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书信吧,借助书信人们可以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相信写信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
尊敬的家长:
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一直是个令学校和家长纠结的问题。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xx年9月1日起施行。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将实现有法可依。
《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
二、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1)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2)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
三、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合理的通话需求;加强宣传引导,并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落实本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手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五、本规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学校管理制度
为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课堂高效有序进行,创建安全优良的学习环境,规范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保护学生视力,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管理。
一、学校已安装校园电话(门卫室:6380926)方便学生与家长亲友联系;同时也将班主任、相关科任教师的电话告知您,您有事可以联系班主任或科任教师;
二、学生不得将手机带进课堂,班主任对学生带手机情况进行检查;
三、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将手机(含电话手表)带进校园的,必须履行相关手续,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班主任汇报德育处登记。进入校园后主动交给班主任放入手机保管盒存放保管;
四、如未申请私自带手机进校园的,班主任有权将手机代管,并与家长沟通后归还。若学生因违反规定携带手机进校园造成遗失或损坏的,由学生本人承担责任。
家长以身作则
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关乎孩子们的视力保护、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需要家庭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请全体家长积极履行好孩子监护人的教育职责,将加强手机管理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孩子限时、安全、理性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1、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多与孩子陪伴,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2、培养孩子兴趣。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节假日让孩子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既可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3、形成榜样引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学生严格自律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不要把手机带到课堂里,如果真有特殊情况要带入校园,请根据学校的要求做好申请工作。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会正确使用”手机的“小达人”。请同学们为了理想,为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为了净化校园环境,远离手机,严格自律!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2
尊敬的家长朋友: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为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要求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1、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让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赌等,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
2、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有的孩子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时间减少。加之部分留守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只由家中老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3、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孩子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增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为了支付高额的手机通讯费用或游戏充值,甚至会走上借贷或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关于手机管理措施
1、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含智能机、老人机)、智能电话手表带入校园。若学生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将手机、电话手表带入校园的,只能携带非智能机或非智能电话手表,且须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与保证,家长签字同意,由学校审批后方可带入。
2、个别获批准携带非智能机的,学生进校后,将手机(电话手表)统一交由各班主任管理,禁止带入课堂及其他场合;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
3、因特殊情况学生急需与家长或特定部门(如公安等)联系,可以报请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同意后,临时使用手机。
4、未经同意将手机带入校园,或入校后没有立即将手机交给班主任的,一经发现,无论是否使用,立即给予收缴代管。
5、家长应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一起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学生的成长与安全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大事,家校共同携手,才能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
XXX市XXX中心小学
20xx年9月12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3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要求。为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形成小学生手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XXX小学现发布《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广大家长极力配合学校落实此项工作。
手机本是方便沟通联系的工具,现实中却成了一些孩子沉迷的“游戏机”“聊天器”“手中宝”。尤其假期在家期间,学生以手机搜题、作业打卡为由,长时间打游戏、上网、刷视频、QQ和微信聊天等屡见不鲜,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另外,手机具有强辐射,手机辐射会对未成年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重者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脊柱骨关节退变等病患。个别学生利用手机结交、联系社会不良青年,甚至误入歧途。抓好小学生手机管理,做好预防小学生过早近视、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鉴于此,学校再次对学生手机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学生原则上不将手机带入校园,如有特殊紧急情况可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联系。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明确手机进入校园要按照“家长同意、提前申请、有限带入”原则,向学生明确手机进校后严禁带入课堂,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放保管箱统一保管。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
01
加强监督管理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让孩子了解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使其认识到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能放任自流,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
02
加强沟通引导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03
培养课外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04
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孩子是家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各位家长朋友长期以来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XXX市XXX区XXX镇XXX小学
20xx年6月8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4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做好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要求家长切实担负起教育监护责任,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为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遏制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不良风气,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的要求,就学生使用手机作出如下规定:
1、禁止手机入校。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到校,家长有紧急需要可以联系班主任老师。如学生确需将手机带入校园,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2、违规携带、使用手机的,学校将暂扣处理,并通知家长到校领回。若您孩子经教育,仍多次违规使用,我们将予以更严肃的处理,请您配合。
3、家长朋友们在加强手机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调节情绪,疏导心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尊敬的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成才,这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您理解和支持我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5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及XXX区XXX小学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制度,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01
加强监督管理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假期请合理限制您的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开学后请不要让孩子将手机带入校园,我校已将警卫室电话作为校内公共电话,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开放,如有需要,能为您和孩子应急联系。
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入校,家长需向学校提交申请报告(申请中要注明手机型号及携带原因)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以下相关规定:手机带入学校需处于关机状态,并暂由班主任保管,班主任放在办公室设置的专用保管柜,由年级组组长统一保管,放学后学生再找班主任领回。
孩子如果在校内违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经发现由班主任收回后,会和您及时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02
加强沟通交流
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03
培养课外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04
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已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暴力打压,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是家族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校内公共电话XXX
XXX区XXX小学
20xx年2月27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要求,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监督管理。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现在正值寒假期间,请合理限制您的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开学后请尽量限制孩子将手机带入校园,并积极寻求学校帮助,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二、加强沟通交流。家长要营造和美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三、培养课外兴趣。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鼓励孩子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四、形成榜样引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已沉迷手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暴力打压,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尊敬的家长朋友,孩子是家族的未来,也是祖国的未来,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共同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祝您及您的家人新年安康,阖家幸福!
