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风俗作文15篇【优】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元宵的风俗作文1
元宵节来啦!在我国得传统节日中,它是春节活动得一个高潮,过啦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啦。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得历史啦。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烟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眼睛”得节日,但同时也是一个“嘴巴”得节日。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得就是县政府组织得每年一次得放烟花活动。放烟花得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烟花时已经有一些得晚啦,花炮已经开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热闹极啦!我们先是看到无数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连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烟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啦美丽得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得,美丽极啦。有得烟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得光,黄得光,绿得光,紫得光,把人看得都入迷啦。天空中得烟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得像撑开得伞,有得像含苞欲放得花朵,还有得像数十条金色得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得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得烟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得感觉;又象是若大得空间,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赏烟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得。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得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赏完烟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啦!
元宵的风俗作文2
今天是元宵节,我一大早就起来自己煮元宵。
我是拿电磁炉煮的,首先在电磁炉放锅,锅里面放半锅水,然后再按电磁炉上“烧水”两个字,等水开了再放元宵,然后用勺子豁弄豁弄。媽媽告诉我,元宵漂上来后,再用勺子往下按按,看看是不是还漂上来,如果还漂上来就是就熟了。我看它们都漂上来了,就往下按了按,不知为什么,我按漏了两个。因为我不喜欢吃不带馅的,所以那两个漏只好让媽媽吃了。媽媽边吃边说:“没关系的,下次再努力吧。”
于是我暗下决心,保证下次一个也煮不漏了。
元宵的.风俗作文3
元宵节,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爸爸不禁回忆起他的童年,便讲起了他小时候怎么过元宵节。
“元宵节,玩灯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记得我十二岁时,我妈给我扎了一个纸龙灯。”
“当然,龙灯是纸和小竹条做的,比不起现在的电子花灯。”
“啊,那个灯好玩呢!头一摇一摆的,亮堂堂的。我可喜欢这个灯了。人家来了,我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龙灯,向人家炫耀。别人羡慕死了。”
“好不容易,元宵节到了。我们一起走上村头。乖乖,人太多了!大人们在猜灯谜,小孩子玩灯,可热闹了!”
“小孩子,最怕‘打灯队’了。‘打灯队’里都是一些调皮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拿着长棍子或小石头。他们头领喊吃什么,其他人就一起上,去打那类的灯。”
“‘玩灯的霞子,砸灯的麻子!’不好,“打灯队”来了!”
“吃鱼肉!”这下子好了,我旁边的一个孩子正好拿着一盏鱼灯。打灯队的开心的不得了,前面几个马上冲了过去。顿时,几根竹竿插进了他的灯笼,蜡烛熄灭了;接着,几颗石子砸了过来,灯上蒙的纸被打得千疮百孔。头领过来了,使劲一踩,孩子的灯就烂了。‘哈哈哈!’旁边的打灯队哈哈大笑。有的笑得捂住肚子,有的甚至笑出了眼泪。‘站住!’大人来了,一把拎起一个小孩,狠狠地打他屁股。其余打灯队员立马溜之大吉了。”
在一旁的奶奶忍不住背起了《瞎子观灯》:“小把戏要玩灯,满街都是玩灯人……堂里挂的是张仙的送子灯。”
“还有个好玩的.呢!”旁边的爷爷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懒婆娘巴的是正月半,好玩吗?”
“为什么呢?”我连忙问。
“因为那天啊,女人们不用烧饭,不用做事。我记得,你奶奶年轻时正月十五还曾跪过茅坑呢!”
“什么原因呢?”我问。
奶奶想了想说:“跪茅坑神能生子!”
我不禁大笑起来。
通过这次采访,我不由地发出感慨:在那个年代,元宵节是多么有趣呀!但是,现在的正月十五节味却越发淡了。我多么向往以前的元宵节气氛啊!
元宵的风俗作文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山东。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山东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美味可口的鲁菜,还有美丽的的旅游景点以及特点鲜明的民俗文化。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吗?
