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明文阅读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
人类未来在方舟——移民太空
①如果说20xx年世界末日真的降临,人类怎么办?正如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警告的那样,人类若不能在未来两个世纪内移民外太空,就会永远灭绝。人类能长久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搬离地球,居住到别的星球上。霍金说:“人类遗传密码中携带着自私与侵略本能,这在过去曾是存活的优势,但人类很难在未来100年内避免灾难,更不用说未来1000年或100万年。”
②说到移居,火星早已成为不二之选。因为火星不仅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外行星,而且自然环境也最接近地球:火星上有大气,也有季节的变化。并且火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这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元素。虽然火星上没有氧气、气温极低、辐射较大,但科学家设想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的气体构成,以适合人类居住。有乐观者认为,用现有的科技绿化火星可能只要几百年时间,到时候人类携带着特殊呼吸装置就可前往居住。
③除了火星,我们还可以选择移居太阳系外的Gliese581c星球,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5倍,表面温度大约在0-40℃之间,地表可能存在液态水流,凭借这些与地球相似的条件,这颗新星被科学家誉为“宜居星球”。
④人类移居了,动植物兄弟当然也要移居。美国的“拯救文明联盟”的组织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物的DNA“备份库”,里面不仅存有所有动植物的DNA,还包括地球上各类人种的DNA。此外,库中还将建造“终极图书馆”,用以保存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如果有一天,地球生物毁灭,就可用存有的DNA,在其他星球重建家园了。
⑤找到了“新家”,可是我们要怎么搬过去呢?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或许能帮我们找到太空中的方舟——时空隧道,通向外星球。
⑥时空隧道也就是虫洞。霍金说,虫洞就在我们周围,只是小到肉眼无法看见。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通过虫洞,就等于钻了时间的空子,进入时空隧道。
⑦时间就像是一条河流,在不同的地段会有不同的流速,在有些地方会过得更慢,而在另一些地方会过得更快,这正是实现通往未来之旅的关键。比整个银河系还要重的超大黑洞可以更为明显地降低时间流逝的速度。霍金说,这种超大黑洞就像是一部天然的时间机器。如果一艘宇宙飞船进入超大黑洞内执行5年任务,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已过去了10年。如果人类能利用好这种时间差,那“时空旅行”就不只是梦了。
⑧如果能够建造出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最快的法则,而致使舱内的时间放慢。宇航员以这种方式飞行一个星期,地球上的时间就过去了100年,从而实现通往未来之旅。
(选自《奥秘》20xx年第三期)
1.给月球DNA“备份库”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新家”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提出的“时空旅行”理论能让我们找到哪几条通往太空的方舟——时空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的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介绍你发现火星和地球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人类想移居火星,那么科学家还要在哪些方面对火星进行改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美国的“拯救文明联盟”的组织计划在月球上建立,存有所有动植物的DNA,还包括地球上各类人种的DNA及保存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终极图书馆”的“备份库”。
2.特殊称谓,具体指文中的火星及Gliese581c星球
3.①虫洞,②黑洞,③光速飞行
4.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首先引用霍金的话告诉我们搬离地球的紧迫性,然后指出火星及Gliese581c星球都将是人类的“宜居星球”,成为“新家”。最后告诉我们如何通向外星球。(言之有理即可)
5.相同之处:火星上有大气,也有季节的变化。并且火星的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这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元素。改造之处: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的气体构成,用科技绿化火星,研制特殊呼吸装置等。(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2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1.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2.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 ( )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答案:
1.B
2.D
3.C
答案解析:
1.B 题干要求是“植物睡眠”,根据原文意思,只有B项符合“睡眠”这一特点。
2.D 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兴奋物质”,此谜得解。
3.C A项控制的是“配糖体的合成分解”,而不是“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项铁扫帚的配糖体夜晚水解。D项“绿色”农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3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0万个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旁,日夜不停地从事焊接、油漆、抛光、安装等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在巴黎地铁车站内,一对机器清洁工天天在打扫卫生,它们用履带行走,还可以上下楼梯。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在日本,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高楼机器人用它们脚下的吸盘牢牢地“站”在大楼的玻璃墙面上,进行擦玻璃窗的危险工作。在美国,机器护士小姐已经在医院里代替护理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性工作,如送衣、送饭、送药、送病人及护理人员需要的一切东西。更神的是侦探机器人,它体积极小,行动方便,简直可以无孔不入。它嗅觉灵敏,不仅能嗅到埋藏于地下的炸弹,还能发现核技术装置的位置,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它还能带上摄影机,深入敌巢或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物中,向远在安全地带的人传送图像及情报。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还制造出了一些会走路、看书、写字、听话和说话的机器佣人,它们能认识自己的主人。早晨主人起床时,它会礼貌地问安,然后送上早点,主人不在家时它能按主人的吩咐熟练地料理各种家务,主人回来时,又有礼貌地迎接,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
但是,无论机器人怎么聪明,它的智慧都是人类编好程序输入它的电子脑袋的,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8.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机器人主要从事哪些类型的工作?