XXX市教育局
20xx年2月7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7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少同学都配有手机,学生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过早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对视力和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学生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手机辐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会使孩子视力下降。
二、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学习和生活
多数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用于和同学之间聊微信、打游戏。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往往上课时也在发短信聊天,还有的同学利用手机抄作业答案、考试作弊。这样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
三、学生玩手机上瘾,对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
学生辨识能力不够,登陆违法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沉溺短视频等娱乐软件,暴力等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四、学生之间相互攀比引发助长不良风气
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而手机款式更新快,无论是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容易让学生养成奢侈攀比之风,极不利于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对学风,班风,校风也造成不良影响。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甘肃省教育厅、兰州市教育局也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下发了通知。
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精神,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广泛征集了家长的意见,制定出《XXX小学关于学生在校期间手机使用的管理措施》:
一、原则上,我校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方可带入,并由班主任统一进行管理。
二、请家长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工作。切勿给孩子配备手机,已经配备的.要及时收回,由家长保管坚决不允许带入学校。
三、学生在学校教学和活动期间,禁止使用任何通讯设备。
四、若家长有紧急情况需与孩子沟通,可联系班主任或科任老师。
五、学校将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如未经申请私自将手机带进校园,一经发现,学校将予以没收并保留到学期末归还给家长。
在此,我们也向各位家长朋友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监督管理
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希望广大家长能够行动起来,监督孩子使用手机情况。同时加强与学校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
2、加强沟通引导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
3、培养课外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4、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8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为切实加强学生手机管理,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学生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和相关规定,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结合我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1、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或学生有事需要联系时,均可通过班主任及所有任课教师的帮助取得联系,也可使用校园电话卡联系。
2、若学生未经允许带手机入校,造成丢失损坏的,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3、学校将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尽量通过板书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同时也希望您与我们协同合作,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在监督,全面引导。请您履行监护人职责,将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及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孩子限时、安全、理性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学习使用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
二、亲子沟通,促进交流。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请您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沟通,帮助孩子理解限制使用手机的原因。
三、培养兴趣,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动力”,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书法、武术、绘画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通过丰富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四、言传身教,示范引领。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和培养高尚情操的关键时期。学校严而有爱、爱而有方的教育教学管理,孩子勤而有恒、事无不成的学习生活态度和习惯,是我们共同的期盼,更需要家校双方的通力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请您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建议您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管理家庭公约,科学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不要暴力打压。
尊敬的家长,信息化的发展和手机的使用是当今世界我们无法逃避的历史潮流,但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特别是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正确使用手机,却是我们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们能和我们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为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成长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健康明净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XX镇XX小学
20xx年6月8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9
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新学期。开学初,佛山市教育局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抓好中小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学校将认真贯彻执行,特写这封信将相关要求告知每位家长,请您和孩子一起查阅。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手机的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01
手机有限带入校园
原则上,学生不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例如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02
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已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了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为了保证学生与家长之间联系的畅通,学校教师办公室、门卫室都配有公用电话,可以满足学生与家长联系的需要,另外学生如果确实有急事和家长联系,学校的每个老师都会提供方便。
03
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将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含智能电话手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在家也要和孩子一起商定使用手机(含智能电话手表)的`细则,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例如使用的时间、场合和浏览的内容,并教育孩子手机使用安全方面的知识,警惕手机网络诈骗,避免因过度使用手机,造成视力下降、沉迷网络和游戏的不良后果。