那我就说说前不久的元宵节吧。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我的家乡在这天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宽阔的马路上,样式繁多的小灯高高挂起,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刚到傍晚,寂静的村子便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每想到这,我的心也随之沸腾起来。
记得去年的元宵节,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去了元宵灯会街。一下车,放眼一瞧,真壮观哪!广场上的五彩缤纷的灯都亮了起来,人们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带着愉悦的心情。突然,远处出现一片耀眼而美丽的灯光,我飞奔而去。啊,原来是花灯走廊,我沿着五彩缤纷的灯廊,来到了花灯最密集的地方。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瞧那只花灯是一只大公鸡,气宇轩昂,头上红冠闪闪发光,两只铜钟般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让人忍俊不禁,祝福着:“元宵节快乐!”那荷花形状的'花灯,绽放着粉白色的花瓣,旁边还有几朵荷叶点缀着,真是漂亮极了!还有那“春”字形的灯,白菜灯, ……看得人目不暇接,我简直是欢呼雀跃,心花怒放。
我有些不解,元宵节为什么要闹花灯呢?爸爸告诉我,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降落人间被人们误杀,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了天帝,保住了自己的生命,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有趣的活动——猜灯谜。看看这个花灯,看看那个花灯,都写着各种各样的灯谜,正等着我们去猜呢。大街好热闹啊!人们都围在灯盏前,五彩缤纷的服装货摊,各式各样传统风味的小吃货摊等,那琳琅满目的花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我们边赏花灯边往前走着,“咚咚锵,咚咚锵” 一阵响声从耳边飘来,只见前面围着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拍手叫好,洋溢着欢乐热闹的气氛,原来是舞龙灯的,这可是我们家乡元宵节灯会的重头戏。人们随着声响都赶紧前去戏台上看,只见前面盘旋着一条长长的“龙”,制作的多么惟妙惟肖啊,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舞“龙”人在“龙”的身体里面摆动着,他们提着一盏灯,让这条“龙”看上去更加夺目。烟花点起来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星星点灯,声音霹雳啪啦,震耳欲聋,把车震的嗡嗡的响。所以的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那儿没有城市里汽车鸣笛的喧杂声,只有简单、朴实充满浓郁的乡村风味。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元宵节闹花灯、猜灯谜、舞龙灯……多么欢乐!热闹!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元宵的风俗作文5
提起元宵节,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就把他杀死了。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神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节了。
这就是传说,不是真的,真的元宵节起源于汉朝。印度人信佛,他们成佛的人,把他们烧成骨灰,扒一扒,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一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节。
唐朝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他们有宝马香车,灯楼高50米,有50000盏灯,灯楼里有20个房间,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宋朝是过五天,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过十天,从初八玩到十七。
一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闹花灯,耍龙,狮,放烟花,踩高跷,扭秧歌。对了,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别人家偷,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滚,我的头都滚晕了。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元宵的风俗作文6
每年农历一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圆月夜,象征喜庆团圆,这一天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又称为元夕、元夜,或上元节。庆祝元宵节的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元宵节就已经备受重视,是祭祀天神的重要日子,到了汉魏之后,元宵节因佛教文化的传入而影响在民间扩大开来,到了唐代逐渐发展成空前的民俗狂欢节日。
元宵节的风俗很多,无论从活动还是饮食,都具有非常独特的节日气息。吃元宵象征新年全家团团圆圆;赏花灯热闹喜庆,五彩斑斓;猜灯谜趣味多多,广为流传;游龙舞狮技艺高超,锣鼓喧天;百戏歌舞壮观好看,喜庆热闹……除了这些传统的元宵节节目,很多地方还有独具特色的'趣味风俗。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一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一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度百厄,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放桔灯
