悬壁城有漫道、垛墙、墩台,很像北京的八达岭,所以,又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晚上,我们马上回宾馆休息,因为要为明天的行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难忘的鸣沙山和月牙泉
到了早上,我们乘坐着车,从嘉峪关到敦煌市区。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睡的睡觉,唱的唱歌。我拉开了窗帘,打开了玻璃,向外望去,外面全部都是戈壁滩,戈壁滩上寸草不生,一望无际。到达了敦煌市区之后,我们首先参观了鸣沙山。
鸣沙山是一片大沙漠,一望无涯。它主要是以沙子走上去可发出声音而得名。我们骑着人们俗称的“沙漠之舟”骆驼往前走。骆驼把我们送到了半上腰,然后,我们就靠自己往上爬。我爬啊爬啊,终于爬到了上顶上。于是,我坐着滑沙板从山上滑下来,真够刺激的.。
靠着山,有个泉,名叫月牙泉,它是沙漠中的绿洲,以形状像月亮而得名。月牙泉被鸣沙山围住了,好象一件黄色的衣裳镶着一粒蓝色的纽扣,美丽极了!月牙泉四周绿。
艺术宝库——莫高窟和古城
到大西北,肯定要去看一看艺术宝库莫高窟和古城。
古城曾经被中外合资拍过许多的大型系列的电视,如:敦煌、新龙门客栈、沙漠王子……古城虽然有几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还是保存得比较好,正如电视里看见的一样,栩栩如生。古城有5条街,还有几匹战马,我选了一匹快速的马,当我坐上去时,马就啼嗒啼嗒的跑起来,我终于感受到了骑在马上奔驰的感觉。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2年(公元366年)。历时一千多年的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采塑2400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莫高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
观看坎儿井
多么好玩的敦煌啊!我们真的不想离开。但是,逝者如斯夫,我们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敦煌,赶往吐鲁番。
到了吐鲁番之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坎儿井。
被称为吐鲁番生命之源的坎儿井,有5千多公里。在吐鲁番时时都可以见到坎儿井的井口井口有几十米深,直通到地下的井水。井水干干净净,清澈见底,真不魁是生命之源啊!
驰骋南山牧场
最后,我们赶到了乌鲁木齐市。
我们首先参观了南山牧场。
南山牧场全部都是一大遍一大遍的草,几乎都望不到边。我便骑着马向前奔去。我坐在马上,往天上看去那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好象很欢迎我们。再看一看地上的小草,它们随着风摇来摇去,好象很热情地招待我们。
时间过的很快,最后一天到了,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结束了这次旅行,乘坐着飞机从新疆返航到我们的老家——长沙。
游记日记 篇2
【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门大溪候车夫,久之发,已上午矣。南十里,新田铺。其处山势渐开,正在西华山之南,回望诸岩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无复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饭于联桂铺。又二十里,过马鞍山为横石铺,于是复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岭,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对应天山,为张真人上清宫入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对“应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乌姓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岩只二十里,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岩,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岩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定计,明日分静闻同车一辆待我于上清,余以轻囊同顾仆西从间道向仙岩。主人复言:“仙岩之西十五里有马祖岩。在安仁界。其岩甚胜,但先趋仙岩亦复稍迂,不若竟竟,直接赴马祖,转而东,由仙岩、龙虎以尽上清为最便。”余益善之。
二十五日平明,饭而发。雨丝丝下,不为止。遂别静闻,彼驱而南,余趋而西。四里,至章源。四里,过一小岭,至桃源。又过一小岭,二里至石底。过水二重,俱有桥,三里,至连塘。过一小岭。二里,过一桥。又二里,铁垆坂。又三里,过香炉峰。其峰回亘三叠,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结佛庐于上。时雨大作,竟不及登。香炉峰西即为安仁东界,于是又涉饶州境矣。三里,简堂源。过一里,雨狂甚,衣内外淋漓。三里,过新岩脚,而不知岩之在上也。从其东峡穿而北入,见其西崖下俱有横亘之岩,飞瀑交洒于上,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已而令顾仆先探其北,不见影响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复还探其南,见南崖有户掩竹间,以为是无误矣,亟出而趋其上。岩虽高敞,盘亘山半,然石粗窍直,无宛转玲珑之致。时已知其为新岩,非旧岩也,且岩僧虽具餐,观其意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趋下山。又踯躅雨中,西一里,转而北入山峡。峡口巨石磊落,高下盘峙,深树古藤,笼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峡而入,其崖东西并峙,北连南豁,豁处即峡口,而连处其底也。马祖岩在左崖之半,〔即新岩背。〕其横裂一窍亦大约如新岩,而僧分两房,其狗窦猪栏,牛宫马栈,填塞更满。余由峡底登岩南上,时雨未已,由岩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帘环映于前,仰视重岩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向迩接近,皆其畜埘shí窝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众作法法事,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令僮以所赍jī携带米具就炊,始辞无薪,既以细米易,而成粥竟不见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东一里,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昌东门宿。