在家中,为了不让孩子沉迷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请您这样做:
(1)限制使用时间
家长事先和孩子约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规矩,并且一定要执行这个约定,督促孩子成为“言而有信”的人。
(2)做好正确引导
家长要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更要指导孩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力。
(3)进行亲子活动
平时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不要让孩子把生活重心都转移到手机上。带孩子发现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或活动,重点让孩子享受运动或活动带来的乐趣。
(4)多亲近大自然
父母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多亲近大自然,有益孩子眼睛的放松,也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良好家庭关系的建设。
(5)定时检查手机
家长不用过早让孩子拥有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要定期检查自己的手机,避免安装了一些不良的app,提前过滤掉一些不适宜孩子观看的视频、网站等。
(6)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平时在家不要手机不离手,更不要依赖手机让孩子打发时间,在孩子面前要起一个表率作用。
04
家校共育齐管理
学校将手机(含智能电话手表)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感谢各位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家校合力,携手共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XXXXXX小学
20xx年3月5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0
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XXX中心小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整顿校园的学习风气,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学校安静的读书环境,现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要求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一、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让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赌等,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
二、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
有的孩子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时间减少。加之部分留守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只由家中老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三、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气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孩子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增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为了支付高额的手机通讯费用或游戏充值,甚至会走上借贷或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措施
一、家校形成共识
学校将通过班级微信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通知,使家校生三方就校园禁用手机达成共识。
二、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学生如不慎将手机带入校园,进校后应在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交给年段长统一保管和报备,如学生确有个人原因、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和德育处同意后方可携带手机进入学校,但进入校园后也要将手机交给班主任,由年段长统一保管和报备,禁止带入课堂。
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通过微信、拨打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电话等方式。学生如需联系家长,可在经过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学校办公室的固定电话或教师手机,学校老师和学校将极力为学生提供帮助。
四、召开班会
德育处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工作,各班召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印发的通知。
三、作为家长,我们这么做
一、应以教育引导为主
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二、培养孩子兴趣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三、形成榜样引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行为。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和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请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由家长加强对手机的监管,让孩子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1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已经于9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学校安静的读书环境,现将和我校关于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要求告知如下,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1
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健康成长
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让他们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调查发现,学生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在教室偷偷使用,这样会严重影响听课质量和睡眠。网络游戏、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赌等,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健康成长。
2
过度依赖手机,亲情疏远缺失
有的孩子甚至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习题答案和作文范文,丧失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养成了依赖思想。同时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务等时间减少。加之部分留守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管,只由家中老人照顾,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不到位,亲情逐渐疏远缺失。
3
炫耀攀比盛行,助长不良风
手机档次高低助长学生间的攀比之风,影响校园风气。没有手机的孩子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长为之配备手机,增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为了支付高额的手机通讯费用或游戏充值,甚至会走上借贷或犯罪的道路。
二、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措施
1
家校形成共识
学校将通过班级微信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通知,使学校、学生、家庭三方就校园禁用手机达成共识。
2
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学校在保安室设立手机寄存专柜,学生如不慎将手机带入校园,入校后,将手机(电话手表)存放在保安室,并做好登记,装入信封。学校为每个年段设置一个手机存放盒,由保安专人管理,到下午放学方可取走,禁止带入课堂。
如学生确有个人原因、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和学校调查情况属实再予以批准。
3
确保家校联系畅通
学校在保安室和一楼办公室设置免费公用电话(XXX),学生如需联系家长,可在经过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拨打公用电话。学生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通过微信、拨打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电话等方式。
4
召开班队会
学校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工作,各班召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师生共同学习教育部印发的通知。
三、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么做
