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实用的中秋的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节。吃过午饭,妈妈就忙开了。只见她在盘子里摆放水果、菱角、月饼等。还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爸爸还在车库前点燃了一个又高又大的斗香。
晚上,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聚在餐桌旁,乐呵呵地聊天,吃团圆饭。饭菜可丰盛了,有白菜炒牛肉、玉米炒虾仁、可乐鸡翅等。闻起来香喷喷的,看了也会垂涎三尺,不免想多吃几口。
吃着吃着,爸爸问我:“许彤啊,你知道今天为什么是中秋节吗?”“这可难不倒我”我轻松地回答,“中秋节有一种说法: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也因为是秋季的中旬,所以叫中秋节。”“那为什么要吃月饼呢?”爸爸又兴奋地问。我不屑一顾地说:“月饼是中秋的象征,样子像圆圆的月亮。月饼又意味着团圆,所以又叫团圆饼。”“不错,不错”爸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懂的知识还不少嘛!”
饭后,我们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一边赏月。那圆圆的'月亮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我们陶醉在这朦胧的月光中……
中秋的作文 篇2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对!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国传统的节日,更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今天我干什么呢?放春节留下的鞭炮吧!“噼噼 ——啪啪——”鞭炮的声音可响了,邻居的孩子也被引来了,他和我一起放鞭炮,放着放着,他神秘地对我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一边想会是怎么样的地方,一边跟着他跑。哦!原来是河边,他点着了一根鞭炮,到快烧到手了,他才扔出去,“啪”只见一朵大大的.水花升了起来。“好壮美的水花,我也要试一试。”我点着了导火线,用力扔了出去,可没有那美丽的水花,只有一闪亮光。他说:“这是‘闷雷’要让水花升起来,一定要停2秒钟再扔。”我又试了一试,果然成功了,一朵美丽的水花升了起来,他叫了我很多玩法,如“地雷”、“四发雷”、“空雷”……
5点左右回到了家,我要炒一样好吃的菜——番茄炒蛋。因为以前我跟妈妈学过。忙了一阵子,弄得满屋油烟,终于完成。我拿着我炒的菜,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一家人吃完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去散步,月亮好像一位害羞的姑娘,露出了一小半脸,一下子躲到了云姐姐的身后,过了一会儿,它才勇敢地挂在了黑黑的夜空。哦!土黄色的亮光,给大地一点光辉。平日里,月亮有时像眉毛、有时像小船、有时像镰刀……而今天的月亮圆圆的,简直就是一个就月饼。
我望着月亮,跟妈妈说:“我好想爸爸!”妈妈说:“这时爸爸可能也在看月亮。”我向月亮婆婆许了一个愿望:下一个中秋节,一定要和爸爸已去过。
?然着急了。因为我在弹奏曲子时老是出现小错误,总是不能完美地弹完整首曲子。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我迈着沉沉的步子进入了考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演奏完了曲子。考官老师当场给我的评语是:以后要注意演奏的连续性。既然有缺点,成绩当然也没有“优秀”了。我只得了“良好”。走出考场时,我真的很后悔,早知道平时多练练,认真些。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已经与“优秀”两字失之交臂了。
《蚂蚁和蝈蝈》这个故事提醒着我:要在平时多加勤奋,踏实度过每一天,不要对未来抱有幻想而虚度年华。
中秋的作文 篇3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今年中秋节这天,我们宝鸡日报小记者一起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节日。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博物院广场上,穿上国学服,在报社老师的带领下排练诗朗诵《话中秋》。9时许,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三楼演播厅,一场精彩的中秋节文艺演出拉开了序幕。首先上场的是经二路小学的学生表演的集体舞《大王来巡山》,接着我们小记者表演诗朗诵《话中秋》,还有好多精彩的节目,台下观看节目的退伍老战士们为我们鼓掌。
第二项活动是学做月饼。工作人员首先给我们发放了制作月饼的材料和模具,接着月饼师傅为我们讲解了月饼的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块块亲手制作的月饼就出炉了。“哇,太好吃了!”小记者们激动地说。
最后一项活动是刚刚获得全国大奖的教学能手强艳老师为我们小记者讲解中秋节活动作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强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把实践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写出满意的'作文。”
我珍惜去年的中秋,喜欢今年的中秋,渴望明年的中秋。不知明年的中秋将怎样度过呢!