【译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别,不再有破裂分开的痕印了。又行十里,在联桂铺吃饭。又走二十里,过了马鞍山为横石铺,从横石铺后又进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岭,下了岭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对着应天山,是进山到张真人上清宫去的起始处,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对于“应天”而言的。
这天夜里,姓乌的旅店主人告诉我:“这里南面到上清宫二十五里,而西面到仙岩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宫后再去仙岩,也有二十里。不如就从这里前往仙岩然后再去上清宫。”我很赞同他说的,于是定下计划,明天让静闻坐一辆车到上清宫等我,我和顾仆轻装向西从小路到仙岩。旅店主人又说:“仙岩西面十五里有个马祖岩。〔在安仁县界内。〕马祖岩景致极佳,假若先奔赴仙岩后又到马祖岩也同样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马祖岩去,然后折向东,由仙岩、龙虎岩最后游览上清宫最为方便。”我更加赞同这个建议。二十五日天大亮时,吃了饭就出发。满天潦檬细雨,一直不停。告别了静闻,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过一座小山岭,到桃源。又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到石底。渡过两条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桥,走三里,到连塘。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越过一座桥。又走二里,到铁沪板。又走三里,过香炉峰。这座山峰呈三层旋绕,南面从上直往下破裂开,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上面构筑了僧人的小屋。当时雨下得很太,竟然没能攀登。香炉峰的西面就是安仁县东界,从这里起又步入饶州府境内了。走三里,到简堂摄。走一里,雨下得很猛,内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经过新岩脚,然而不知道岩就在路上面、从新岩东面的山峡往北穿越,见此岩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横亘的岩石,岩石上飞瀑交洒,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到岩石间去避雨,并剥开橘子、袖子当午餐吃。旋即叫顾仆先到岩北面探寻,但没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寻,见到南面山崖间有户人家掩映在竹丛中,我以为那是马祖岩无误了,赶忙走出避雨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岩洞虽然高而宽敞,盘亘在半山间,然而石质粗糙,洞穴平直,缺少曲折玲珑的意态。这时已经弄清它是新岩,不是旧岩,并且看出居住在岩洞间的僧人虽然备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离开的样子,于是我们赶忙出了岩洞,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时走时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进入山峡中。山峡入口处众多大石头杂沓地堆叠着,自高处到低处盘结耸立,深树古藤笼罩在上面,很是雅致,由峡口进去,东西两边崖壁对峙,山峡的北端山崖连接而南端敞开,敞开处就是峡口,而山崖连接处是峡底。马祖岩在左边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岩的反背。崖壁间横向裂开一个洞,也大略如同新岩的那个洞一样,僧人分住在两间房子中,岩洞中狗窝、猪栏、牛圈、马棚,填塞得满满的。我从峡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岩,当时雨未停止,从岩下行走,洁玉般的水流交相飞舞在岩外,洁玉般的水帘环绕辉映在眼前,仰视重叠的岩洞上面,栅栏飞架在空中,以为必定美妙至极。等登上去,却坑脏腐臭得不可接近,J'L乎都是些牛马猪鸡的栖息处所,而人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黑暗得如同地狱。当时我衣服很湿,而且天将要黑下来,岩洞南边的房子中正汇集众人作法术,拒绝接纳客人,北边的房子也是一样,要找一个躺卧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许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个石完躺卧在其间。叫童仆用随身带来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饭,僧人先是推辞说没有柴禾,后又用细米换了我们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见不到一颗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时起来,又拿米做饭,那僧人仍用细米调换、我们将就着吃了些就出发。仍然从山峡北端时山崖连接处下来,我让顾仆先走出峡门口,自己一个人转往西登上山崖。岩洞也如马祖岩一样横向裂开,但没有马祖岩深,不过也没有马祖岩那样各种污秽之物到处填塞的情景。我从岩洞边一直奔向南面,路断绝的地方崖壁被凿开,到了岩的边缘处,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有个洞贯通山峡显露出来。