“放桔灯”的风俗,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传说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康王赵构从海上逃走。逃到台州章安,寄宿在祥符寺中。那天正是一月十五,晚上他登金鳌山观海,忽见椒江上无数灯火,如流星飘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在纺罗伞盖的簇拥下,到江边观看。侍从告诉他,这是澄江上漂下来的桔灯。赵构十分高兴地说:“肤看京中的鳌山灯,也没有这么有趣啊!”他要侍从们跟着凑热闹,买了两船桔子,取出桔肉让大家吃了,留下桔壳制作桔灯,放在江上漂浮,玩了个通宵。
送瘟船
送瘟船是福建清流县城群众在每年元宵节之夜的一种驱邪逐瘟的活动。暮色初合,县城东门桥边聚集着众多的男男女女。在岸边泊着一艘用薄木板钉成的船,船的周围用薄薄的竹片扎成船舱,外面再糊上红红绿绿的色纸。船舱四壁画着十二生肖的肖像,这就是瘟神乘坐的船。舱内装着由各家各户送来的猪毛、禽羽等杂物及花炮。山乡人迷信认为,将家禽牲畜的毛羽送上东去的瘟船付之一距,即可保今年六畜兴旺,全家平安。
元宵的风俗作文7
今夜的月并未满含孤独地藏在高空中那层层云间,她皎洁如玉,照得我们心中欢喜……
正当感叹“夕阳真美”时,再拾眸已华灯初上。小树林旁的路上,人与人擦肩而过,个个都怀有心事……我从常去的小卖部走过,走在回家的路上……
两年了,因种种原由,我没有和爷爷、奶奶三个人一起过这本该团圆的元宵节,心中处处是歉意……到家时激动的苦与酸涌上心头,未说出第一句话,爷爷就把我拉进屋内。屋里很暖和,奶奶坐在炕头,木桌中是奶奶亲自做的元宵,见我回来了,一下子回过神为我找坐处。
元宵节开始了……
嘴里品着不同口味的元宵,爷爷奶奶在一旁唠嗑,型号绝版的电视,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地按顺序播放,窗外的'月依旧亮,但我却红了眼眶,可能是因为这一切都承载了太多元宵节的旧事……
那年天很冷,我用红毛线扎着双马尾,坐在与自己同样高度的铁凳上小口小口吃着元宵。当时问着最幼稚的问题,看着最单纯简单的世界。爷爷奶奶就在一旁,他们会一同带我放下未吃完的元宵,打上花灯,在小树林旁的路上。放眼去看家家门口都会有一个天真无邪的打灯小孩,满天都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明月也毫无闲暇之时,他会为这团圆的人家送去祝福,默默收藏在每个人的时光档案中。朴素也让人觉得很美好。
离开的时间快到了,我再次与爷爷、奶奶打起花灯,晚间的风吹起奶奶齐肩的白发,月光散在我们走过的路上,仿佛回到过去实则一直在面对新的开始。我们仨一直会是我们仨,在这样一个有风韵的节日感受风俗。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流逝,那些散碎在元宵的旧事含着月光共同欢喜。
元宵的风俗作文8
今天是元宵节,民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坐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由于过元宵节家长们给我们买了许多烟火,有小蜜蜂、手榴弹、闪光雷、小雷公、飞毛腿导弹、摔炮…… 我的全家手牵着手,在大街上快活地走着。边走边放我们自己的烟火,
我们走在路上远远地看见烟厂家属院正在放烟火,我一家来到北关烟厂家属院门口那里的烟火有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比如:土花,放在地上,好似一座座小火山喷出金火焰,又好象一棵棵金黄金黄的麦穗在朝大家招手哪;“小地鼠”头朝上,导线就像地鼠的尾巴,点燃导线,
地鼠就“瞅”的一声飞到半空,紧接着“啪”的爆炸……看的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后由四个“孔雀开屏”一齐点燃,似乎百只孔雀一齐开屏,好看极了! 然后,我们打着面的从康庄市场到菏泽唯一的立交桥——双河集立交桥,在人民路上我们看到有许多由彩灯编织成的动物路灯,
中华路尤为热闹:鲁能广场有大型歌舞晚会,天香公园门口人山人海,园内的树木都被挂上了五彩斑斓的彩灯,更有几分韵味…… 最后我们回到家,正好赶上了中央台的'元宵晚会——《健力宝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颁奖晚会》。 于是大家伙又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起精彩的电视节目,
当看到郭东临表演的空中飞人时,笑的大家合不拢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渐渐地夜深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将要在零点的钟声中消逝……
元宵的风俗作文9
每当过完大年初一,我就天天坐在阳台前看月亮,盼着月亮一点点地变圆,心中也忍不住欢喜,明天就是元宵节了。
睁开眼睛一看日历,元宵节终于到了,我跑到屋外,看到奶奶正在做汤圆,有很多馅儿的:黑芝麻、花生还有蜂蜜馅儿的。
漫长的白天终于过完,到了晚上,吃了汤圆,我就和妈妈一起出去看花灯。外面的花灯真多呀,卖灯笼的店里更是花灯的世界,有玻璃花灯,有油布花灯,还有红布灯笼,使人看着心里便欢喜。花灯提在小孩子的`手里,小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喜气洋洋,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有的也拿着几盏灯笼,看着孩子的眼里全是笑意。花灯将城市装饰的面目一新,处处悬灯结彩,明媚动人,糖果店里也是热闹非凡,门外的几盏冰灯,晶莹剔透,把路人们的眼球都吸引住了,看到了冰灯,人们不禁想要到糖果店里面去转转,希望能看到其它漂亮的灯笼。
走到广场上,里面还有人在舞狮子,狮子的样子,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有的狮子摇头晃脑,仿佛在表达自己是百兽之王;有的狮子跳了起来,仿佛是正在和猎物搏斗;有的狮子威严的在路上走,仿佛在巡视自己的国土一样。到了最后,几头狮子扭打在一起的动人景象,使人不禁拍手叫绝。台下的人有的一声不吭,看着精彩的舞狮比赛,有的人十分紧张,目不转睛地看着扣人心弦的舞狮比赛,有的人大声叫喊,台上的表演掺杂着台下的加油鼓劲,真是一场精彩的舞狮比赛呀!