9.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0.作者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8.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危险性的工作、服务性的工作、紧急情况下的工作、家庭服务工作。
9.举例子、列数字,如: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
10.言之有理即可。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4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说明文阅读原文
①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地方报上,有一幅特大号彩色图片,教人在狭窄的卧室摆设一盆“顶天(花)立地(板)”的植物,还撰文介绍,说这样做可以“让春天在家中绽放……”
②这盆巨型的有毒植物称为痕芋头,摆设在卧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无异于“引狼入室”!
③根据《广州植物志》,痕芋头(又名野芋头)等天南星科植物,含多种对人有毒的酶,若其汁液触及皮肤,轻者痛痒难忍,重者则全身过敏。若误入口中,会导致舌头肿胀,麻痹失音,直至窒息死亡。与这种有毒植物密切接触,朝夕相处,更不利于健康……
④另外,最近英国一个研究睡眠的医学家小组,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认为:卧室摆放绿色植物也不利于人们睡眠,原因是房间中绿色植物同人争夺有限的氧气。
⑤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由根部吸收进来的水和由叶片上的.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因此,白天绿色植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
⑥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大致相当于250~1000瓦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显示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深夜又没有一丝光线,植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人们又习惯于关门睡觉,甚至有时连窗户也关闭了,卧室空气不够流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
⑦专家认为,在卧室不宜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一定要摆设一些植物装点卧室时,建议使用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稍加点缀即可,没必要将斗大的卧室装点得花枝招展,更不能在卧室摆放痕芋头、万年青、曼陀罗、胡敏藤、一品红、夹竹桃、虞美人、郁金香等有毒植物。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说明文阅读题目
1. 阅读选文,说说对付卧室内“绿色杀手”的有效方法有哪些?(3分)
2.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材料中卧室内盆花导致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的原因(5分)
【链接材料】
据《健康报》报道:20xx年11月初,哈尔滨一户人家担心花木晚上受冻,将阳台上的十几盆花搬入卧室过夜,翌晨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卧室内的盆花所致。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说明文阅读答案
1. 不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稍微点缀一些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和肉质植物。(共3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当光照不足时,植物就会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深夜,卧室里没有一丝光线,十几盆花就会吸入氧气,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再加上天寒窗户紧闭,卧室空气不流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浓度降低,导致三人缺氧、二氧化碳中毒。因此,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共5分,联系文章2分,结合材料2分,顺畅表达1分)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5
①“一台电脑实际上就是一枚生态炸弹!”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大声疾呼。
②生产一台电脑大约要消耗1.8吨燃料、水和化学物质等资源。生产与电脑相关的元件,如芯片则必须在高度清洁无尘的车间内进行,连使用到的水也要经过特别处理。可见,生产电脑消耗的资源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大。统计数字显示,生产电脑所需的化石燃料是电脑本身重量的10倍,而生产汽车和电冰箱所需的燃料只有自身重量的2倍。更令人担忧的是生产电脑显示器、芯片、印刷电路、塑料机壳等配件时,使用了大量有毒物质如石棉、砷、汞、铅、含溴防火材料。电脑工作温度升高时,这些有毒物质有可能散发到大气中,损害我们的健康。
③电脑配置还包括一些看不见的隐形“配置”,如石棉、砷、水银、铅、放射性物质等等。它们就隐藏在显像管、电子电路、机壳和主板中。电脑报废后,这些有毒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它们随时可能变成我们身边的“生态炸弹”。
④正因为电脑中存在这些有害物质,所以,电脑垃圾更难处理。如果采用焚烧的方法,必将直接污染大气、水源,甚至引起人员中毒;如果采用深埋的方法,有毒物质还将慢慢渗透出来,污染地下水层、庄稼和人,仍可能惹出大祸;如果回收处理,由于代价不菲,此项工作进展缓慢。美国IBM公司为处理报废电脑支付的费用是30美元每台,回收公司却觉得无利可图。所以,大部分国家的电脑垃圾不是废物利用,而是直接被送到垃圾站,甚至非法走私到第三世界国家,电脑就成为“生态炸弹”。
⑤测试表明,打印机、显示器、遥控器、摄录像机等所有电子产品在工作时,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各种电子设备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都有大量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电子雾。这种电子雾充斥在空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容易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头痛、失眠、健忘等各种不良症状。
⑥电脑中的“隐形杀手”到底有多少,现在仍说不准。
1、 请从下面备选句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填在第②段横线处,并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备选句:
A 如果生产一台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电脑,就可能消耗240公斤化石燃料,1500公斤水和22公斤各种化学物质
B 即使是生产一台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电脑,也需消耗240公斤化石燃料,1500公斤水和22公斤各种化学物质
答:
