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考失利的儿子的一封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信吧,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那么你知道一封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给中考失利的儿子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爱的儿子:
前几天,得知你中考失利的消息。说实话,我的情绪不太好,因为我觉得,你的脑子并不笨,咱们家在你身上也投入了很多“资源”:每天早晚车接车送,吃穿用度以你为主,学习资料想用即买,辅导班、一对一更是不吝金钱……全家人全身心保障你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不输他人的学习条件,可最后你却拿出这样的成绩。如果说你自身的问题不是主要原因,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但是,经过这两天冷静的思考,我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觉得把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单纯地怪罪在你身上,是不公平的。今天,我想结合自己,一个曾经的中考生,在中学及后来的求学经历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和你一起探讨接下来我们应该去想和去做的事情。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这次中招考试——的确,它是你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也是你求学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考验,对你以后的学习,尤其是三年以后的高考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人甚至将它称为“小高考”,可见它的重要性。
中考成绩决定了你高中时代可以选择的学校和班级,这是不争的事实。实事求是地讲,好的学校和班级确实能为一个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高中时代的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技巧,如果能遇到更高水平的老师引导,更勤奋的同学相伴,更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无疑能够较快地提升学习成绩。这也是无数学生拼命学习,希望挤进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原因。
但是,请注意,上面这些我所说的有利因素,只是能够帮助一个学生“较快地”提升成绩,而不是“较大幅度地”提升成绩。
为什么?
因为学习,说到底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将新学的知识嫁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再高明的老师也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你、提醒你、鼓励你学习的辅助作用,让你省去了走弯路的时间。然而,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你自己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这个过程任何人都逃避不了。(在这方面,我相信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年少时就读的高中班级,就是当时驻马店市的重点学校重点班。)
说到学校和班级环境,中国有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无论在哪一种组织环境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和志向兴趣类似的人走在一起。相应的,在你的周围,也会慢慢地聚集起一些和你志趣相投的人。关键在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周围的环境,决定了在你的周围,是一群勤学好问志向远大的益友,还是一群追求享受相互攀比的损友,而非你所处的班级和环境是否优越。因此,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是什么样的环境决定了什么样的你,而是什么样的你决定了什么样的环境。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你明白:这次中考,并不能决定你以后的求学道路是否顺利,也决定不了你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否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它的失利,给你带来的,既有以往学习的教训和经验,也有让你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如何把握并利用好它,是你顺利跨过目前初升高这道门槛的前提。
接下来,我想和你详细分析一下这次中考失利的原因。
首先是客观原因。
从你这几科的成绩来看,文史类的科目成绩较好,历史最好;理化类科目较差,数学更是拖了后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除了学习态度(下面我再专门讲)外,更多的是学习兴趣的问题。
一方面,在咱们这个家庭,我和你妈妈都是公务员,工作中用得较多的是文史知识,平时买的也多是文史哲法类的书籍,我们家长平时交流的话题,除了家庭琐事外,也多是工作见闻和社会新闻,这就不知不觉中为你创造了一个偏重文史的环境,让你从小受到这方面的熏陶和浸润多一点,这或许是造成你的学习兴趣偏文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数理化和文史政是不同的两类学科,特点不同,学习方法也有差异。在我看来,数理化更注重对基础规律(公理、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方法讲究环环相扣。文史政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点滴积累和融会贯通,学习方法要求循序渐进。而你在初二阶段放松学习,知识基础没有打牢固,到了初三,文史政可以通过多读多记赶上来,而数理化却因为之前部分基础环节知识的缺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再来分析一下主观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三条:
1、初二期间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松懈,尽管有身体原因,但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懒惰和贪玩心理。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检验,造成了自身知识体系存在很多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漏洞会越来越阻碍你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从小学阶段带来的一些学习上的坏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比如持笔姿势不正确,写字速度慢,字迹潦草,答题版面错乱,解题步骤缺失等等,这些学习基本功不扎实,坏处平时不明显,到了考试的时候,尤其是大考,会严重影响你的解题正确率和速度,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批卷老师的感观判断,为你这次中考失利埋下了很大隐患。