元宵节真热闹啊,吃汤圆,舞龙狮……精彩绝伦,喜气洋洋,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我最爱的元宵节!
元宵的风俗作文10
每个节日都会有它不同的风俗与习惯,每个节日的味道也截然不同,你知道元宵节的味道是什么样吗?
元宵节我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在那里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这段难忘的记忆也在我的内心留下了几颗闪亮的星星。
一到奶奶家,一股面团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见我进来,奶奶连忙用两只沾着面粉的手招我过去。我一看便一惊,桌子上是满满的食材,一个大盆子中竟然有一团面团。“来来来,奶奶教你炸汤圆!”奶奶边说边用手从大面团上抓下一小块,先用手压平后包成一个圆,只留出一个小口,再将一大勺黑乎乎的黑芝麻糖浆灌进去,最后用手将小口封住,一个小巧可人的圆子便做好了,白色的表皮下透着些许诱人的淡灰色。
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立刻投入这项看似十分简单的“工作”。可是包圆子似乎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包的圆子奇形怪状,不但难看,还会“露馅儿”。“不要着急,慢慢来,总会好起来的。”奶奶慈祥的声音在我耳边一直鼓励着我,我不断地摸索尝试,终于我包圆子也变得有模有样起来。
接下来便是令人期待的炸圆子环节了,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奶奶将油烧开,金黄的油锅热气腾腾,不断冒着泡泡,一个个白色的小圆子落下去如同跳水运动“圆”,激起一连串的小水花,还发出“呲啦呲啦”的响声。奶奶用两根长长的筷子上下翻动着,白色的小圆子表面渐渐开始泛黄,那诱人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又过了十几分钟,圆子表面如同换上了一件新外衣,浑身变得金黄透亮。奶奶用勺子将圆子一个个捞出来放在盘中,我忍不住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呼气,奶奶见状笑道:“哎!慢点呀,别烫着!”待圆子有些冷却后,我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咬破那金黄酥脆的外皮,一股浓郁的香气就在我嘴里弥漫开来,突然我感觉嘴中一甜,原来是尝到了“藏”在圆子里的黑芝麻馅儿,就着脆脆的外皮一起咀嚼,香甜可口的味道仿佛令人置身仙境。我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等到圆子滑落腹中,嘴里仍有余香,使我回味无穷。
元宵节的味道是香甜的,但我更明白,这其中也饱含着奶奶对我浓浓的温情与爱。
元宵的风俗作文11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得元宵节又到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啦看烟花。
呵!看烟花得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得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得汽笛,打破啦刚才得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得小尾巴,投进啦黑夜得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得“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啦美丽得笑容。嘿!瞧,一个光彩夺目得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得舞姿令观众们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叫,接着,那牡丹那牡丹分散成啦闪烁着得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烟花们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他们那优美得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连连叫好。
不过最出众得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得流星拖着细长得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啦下来,拖去啦小尾巴,瞧!尾巴们成啦才展开带黄色得嫩叶得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得思绪飞到啦“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得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得锦缎,绣上啦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得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得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啦,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啦大家,做出啦流光异彩得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得“烟花”精神啊!