2、 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当前电脑垃圾处理现状的认识。(4分)
【材料】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充斥着数不尽的废旧电脑加工点。根据国外研究人员分析的结果显示,每一吨的电子板中,通过简单的提炼就可以分离出286磅铜、44磅锡、1磅黄金以及银、铬、铂、钯等少量的贵重金属。那些加工点缺乏必要的处理设备和科学环保的处理工艺。一块计算机主板只是简单地往酸碱溶液里一丢,然后把被溶解下的金属拿走就算完成了对主板的处理。
答:
参考答案
1、 选B句。B句强调生产一台普通电脑就需消耗大量……量的资源浪费,有好多更有价值的金属元素没有被回收,(2分)而且简单的处理,会直接给环境带来污染,损害人们健康,成为我们身边的“生态炸弹”。(1分)
2、略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6
生命,如果单就它的个体来看,即使是巨如恐龙,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也微小得多。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因为生命可以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一只雌白蚁每年能产卵100万个以上,而在生物中,白蚁还不是繁殖力最强的。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 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大。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如果没有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要。
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细菌的作用,枯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细菌还使空气中的氮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某些细菌还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造成石油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正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由于水温变化等原因,会突然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在海底,最后成为石油。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植物在变成煤的过程中,也得力于某些厌氧细菌的工作,它们将植物体内的氧气、氢气排除掉,使碳保留下来。某些“吃”铁的细菌,使本来存在于水中的含铁物质改变性质,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能量以求得生存,同时使这些含铁物质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很大的铁矿。这种“吃”铁细菌在今天的湖泊、溪流中有时也能见到,它们的集合体像赭黄色的棉花。锰矿的形成也有细菌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生命的力量虽然巨大,但有时也是盲目的,这些盲目的行为会毁灭生命自身。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出现后,开始注意到了有目的地引导生命活动为人类服务,但如不能从总体上认识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结果还是会带来不利于自己的后果的。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生命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要微小得多。
B.鲸和鱼类都是靠着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而生存繁衍的。
C.细菌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
D.石油、煤、铁、磷等都是由微小生物生成的。
15.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微小生物的巨大作用?(3分)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从中找出两种并举出具体的例子。(2分)
17.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5、答案:三个方面: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16、示例1:列数据—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出近 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土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示例2:举例子——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繁殖几万亿个。
示例3:作比较——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
(答对一个说明方法且举例正确得2分,只答出说明方法不得分。共4分。)
17.示例:在“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中,“某些”一词表明并非全部,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共2分。意思对即可。)
18.示例:人类在农业生产中过度地使用农药,使得许多对于农作物有益的昆虫大量减少,甚至灭绝,造成生态失衡,同时还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类的健康。
(共3分。意思对即可。)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7
阿碧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和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当地的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④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⑤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摘自20xx年5月《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温度增高,时间增加,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溶解量会越大。
B.重金属元素锑一旦被人体摄入,就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C.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
D.专家认为,在塑料瓶加工过程中所加入的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对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B.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打比方 下定义 D.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3.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连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塑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用塑料袋或者塑料瓶来装运各种物质。但是,很多塑料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而且,一般来说,一个塑料袋或者塑料瓶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降解。此外,80%的塑料袋或塑料瓶是无法回收的。所以,限制塑料的使用成了人们一个共同的认识,我国也推行了“限塑令”。