3、不善于与周围的良师益友及亲人交流,包括你的老师、品学兼优的同学和你的家长。这就导致你在学习中产生的压力和苦恼,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和答复。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你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与你交流这个问题上,我们做父母的负有比较大的责任:一是时间不足。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和你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很少。二是耐心不够。你妈妈工作单位特殊,白天业务很忙,晚上回家又要照顾妹妹,精力有限,有时和你交流时耐心不足。三是存在代沟。我们家长的知识结构和你不同,确实存在一些代沟,导致你在和我们谈论一些你感兴趣的话题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共鸣,也挫伤了你想和家长交流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这些原因,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找到解决的途径。
第一,我们先分析一下高中课程的特点,以便采取对应的学习策略。
作为一名曾经的高中生,我也和你的高中老师交流过,我们认为,目前在你较弱的数理化方面,高中的知识难度虽然增加了,但它只有部分章节和初中的知识有关联,其他大部分知识点都需要重新学习,这就给了你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只要你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即使有些知识点用到初中知识,也能边学边复习,快速弥补上之前知识体系中的漏洞,丝毫不会影响你学习高中知识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从现在开始,你要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出扎实的基本功。
具体建议是:
1、每天保证一定的练字时间,在平时的解题中,也要注意练习板书和理顺解题步骤。
2、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要养成随时记录、每天复习和隔段时间回顾的习惯,每个学科都要有相应的笔记本和错题本,时时记录时时温习,厚积而薄发。
3、要有意识培养自己不依赖老师,自己解题自己找寻答案的能力。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要有挑战意识,尝试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解完题要善于总结,掌握复盘的技巧,从中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盲点,及时弥补。
第三,要提升自己与人交流的意识和技巧。
据我观察,你并不缺乏和人交流的勇气,缺乏的是与人沟通的技巧。要知道,真正的交流不在于诉说而在于倾听,不在于你向别人传达什么样的观点,而在于你能领会别人有什么样的观点。这是与人顺利沟通的基础。另外,沟通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你来说,现阶段需要沟通的对象,首先应该是家长,其次是老师,再次是品学兼优、勤学好问的同学。沟通技巧方面:与家长沟通,贵在诚实;与老师沟通,贵在简要;与同学沟通,贵在倾听。课余有时间建议你看看名人传记,从中借鉴和学习名人立志、求学、做人、做事的理念和技巧,这不仅对你的学习,对你一生的发展都有帮助。
以上是你改进自身缺点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你要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高中学习成绩好坏与否,涉及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习态度,二是学习方法。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这个永远是第一位的。上课听讲时的专心,课下反复练习的耐心,面对难题的勇气和细心,面对挫折愈挫愈勇的斗志和决心……这些都离不开你端正的学习态度。
如何才能获得端正的学习态度呢?
答案是——立志。
古人常说“人无志而不立”。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是支撑你坚持跑完人生马拉松的力量源泉。志向越大,力量越大。《易经》里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你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的青少年时期,应该树立一个真正的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不应该只是满足于取得好的成绩,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也不应该是满足于用好的成绩,获得上好的大学的机会,去奔一个好的个人前程;而是要树立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为人类福祉而读书而奋斗的“大”志向。有了这个大志向,你就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就能耐受住非常的煎熬和打击,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拼搏和奋斗……
远大志向如此重要,树立起来却并不容易。我想给你三条建议:一是多看好书。我们刚才说过,有时间要多看一些名人传记,从中吸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二是多读好诗。多诵读一些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大气豪迈的名人诗词,像苏东坡、辛弃疾、毛泽东等等伟人,从中感悟伟人的眼界和心境,涵养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奋斗的精神力量。三是多交好友。俗话说“独行者速,众行者远”,留意身边那些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的同学和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获得支持和鼓励。(这一条不苛求,高中时代接触的同学毕竟较少,以后的平台会有更多机会)。
其次,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市面上流传的学习方法虽然很多,但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你的精力和时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为此,我们先要弄清楚,真正的、有效的学习过程是什么?了解一点认知学常识就会知道,有效地学习过程,就是将新的知识和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连接的过程。这暗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个问题是学什么,即明确哪些知识是需要学的,甚至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掌握的,而哪些知识是不用学,或者可以用较少精力去学的。另一个问题是怎样学,即如何学习才能将新知识和已有认知体系紧密连接,避免遗忘和丢失。
第一个问题,关于学什么,表面上,不需要学生自己操心,老师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将所有的高中必学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但实际上,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结构不同,对新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不同,导致了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得到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差异。而老师不可能精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情况,就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的分辨和判断,判断哪些知识自己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得不牢或者没有掌握。
怎么判断呢?