1
教育引导多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
2
“疏”“堵”结合巧管理
家长要明确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及使用目的.,引导孩子在家适当使用手机获取网络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指导下载资源丰富的学习软件,让孩子把玩手机用在正道上。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平等谈判”,谈妥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内容以及违反后果,签订“使用手机协议”。白纸黑字,可以省去家长不少苦口婆心。
3
榜样引领有情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生活情趣,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让孩子感到生活中的小美好不只有手机。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和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请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由家长加强对手机的监管,让孩子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感谢各位家长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2
尊敬的家长朋友: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做好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要求家长切实担负起教育监护责任,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一、以身作则重表率
许多家长也很容易沉湎于抖音、视频、朋友圈中,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往往不被信服,要求子女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定时处理关键信息,放下手机,多阅读、多交流。在示范表率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亲子陪伴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制定规则强监督
有文献表明,一天玩手机或游戏4个小时以上,练习两周即可成瘾。一个寒假基本上就可以让您的孩子变成“暂时性网瘾”甚至“重度网瘾”。因此,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对使用的时间、次数、管理等细节尽可能详细约定,适当奖励。规则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帮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在发现孩子有手机成瘾的苗头时,家长要加强引导,深入交流,找到问题的成因,精确监管。
三、真诚陪伴增亲情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不论是社交型依赖、游戏型依赖还是娱乐型依赖,背后的原因都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未在生活中得到满足。建议您以身为范,放下手机,真诚地聆听、平等地沟通,“看得见”孩子,尊重共情,珍惜陪伴,营造温馨和乐的美好家庭氛围。
四、疏导心理促健康
如果孩子沉迷手机,强行禁止往往效果甚微,甚至容易激起孩子逆反心理。家长朋友们在加强手机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调节情绪,疏导心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
五、家校沟通共成长
学校将手机管理的有关细则告知各位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亲爱的家长朋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手机的普及,家长必须与时俱进地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学校一起引导孩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愿我们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培育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泽华少年!
XXX区XXX小学
20xx年2月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3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教基厅函〔20xx〕3号)的通知以及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我校现将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工作向您致信:
一、深刻认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严重危害
1、频繁使用手机,对孩子的视力影响很大
一般情况下,孩子看手机十分钟的眼球疲劳程度,相当于看电视30分钟。睫状肌就跟橡筋一样有弹性。人在使用手机时,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调节瞳孔的睫状肌会一直保持紧张状态。长时间使用是让睫状肌频繁运动,长时间得不到松弛,使晶状体过度屈曲,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若不及时防治,很快就会演变成真性近视。
2、频繁使用手机,损害身心健康
现在不少孩子由于过度使用手机,情绪悄然间已发生让人担心的变化,手机离手便无所适从,烦躁不安,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更有甚者,一机在手便不眠不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
3、违反校规校纪,影响教学秩序
调查发现,很多孩子缺乏自控力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会想法设法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严重影响听课质量。还有孩子将手机作为同学间互抄作业的工具,将网上搜抄答案当成学习的捷径,形成可怕的思维惰性。
4、不良信息泛滥,不利孩子成长
手机上网、微信、QQ聊天、抖音、快手、网络游戏功能,以及不良网页、行骗短信、涉赌等信息,让心智尚未成熟且无社会经验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无法自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个别孩子还会因此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降。
5、佩带使用手机,形成安全隐患
一些孩子在上学、回家路上边走路边低头玩手机,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车辆,极易对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机丢失而造成孩子之间猜疑、影响同学之间关系等事件偶有发生。
二、我校关于严禁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具体要求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只有接听功能的电话手表除外),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统一安装固定电话提供通讯服务。
2、学校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广泛宣传孩子使用手机的危害,并结合当前小学生由于使用手机不当造成的危害案例进行引导教育;
3、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屡次不改的,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通知家长领回手机。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4、各位家长,孩子上学期间,如果您有事想和孩子联系,可以拨打班主任、科任老师电话,解决孩子与您通知需求。
5、学校将加强课堂教学和手机(或智能电话手表)管理,各学科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孩子利用手机打卡或完成作业。
各位家长: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不给孩子配备手机,家长您也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减少手机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手机的普及,广大家长必须与时俱进地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学校一起引导子女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感谢您的支持、理解与配合!
XXX县第二小学
20xx年2月27日
【严控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02-15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7篇02-15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7篇)02-15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7篇02-15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09-12
禁带手机致家长的一封信03-09
2023年课外读物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03-11
2023年课外读物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03-11
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