(1)为什么说塑料瓶装水可能“不干净”?(2分)
(2)我国为什么要推行“限塑令”?(2分)
答案:
1.B
2.A
3.(1)答案一: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同瓶中的水溶解可能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元素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名为双酚A(BPA)和化学物质;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共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答出1点给1分)
答案二:塑料瓶中的塑料可能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瓶装修矿泉水经常被细菌笔真菌污染。(共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答出1点给1分)
(2)因为:①制造塑料的原料要消耗大量石油;②80%以上的塑料袋或塑料瓶是无法回收的;③塑料袋或者塑料瓶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降解;④很多塑料含有污染性的化学物质。(共2分,以上4点答出3点给满分,答出2点给1分)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8
臭氧层
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
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
地球的表面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在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
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O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味的气体,重量为空气的?1.72?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的形式。在离地表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20~30千米的高度浓度最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臭氧层”。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也不过形成只有3毫米厚的一个层。臭氧虽很稀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紫外线UVA它却一点也不吸收,全部让其到达地表。正是由于臭氧层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
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卫星监测察明,从1969~1986年,北纬30°~60°,大气中的臭氧减少了1.7%~3%,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冬季臭氧损失约6.2%。要知道,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2%。要知道,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9.下面对这篇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说明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
B.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
C.本文说明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臭氧层遭到破坏的情况,并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
D.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
10.文中第一段看起来似乎与文章没多大关系,是否可删去?为什么?
11.简要概括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
12.把臭氧层称为“盔甲”,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指什么?
13.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讲究分寸,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在句后的括号内。
A.表示估计 B.表示程度 C.表示限制
(1)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
(2)冬季臭氧损失约6.2%。( )
(3)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14.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佳标题,它是( )
A.臭氧层
B.地球的保护层
C.“盔甲”
D.地球的“盔甲”
(二)9.解析:A、B、D三项概括得都不全面。
答案:C
10.不可以。因为这一段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臭氧层的作用。
11.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气流进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
12.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
13.(1)C (2)A (3)B
14.D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9
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
答:
2、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D、平行式议论:
3、写圣母殿的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到
说明的;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是由到说明的。
4、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为什么?答:
阅读答案:
1、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2、……扭柏“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的形象。如果换成“卷”,就不能表达出这一效果,与原文不相符,不符合实际,所以不能替换。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0
GPS如何锁定你的位置
①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军方首先研制的,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和测速。那么,GPS是如何锁定位置的呢?