就靠做题和考试。
——做题和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得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
——做题和考试的主要作用,就是把那些自己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以便于集中精力加以解决,同时避免在那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说,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如何正确做题和考试的问题。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何正确地做题和考试。
如何正确做题?——平时做题时,遇到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要格外重视,要把它们记录下来(每个学科要准备一个错题本,这样做非常重要),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寻错题背后尚未牢固掌握的知识点,发现和改正不好的做题习惯,纠正错误的思维定势……总之,要把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错题当做一个宝藏,从中分析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正。
如何正确考试?——考试更应如此,每次考试答案揭晓后,都要对考试过程进行复盘,把其中的错题和不会做的题记录下来,记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加以重点分析,对遗漏的知识点及时复习、练习和记忆。
这里面要注重做题和考试的区别:
——做题是对当前学习内容的一次检验,是每天课程学习结束后,都要完成的一个循环过程,我们暂时叫它做题小循环,即学习新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复盘解题过程—>寻找并弥补遗漏知识点—>再学习新知识。通过这样一个循环,达到真正掌握新知识,并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目的。
——考试是对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检验,它也有一个循环过程,我们叫它考试大循环。即参加考试—>评卷得分—>分析错题漏题—>查漏补缺知识点—>复盘学习过程—>找寻薄弱章节再加复习>学习新知识(做题小循环)—>再次参加考试。
综上所述,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有了合适的学习方法,你就会逐渐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中,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你想加快自己成绩的提升速度,那我们就不得不讨论学习工具的问题。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习工具最主要的是电脑和手机。但是这两样东西是把双刃剑——用的好,它们是你学习的倍增器,用的不好,它们是拉你陷入玩乐泥潭的麻醉剂。
在探讨电脑和手机的作用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两样东西能给你带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关于快乐的经典理论,他把人的快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官快乐,来自于我们平常生活中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游戏)、好看的(影视)、好听的(音乐)东西等等。第二层次是肌肉快乐,它来自于肢体活动,比如打球、跑步、游泳、爬山等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放松和快乐。第三层次叫做认知快乐,它是我们通过学习、思考、创作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感悟、新的思想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快乐。
这三个层次的快乐中,感官快乐最为短暂,肌肉快乐相对持久,而最持久最长远的快乐,还是认知快乐。这就启发了我们,当枯燥的学习过程让我们苦闷时,与其玩乐从而获得短暂的感官快乐,不如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较长久的肌肉快乐,或者通过思考和学习获得最长久的认知快乐。而作为一个学生,当你能够克制自己,拿电脑和手机玩乐的心理欲望,而是用它来预习课文、搜集资料、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真正地掌握了学习工具这把利器,对你以后的学习甚至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非常积极和长远的影响。
以上洋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是觉得有很多话没有说完。就先说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谈谈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扰和问题吧。
总之,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以后艰苦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作为父亲,我愿意和你一起并肩作战。尽管我还要工作,还要在周末才能回来,但我们可以一起交流经验,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克服缺点,一起坚守希望……尽管我代替不了你的努力和奋斗,但我愿意陪在你的身边,做你精神的后盾和心灵的朋友。
亲爱的儿子,要相信“天道酬勤”、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相信你的未来在自己手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胜利和光明永远属于能够坚持到底的人。
我们一起加油!
xxx
20xx年xx月xx日
【写给中考失利的儿子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03-21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04-09
(精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05-30
高考写给儿子的一封信07-23
写给小学儿子的一封信07-23
爸爸写给儿子的一封信07-04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合集)06-22
写给儿子生日的一封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