越过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两条,‘条顺山崖往北去,一条顺山崖往南去,两边崖壁夹峙,中间便形成了一条线。那条线中间的东边崖壁下面,又破裂开形成岩洞,它也如马祖岩一样呈横向,然而清新洁净,深邃幽远,我忽然觉得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岩洞外面的崖壁与对面的崖壁,都下坠百丈,上插千尺,两边相隔仅有咫尺,而且都是横向裂开,如重重高楼一样深邃。只有最北面很开阔,我以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开处虽然露出天空的光明,地势却更加高峻险要,陡峭弯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实在是大自然中非常僻静险要的一处地方,而这不就是所说的“别有洞天”的那种地方吗?又回到洞门口分路处,仰头观看洞的上层,凌空飞突的岩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无法攀援。我从洞南边的路转到山峰侧面往上爬,飞阁高悬,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块天地。当时顾仆已经在山峡下边等了我许久,于是穿过那个贯通山崖内部的洞,仍然往东到了山崖边缘,想寻找道路下到峡口,然而没有找到路;顺来时的路沿山崖抵达北端山崖连接处时,顾仆见我许久未走出山峡,又大声地连连呼喊着找了过来。于是和顾仆一同出了峡口,往东南走四里,经过南吉岭。遥望岭东面,乱山横翠,那并列耸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为高峻,那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岩,最为秀丽;而从近处俯瞰岭下,那尖峭地插立在平坦的田块中,四面笔直向上耸起的,是喝石,最为峻峭。走下南吉岭,就看见一条大溪从东面流来,直逼岭脚孟这条溪发源于沪溪县,经过上清街往下流。于是从溪北岸溯溪流,向东南走四里,到达竭石下面。仰望这块石头高大弯隆,虽然它向上逐渐伸展而变得宽阔,然而却更加陡直,显出孤柱撑天的态势。它下面有个褐石村,此村在安仁县的'东南边界;渡过溪往南走为沥水,这条山溪的岸上住着几十家居民,从这个村庄开始又属于贵溪县地。又往东走五里,直抵达排衙石的西面,这里是渔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纸为业,村子的东面濒临一条大溪。顺大溪向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于是停下来投宿在这里。二十七日从蔡坊渡渡过溪水往东走一里,为龙虎观。从观后走一里,为水帘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为兰车渡。再走三里,为南镇宫。往北而后折向东走一里,渡过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长。往东走一里,为真人府。往南渡过溪水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岭,那岭叫胡墅岭。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冈山,它是金勤县的东界,从这里便进入了抚州府境内。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居民都姓江,这天就投宿在这里。
二十八日从孔坊走三里,为郑陀岭。七里为连洋铺。十里为葛坊。十里为青由铺。〔有一条石梁水,流往邓埠。〕十里为茅田,这里就是到抚州府的路。下一座岭为五里桥,从此处起水才向西流往许湾,桥南有座庵,庵旁边有个阁,是人们迎来送往的场所。再往东南走,进入金勤城。城东西长两里,我们由东往西走出城,城北门是到抚州府去的路。城外东北面为黄尖岭,它就是出产金子的地方,志书上所称的金窟山。〔在城东面五里〕黄尖岭的西面是茵陈岭,茵陈岭的一条山冈往西延伸,是五里桥北面的分水山冈。位于金窟山东南边、环绕在域南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这座山上。如今称朱干山。〕金窟山、茵陈岭从北、东、南三面环绕县城,就是所说的“锦绣谷”。只有县城西南面略微缺开些,一条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许湾桥才能够航船。朱干山的南面有山峰高高耸立,也是从东北绕往南面去,那是刘阳寨牟滁岭,它的东面为沪溪,西面是金黔县的大塘山,我怀疑就是志书上所称的梅峰。〔再往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从大塘出发。对着大塘的,东面是牟称顶大山。往南走十里为南岳铺,又往西南走十里为贾源,又走五里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为后车铺,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为界山岭。〔又叫韩婆寨。〕下了岭走二里为到沪溪县和建昌府的分路处。又走二里为大坪头,从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为横坂铺扩又走五里为七星桥。又走五里为潭树桥。再走十里为梧桐隘。揭阳没有渡口,到建昌府东门才投宿。
游记日记 篇3
今天,我们去了白马寺和龙门石窟。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个佛教寺庙,我在里面看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建筑,人也是很多。龙门石窟是一个很大的石窟,有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中间还有一条河叫伊河。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的墓也在那里。
龙门石窟保留的不是很好,有很多佛像都已经看不清了,不像麦积山保留的那么好。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游记日记4篇03-06
有关游记日记3篇04-04
【推荐】游记日记4篇03-17
【实用】游记日记3篇03-19
【精品】游记日记三篇05-06
精选游记日记集锦六篇02-27
有关游记日记四篇03-05
实用的游记日记三篇02-27
实用的游记日记四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