②GPS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空间部分,也就是卫星系统;一个是地面用户设备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手机、汽车等里面用到的部分;还有一个就是地面控制系统,它主要用来监控天上的卫星。
③首先,GPS系统要用到卫星。这些卫星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0200公里的高空之上,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轨道倾角为55°。这些角度和位置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一分一毫都不差。至于为什么要把卫星分布得这么均匀规则,那是因为这些卫星相当于一个坐标,每颗卫星都接发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对地面GPS用户计算方位非常重要。
④其次,GPS系统要有用户设备。在每个用户的GPS设备中,都配有一块芯片,这个芯片本身就带有运算功能。当用户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说想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那么GPS系统就开始运行。先是搜索天上卫星的位置,看用户所处的位置有几颗卫星存在,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从而计算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计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一般至少要搜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可以。当然,如果能搜索到更多的卫星,计算就会更精确。
⑤同时,GPS系统还离不开地面控制系统。因为卫星的运行也是受到地面控制的,如果发生一点偏差,对地面用户的定位都会产生很多影响,所以必须要实时对这些卫星进行观测。
⑥GPS系统运用的信号是较弱的那种无线电波。不但比收音机的信号弱,而且比手机通讯的'CDMA的信号还要弱许多。影响无线电波信号强弱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电波的频率、功率、编码等。根据不同的电波,其信号的强弱也就不同。一些信号强的电波是因为它们的穿透力比较强,比如收音机的中波电信号,就能穿透水泥墙体,所以在室内我们也能收听到电台节目。而GPS的信号穿透力就不强,通过墙体后就基本衰减得没有了,所以在室内就可能接收不到GPS信号了。
⑦现在,GPS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轮船、飞机、汽车、手机……都用到了GPS。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它已经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选文有改动)
18.简要概括②~⑥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知识,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张凯同学在卧室想用手机中的GPS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怎么也找不到。他就跑到楼下,GPS很快显示了信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1)结合原文知识,分析原因。(3分)
【材料二】
现在的GPS汽车导航仪其实在硬件上的差异并不大,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里面设置的软件和地图。软件是用来接发信息、计算数据和规划路径的,地图是提供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与软件脱离不开,即使有最好的软件,但没有详尽的地图数据,这个系统也没有用。
(2)结合原文知识与材料内容,说说选择GPS汽车导航仪的标准。(2分)
答案:
18.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GPS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信号的特点。(共3分,每点1分。)
19.示例:(1)因为GPS系统运用的……(2)要点:①能接收到更多的卫星信号;②计算数据的速度快;③规划路径能力强;④地图数据精准详细。(共2分。每两点1分)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课文《苏州园林》
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
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辉相映。
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旅游行踪的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
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
C、围绕“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2
森林医生——啄木鸟
一个医生嘴巴尖,天天出诊到林间;
敲敲听听多仔细,要动手术把头点。
上面这个谜语猜一种动物,谜底是啄木鸟。可是起初我不但猜不中,而且人家揭了谜底后,我还不懂为什么把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后来我随一支森林科学考察队去林区调查研究,通过一位生物学家对啄木鸟的介绍,和我自己对它的观察,我才真正认识到,“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
啄木鸟每天都起得很早,起身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树木“检查身体”。它用嘴将一棵棵树从根到梢笃笃地轻轻敲打一通,听听有没有空声。经验告诉它,敲打时如发出空声,树干里面一定有虫,就立刻“动手术”。它的嘴长而直,末端尖锐,不但能啄破树皮和腐败的树干,而且能啄开坚硬的木质部;它的舌骨很发达,包围着头骨,舌骨起着特殊的`弹簧作用,能使细长的舌条伸缩自如;舌面富含黏液,能把树中昆虫的幼虫和虫卵粘住;舌端生有向后倒长的小钩,能钩取树中较大的昆虫。它的鼻孔上覆盖着保护性的刚毛,可以防止碎土屑飞入鼻孔。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工作时总是围绕着树干螺旋式地向上攀登,这样既可避免重复劳动,又不会有所遗漏。啄木鸟就凭着这套完备的“医疗器材”和独特的“医术”,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树木健康地成长。
由于长期过着树栖生活,啄木鸟的翼变得既短又钝,不适于快飞和远翔,只能在林间通道或林中旷地作短距离滑翔,但是它的足趾却特点强劲有力,趾的排列也不像一般鸟类那样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而变成二趾向前,二趾向后,而且具有锐利的钩爪,因此即使攀缘在笔直的树干上也不会滑落下来。此外,它的尾羽强韧坚直,羽轴特别粗硬,有弹性,可以当做支柱顶住身体,与两条岔开的腿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增加了悬立时的稳固性。
13、本文为什么将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2分)
14、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2分)
15、文中说“它(啄木鸟)的操作路线也很科学”。请回答:啄木鸟工作时的操作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说这种操作路线是科学的?(3分)
答:①第一问:。
②第二问:。
16、文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①说明方法:
②作用:。
17、从节选的文字看,还不足以说明“‘森林医生’这个称号,啄木鸟是当之无愧的”,如果让你续写下文,你认为还应写进哪方面的内容?(3分)
答案
13、因为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
14、引出说明对象,形象生动,增强……特点。
17、本文未曾提到的有关啄木鸟的内容均可。如“啄木鸟捕食森林害虫的相关数据。”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3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的技术》)
