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初中说明文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特别是其中的说明文,更是常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法的介绍事物、解释事物的文体。要求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如定义、分类、举例、数据、图表等。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自然初中说明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自然初中说明文1
大自然给了人们很多启示,今天我要说的是蜻蜓给人们的启示。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产生局部气流,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上升。它们可以在小推力下飞行,不仅可以向前飞行,还可以向后和左右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飞行简单,只需两对翅膀拍打。科学家仿照蜻蜓成功研制了直升飞机。飞机高速飞行时容易振动,甚至可能折断机翼导致事故。蜻蜓在高速飞行时稳定,因此人们在飞机两翼加上平衡重锤,解决了振动问题。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研制了一个四叶驱动的机动机翼模型,并在风洞内进行了测试。另一个模型尝试安装更快频率的翅膀,达到每秒18次震动的速度。这个模型采用了可变可调节前后两对机翼之间的'装置。研究的目标是研究“翅膀”驱动飞机的性能,以及与传统螺旋推动器驱动飞机的效率比较。
从蜻蜓的飞行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启发,从而也从中得到了一个创新。
大自然初中说明文2
自然界,雨,是一抹奇丽的色彩,雨:有如轻纱一般朦胧的细雨,这朦胧,是最美的,有哭泣着的暴雨,眼泪流到地上,怎么也收不回来,那也有脾气暴躁,轰隆隆的发泄声响个不停,时不时还吐出一道闪光的雷阵雨。我是绵绵的'春雨,每天轻轻地来,轻轻地去。
来到了一片山林里,我按耐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下起了一场春雨,这像是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岩石变成了架子鼓,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地,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支支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调皮的我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草丛里,告别了山林叔叔。
春姑娘走了,夏婆婆跟了进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田野里,让这些农作物们没了水,天天低下头给人鞠躬,像是在乞讨:“给我一点水吧!我要渴死了。”我随着风飘了过来。在田野里,我向稻子、麦子们倾吐着我的心愿,想让它们快快成熟,为人类做出贡献。也为它们提供了解渴的水。
告别了我的朋友们,上了云伯伯的免费“汽车”,我搭乘着云伯伯的免费“汽车”,来到了一片森林里,纯天然的美景吸引眼球,这时候,布谷鸟在树上唱歌,歌声委婉而又动听,那声音,比人类的音乐都好!我听完一首歌曲,布谷鸟的喉咙变得沙哑了,我挥挥手,跟云伯伯告别,在这里把水不遗余力地分给这里的动物,植物们。不过一会儿,布谷鸟又唱起了动听的歌声。
一场小雨过后,碧空如洗,一尘不染,蔚蓝色的天空变得更美了。
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应当尽职尽责,给每一丛旱了的草地水喝,给需要水的动物灌饱。
大自然初中说明文3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
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分)
4.选文中加点的“前者”、“后者”各指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
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至少说出2种)?并各举一列。(3分)
参考答案:
1.“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的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
4.“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5.略。
【大自然初中说明文】相关文章:
初中说明文02-04
初中说明文范文04-14
初中说明文[热门]12-30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06-28
初中生说明文02-06
初中说明文:玉手镯01-19
初中生说明文(集合)02-26
初中生说明文(范例15篇)04-20
满分初三说明文作文_说明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