元宵的风俗作文12
每每嗅到香火的气味,每每听见鞭炮的巨响,每每看见龙的图腾,我总会想到夜明之下烟雾缭绕的香火龙。
我们家乡春节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村里要舞香火龙,可有意思了。
早上起来,我仿佛就闻到了香火的'气味。大人们紧张地准备着,小孩子们急切地盼望着夜晚早点来到。
终于,夜幕降临了,整个村镇霎时陷入了安静,所有人都在祠堂中祭奠先祖,巨大的由香火插编而成的龙体在广场上等待着腾云驾雾。
祭祖仪式结束后,突然,在一片片响彻云霄的鞭炮声中,香火龙正式登场。人们把香火龙、双鱼、双狮等引龙全部点燃,巨龙在香火缭绕中若隐若现,龙体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辉,一瞬间竟好似真龙腾飞一般。
舞龙会队长一声令下,双鱼、双狮等引龙先一步前进,接着引龙舞者用香火插编成的“火绣球”在前面逗引着,美丽的“火绣球”在炮声中上下摇摆跳动如小精灵般,全身红光闪闪的香火龙在村镇里的大晒坪上来回穿梭,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围着龙身跑着,跳着。百来个青年舞着香火龙游走于“瑞霭祥云”中,或翻滚、或跳跃、或喷火、或吞食,香火龙似乎变成了真龙在烟雾中腾云驾雾。整个村、镇火光冲天,热闹非凡,似乎也预示着来年的日子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如龙腾飞。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地方发大水,一位智者提议把稻草、麦杆、竹子等插编成龙,在发大水的地方燃烧,之后大水就真的退了,从那之后,人们认为这个法子很灵验,便纷纷奔走相告,之后每遇大水,便出此一招,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元宵节舞香火龙的习俗。
香火龙在人们的欢呼雀跃中渐渐地被燃尽了,可它那壮观的场面,恢弘的气势已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成为难忘的回忆……
元宵的风俗作文13
春节的潮汐刚刚退后不久,元宵的风暴又再次来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家家户户要挂彩灯,赏花灯,吃元宵。
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之乱,每逢正月十五,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那时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故这一夜又称元宵,这就是元宵节(山元节)的由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看,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几个稚童拉着发光的兔子灯,在喜庆的音乐声中,欢快的在大街上奔跑嬉戏,只留下随行的大人在后面隐约地喊道:“慢点,慢点,别摔……”不一会儿,街道上就已经人声鼎沸,一串串的车灯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闪光的长河,远远望去,一盏盏路灯又好似绵延千里的银龙,一直伸向远方……
“赵晨羽,别趴在后窗上看了!快过来做汤圆啦!”妈妈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忙起身,加入了做汤圆的大军。我将一坨小小的面团揪下,搓成了一个小圆,然后轻轻地用大拇指摁出了一个小坑,随后便将那早已准备好的'芝麻馅趁它不注意,塞进它的小肚子里,温柔地放进掌心,轻轻地给它按摩,让它恢复到原来的光鲜亮泽。周而复始,一个排的汤圆集结完毕,即将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战场”之中,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即使我再嘴馋,也只能干等着。一分钟、两分钟……经过漫长的等待,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雪白圆润的汤圆在碗里向我“招手”。我用汤匙轻轻捞起一个,放入口中,香甜软糯,唇齿留香。此时的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气四溢,看着围坐一起的爸爸妈妈,我想这才是元宵的真正含义:团圆。
元宵元宵,祸患全消,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元宵的风俗作文14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又同夜,所以元宵节又名元夜节。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燃孔明灯、猜灯谜、闹元宵、吃汤圆等。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后来,天官喜乐,因此,元夜就要燃灯。
往年的元宵节,公园会用灯笼装饰得漂漂亮亮,还举行猜灯谜、闹元宵等很多活动,小区门口也会摆出好几口大锅,让我们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很是热闹。我最看重的是吃汤圆。记得前年的正月十五这天,我和妈妈来到小区门口,参加包汤圆。我原本不会包汤圆,只想坐等着吃。后来,我再也坐不住了,就想自己动手做做。还没包完一个。妈妈就已经煮好一锅了。哇!我直流口水,煮好了的汤圆,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咀嚼着,稍稍有些粘牙,但也没有太过分,很香融的'。张嘴如同拉丝般,软软甜甜,让人忍不住回味。舌头上留着甜甜的味道。我囫囵吞枣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吃下了肚子。再看看手上,黑一块白一块,全把面和黑芝麻弄到自己手上啦!我用一只手捏面,一只手握勺子,包起来,像个烧麦;又一次搓合,搓破了……第六次包的像只粽子……第十次……我学了半个小时,终于自己包了两个,我称他们为元宵小娃娃。然后,我把两个长得很奇怪的汤圆放到小盒子里,藏起来。
与往年相比,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取消了所有节日活动,可真没意思。我躺在床上,想着想着,睡着了。
元宵的风俗作文15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就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这就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就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元宵的风俗作文05-24
元宵的风俗作文【精华】05-25
精选元宵的风俗作文三篇04-15
元宵节风俗的作文09-23
家乡的风俗闹元宵作文02-21
元宵的风俗作文600字05-20
元宵的风俗作文15篇(精选)05-25
元宵的风俗作文600字[热门]05-20
[优选]元宵的风俗作文600字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