4.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B.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B.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B.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参考答案:
4.C
5.B
6.D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本题的四个选项都出自文本第二段。C项“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有误,文中第一段的表达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修正”和“选择”是两个概念,选项偷换概念。A项对应的句子在第一段的开头,“‘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B项是对“‘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和第一段后半部分内容的整合概括。D项,是对第一段“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的概括。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C就是在对第一段内容概括的过程中将文中的“选择”换成了“修正”,故错误。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B项,“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错误,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并不是选项所说的“像牛顿一样”。A项是对第二段“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这句话的概括;C项是对第二段后半部分的概括;D项是对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概括,“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是对文章第二段的概括,概括的过程中将“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理解成了“都能像牛顿一样”,故错误。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全文内容的理解,结合着部分相关语段的理解,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比较,做出判断取舍,答题区间主要在结尾语段,D项,“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错误,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文章说的是“不必从头学起”而并非选项所说“使用简单方便”。,A项是对“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和“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这两句话的概括;B项是对第二段“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这句话的概括;C项是将上文的内容和最后一段“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进行融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偷换概念,把“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等同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4
动物的弄虚作假(10分)
①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繁衍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②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喜欢装死的狐狸,其装死的技艺更高。一次,一只狐狸被猎人击中,它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瘫软,一动不动,猎人以为狐狸已死,就暂放原处,转到他处行猎。待到归来收拾猎物时,狐狸早已溜之大吉,猎人上了狐狸的当。
③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决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缘故。
④栖息在北极圈内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雷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雷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萧瑟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⑤见过竹节蝗、木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州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飘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⑥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⑦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决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掩饰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本文节选自《阅读与欣赏》,有删改)
10、文章中,列举了动物“弄虚作假”的形式有:装死、_______、______、 、行诈术五种。(3分)
11、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本文首尾呼应,揭示了动物弄虚作假的本质。
C、文章除了采用了说明的方式外,还采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
D、最后一段告诉人们,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可以像动物一样弄虚作假。
参考答案:
10.断足截尾(或分身术)、变色、拟态
11.举例子;(1分)画线句子列举了狐狸骗猎人而逃生一例,(1分)更加具体有力地说明狐狸装死的技艺高强,增强了文章的说明力和趣味性。(2分)
12.D(最后一段在于告诉人们要注意动物弄虚作假的本质,并非告诫人们“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可以像动物一样弄虚作假”)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15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15、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会活动”
等方面,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三例,表述要清楚完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指纹的采集、识别及运用。(说到采集、识别或指纹识别及运用即可。)(3分)
16、分类别、举例子、列……活人,或她的手指已不像活人的手指了都对。)(2分)
17、①用指纹指令开门。②利用指纹密码划卡消费。③利用指纹密码设计个人专用手机。(3分)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逝去的书信阅读答案09-13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06-28
满分初三说明文作文_说明文01-10
月亮说明文02-27
手机说明文02-18
电视说明文02-18
学生说明文02-19
电脑说明文01-15
鸽子说明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