中秋的作文 篇4
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因为劳动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挣工分,烙糖饼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岁,或者七十多岁吧,虽然看上去像个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动作极快,种了很大一片菜地,还喂养了两头猪、一条老黄牛,院子里到处是鸡。奶奶独立生活,不要她六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去负担她……
糖饼,形似月饼,里面包着糖,外面沾着芝麻,香、甜、脆、软,回味悠远,是我家乡的中秋月饼。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中秋节的晚上,一家老少,男男女女,三十多口人,围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边吃着圆圆的糖饼,一边拉家常。当时,我只有几岁,或许十几岁吧,也记不大清楚了。总之,我和兄弟姊妹们在一旁打闹嬉戏,偶尔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个芝麻糖饼。
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因为劳动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挣工分,烙糖饼的重任自然地落到了奶奶的肩上。奶奶六十多岁,或者七十多岁吧,虽然看上去像个老奶奶,但是走路的动作极快,种了很大一片菜地,还喂养了两头猪、一条老黄牛,院子里到处是鸡。奶奶独立生活,不要她六个孩子中的任何一个去负担她。
中秋节这天,刚吃了午饭,奶奶就拿起大黄盆,开始和面。这个大黄盆,是窑里烧出来的,很沉,记得盛满一盆水,我是端不动的。奶奶就是用这个大黄盆和面,揣呀揣,翻来覆去地揣,似乎要把面里的筋也要给揣出来似的.。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奶奶用手迅疾地拍上几下,盖上纱布,面算是和好了。
和好了面,奶奶并不休息,进里间抱出三包糖来。这三包糖,都是用纸包的,一头大、一头小,上面还贴着一块儿红纸,长条的,外面用线绳捆扎。这都是她的孩子们孝敬的。奶奶一生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什么糖呀、果呀,常年不缺,经常分发给孙子辈们吃,我当然地也在分享者之列。
奶奶先解开一包,连同包糖的纸一道摊在桌上,再把另外两包打开倒上去,用擀面杖轻轻地擀。现在的红糖大多是砂糖,那时不是的,而是面糖。那时的红糖容易结疙瘩。奶奶一直要把这些红糖都擀细,如面粉那么细。
第三个环节,就是炒芝麻。奶奶早在几天以前就开始准备芝麻了。她用簸箕簸,用手捡,虽然老眼昏花,但是奶奶有的是时间,不厌其烦地簸扬、捡拾,直到把所有的灰烬、石子儿、黑黄的空瘪全部剔除,然后,还要放在清水中淘洗,再放在阳光下凉干。那么,凉晒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干呢?奶奶说:“用牙咬,有点儿脆生,又有点儿肉精。”这种感觉我从来都没找到过,只有奶奶能把握到。
芝麻用多少?“跟糖一样多。”但是要是把芝麻直接拌到红塘里,那就错了。芝麻先得上锅炒。那时的农村没有炉子,没有炭,燃料是柴草,而炒芝麻只能烧稻草。奶奶说:“稻草火性弱,能烧出满火,锅热得匀,炒出来的芝麻全都黄亮亮的,煳不了。”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蹲在锅门口添草烧火,奶奶则是站在锅前,用铲子不停的翻炒。芝麻的香味儿从厨房里飘到院里,飘到大树下,飘向广大的空间里,即使我正在玩耍、奔跑,也会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深深地呼吸几口,心想:“奶奶的芝麻真香啊!”
炒好的芝麻,盛到簸箕里,漫漫地摇晃,让它冷凉,奶奶说:“油都被炒出来了,不摇晃,芝麻就会结块儿,那香味就不正了,糖饼就不好吃喽!”等到芝麻冷凉,放到碓臼里轻轻地嗑,盛上来,与红糖拌在一起。这时,夕阳已经红红的照进了厨房。
还是我的两个年龄最小的姐姐在灶下烧火,奶奶则是在灶堂前忙碌。每包好一个小圆饼,她都要沾上一层雪白的芝麻,然后贴到刚刚烧热的锅里。按说应该用平底锅,但是那时家里没有,只能用这种圆底锅了。奶奶都是把先包好的糖饼放在锅的正中间,那里热度最高,待一会儿翻身,挪挪位置,再把第二个贴到锅的正中心。如此,直到太阳落山,直到开始点灯的时候,奶奶才完成整个月饼的制作过程。芝麻糖饼的总数有多少?没人去数过,反正装了一大扁子,有几百个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呢,也没闲着,领着弟弟妹妹们到处乱跑,想点子玩儿,还时不时地跑回灶间来看看。第一次来的时候,奶奶说:“小宝子,拿一个尝尝,去玩去吧!”我伸手拿起一个,烫,啪地,掉地上了,引得两个姐姐放声地嘲笑。捡起来,两只手轮换着晃晃,再拍拍,用嘴吹吹,上去就咬它一大口。外面的,好脆,好香;里面的又柔,又软。怎么没有糖?我用两手一压,糖稀现出来了,再吹一吹,嘘——,嘘——,用劲儿猛一吸,把糖稀饱满地全部地吸入口中,那种又香又甜的感觉,真的像醉了似的。一转身,原来,奶奶在看着我,很转注,又好像很幸福。我趁奶奶还没回过神来,转身跑了。就在那转身之际,顺手牵了又一个芝麻糖饼。
这一“跑”,就是三十多个年头。虽然在外工作很忙,但是每年的春节,我都是要回家看奶奶的,当然忘不了给奶奶送上两包红糖,都是我自己用红纸按传统的样式包成纸包,捧在怀里郑重其事地送上去的。奶奶说:“红塘好,红塘甜,红塘营养最高。”
奶奶1900年出生,1996年秋天去世,活了97岁,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她那横跨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人生,就是一本厚厚的大书。奶奶经常向我们忆苦思甜:“你爹还没解放的时候就去世了,没享过一天福啊!”
奶奶姓牛,她说:“牛好呀!牛,吃草,耕田,人都敬重。”是啊,奶奶不也是如此吗?听说直到去世前的那几天,她老人家还做过轻微的劳动呢!奶奶的一生就是劳动的一生。她老人家一生总结的生活和劳动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连她烙出来的芝麻糖饼,都是那么甜,那么香。
春节,我第一次去给奶奶上坟,并在坟前栽下一棵桂树。每年上坟,都是在冬天,只见其枝干的挺拔,没见过花叶的繁茂。前不久,我回了一趟老家。这也是我在外几十年来第一次于中秋节前回老家。走在广阔的田野之上,我远远就看到奶奶坟前的那棵桂树,异常挺拔,蓬蓬勃勃。这时,我又想到了芝麻糖饼:奶奶,您烙的芝麻糖饼,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中秋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中秋的作文11-24
中秋的作文(精选)11-28
中秋的作文(精选)01-02
中秋的作文[精选]12-31
(精选)中秋的作文01-09
(经典)中秋作文01-04
(精选)中秋作文01-10
中秋作文[经典]10-25
[经典]中秋作文10-28